特约作家符号书信体小说《那些年的爱情》(连载之一)朗诵:刘老师

发布于 2021-11-26 19:32 ,所属分类:散文阅读园地

★先做人

后行文★



文声国际拉力赛作品进行时!

栀子花般淡淡飘香的感情
——书信体小说《那些年的爱情》代序
作者:符号
朗诵:刘老师
编辑制作:左儿



爱情,是人类生命永恒的主题。而情书,是爱情的一种表达方式,亦或是爱情的一种载体或寄托。

一九九五年,我师范刚毕业参加工作,就与远在H省H市师范学校的一名名叫彭玥的女孩,通过《中专生文苑》《师范生周报》,以书信的形式神交为笔友。我们从一九九五年开始书信传情,直到一九九七年“两地书”才画上了句号。三年的时间里我们未曾谋面,只是相互随信寄过几张照片,写信是我们情感唯一的表达方式。三年的时间,我们共写下了36封信、7万余字。



在那三年,我们靠通信保持着联系,交流着思想,发展着感情,由开始的笔友发展为恋人。这36封信是我们两个鲜活生命在那三年间的历练,是两个灵魂在那三年历程中的物化。情书对于两个相知相爱的人来说,是爱的桥梁、爱的催化剂、爱的调色板,它使两心相印,使两人共同拼搏、奋进,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意大利作家卜伽丘说:“真正的爱情能够鼓舞人,唤醒他内心沉睡的力量和潜藏的才能。”法国喜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莫里哀说:“爱情是伟大的导师,它教我们重新做人。”德国作家歌德说:“彼此相恋,才能使生命燃烧,使生活充实。”印度诗人泰戈尔说:“爱就是充实后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我们就是凭借那南来北往的一封封书信互相倾诉,互相安慰,互相鼓励,互相鞭策,相互进步,不断完善和充实我们两颗年轻而又卑微的生命。

任何人,无论贵贱贤愚美丑善恶,写情书时,都恨不能把自己的心掏出来、捧出来给对方看个真切明白。因此,情书是世间最无遮蔽、最无隐瞒、最为真实、最为坦诚的文字,情书将双方爱的情感推向了沸点和熔点。我们的每一封情书都表达了诚挚炽烈的情感,它不仅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而且让我们更深刻地领悟到爱的内涵爱的真谛,促使我们为了生命未来的承诺去努力、去拼搏、去奋斗。这36封情书,就形式而言,我们没有研究过书信特别是情书的写法,只是信笔写来,没那么多讲究;就内容而言,所写的又不外乎就是相互鼓励、相互思念,以及我们之间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一些琐碎的事情。有的是诉说相思之苦,有的是喃喃情话,有的是娓娓衷肠,在少部分的信件中也涉及到一些对现实社会现象及世态炎凉的诅咒和斥责。



我们远隔万水千山,为等待情书,望尽天涯路,那种等待时持久的焦虑是那么的难熬,那种收到情书后的快感是那么兴奋和喷涌;为表达寸衷、延续爱情,我们消磨五更魂、含泪约来生……我们在那三年,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的爱情之梦,虽然没有圆满,但尘封了近二十年之后,当我把那些年的情书展现出来时,内心充满了喜悦与欣慰,我反复斟酌,又受到不少鼓动。我在翻阅整理及打印这36封情书,重读那一封封真请欲滴的文字时,顺着字里行间流淌的情感之河,一缕缕如栀子花般淡淡飘香的感情的涟漪便弥漫开来。我相信真爱的品质是万古永恒的,决不会因时因地而迂流变化。 

我将这36封信分为五章,每章又列为七个小节。每章都列有一个标题,这些标题都是从我们信中引用的《诗经》中的诗句里摘出的词语,这些词语在选择时注意突出了我们两个人关系的发展变化,也大体上反映了我们感情历程的几个阶段及其状况。当然,实际上信中所涉及的内容却是广泛的、丰富的。因收入这本书是我们写于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七年三年之间的书信,且内容以我们的爱情为主,因此,我就将书名命为《那些年的爱情》。



我认为,在中国,真正与情书相伴的是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特别是70年代出生的人,赶上了情书的黄金年代,每个人、特别是读书人的青春可以说就是一部轰轰烈烈的情书史。而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应该是最后一批赶上手写情书末班车的人,他们青春的情感倘若萌动得足够早的话,也许会躲在校园的石桌上或寝室里写过情书。现在的年轻人谈恋爱,已经很少写像我们70年代后这一代人笔下的那种情书了,除非只有那些刻意走怀旧路线的情侣,才会着意地去写情书。随着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的迅速到来,现在恋人们阅读的只是数字化的电子邮件,不再是那贴着邮票的牛皮纸信封中带着心上人体温、透着心上人性格的散发着油墨香味的那些纸张了,纸质的情书已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和辽阔的太平洋。

我想每个时代的爱情都有它的历史规定性,是不大相同的,而且每个人对爱情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都是以他的个性、文化背景和人文情感来爱情的。我出版这本书,把这些纯粹私人的信件,从来也没有想到要拿出来给别人看,今天竟拿出来了,为什么?我曾在我们的书信中写下过这样的话:“把我们这个中国当代的绝世爱情故事写成小说,让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这些中外爱情故事黯淡无光、苍白无力,退出几千年以来经典爱情故事的历史舞台。”这也算是实现了这个愿望。我想,它是那个时代大多数读书人普遍恋爱方式的一个缩影,也许,可以让那个时代走过来的读者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同时,也算是为我已远去的年轻的生命留一份纪念,对我美好青春年华的告别。如果有弟兄姊妹觉得这些书信有参考的价值,那也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吧。

这里,我要特别声明的是,为了避免产生误会,也为了我和彭玥现在的生活不被打扰,更为了尊重彭玥的意见,我将涉及到的地名一律用字母代替,涉及到的其他人的人名均为化名。

是为序。
二〇一三年三月
符号于水城县双水新区

文声国际全家福

本期图片来自网络
感谢图片制作者 .
2021.9.25

作者介绍

符 号: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男,汉族,贵州水城南开人,民进会员,贵州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纪实文学学会理事,现为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文联主席。有小说、散文、散文诗、诗歌和评论散见《贵州作家》、《香港散文诗》、《江西散文诗》、《师范生周报》、《中专生文苑》、《贵州政协报》、《贵州教育报》、《新都市文学》、《六盘水文学》、《六盘水日报》、《乌蒙新报》、《六盘水教育》及贵州作家·微刊、文学贵州·微刊等。有作品入选《新世纪贵州散文诗选》、《高邈的空间与幻想——水城十人散文诗选》,出版有书信体小说集《那些年的爱情》。现有小说、散文集待出版。

主播介绍

刘老师,现居河北省廊坊市。小学语文教师,酷爱有声朗读。希望用声音传递正能量传递真善美。愿在诗歌、美文里与你邂逅,演绎出一道道朗诵者与书的风景线。

向上滑动阅览对话

投稿须知

1.本平台只接受原创首发作品,严禁抄袭和一稿多投,文责自负。一经发现,取消发表作品资格,永不录用。

2.内容以诗歌、散文、小说、评论为主,以说、学、逗、唱,书画艺术为辅。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学艺术新气象。

3.半月内未得到用稿通知,请自行处理。

4.作者投稿文本一律采用word格式,音频文件要求mp3格式,大小不超过20M。

5.·赞赏10元以内(含10元)归平台所有,超10元50%归平台,50%作者和朗诵者各半(如作者使用音频有偿服务,打赏50%全归作者所有)。作品发表15日为结账点。

6.投稿邮箱:1787044578@qq.com。来稿时一定要附简历和照片,投稿后请加主编:15542672960及时确认。

感谢文友的支持与配合,不便之处请谅解。


文声国际编辑部祝大家幸福安康!




喜欢就吧!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