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视界王尊农书画作品展(网络展下辑)

发布于 2021-11-29 17:20 ,所属分类:散文阅读园地


写生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过程,他数十年来以坚韧的精神,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不停的到各处去实地写生捕捉灵感,坚持以形为神。他认为没有对万物造化的理解,就不可能创造艺术的自我天地。他总是将客观对象的自然美与自己的主观理想相融洽,情景相生,营造出诗意和谐的境界。他的作品不加雕饰,生动有致,拙朴自然,直面现实,总是充满着生活气息,透发出一种深沉的人世情怀。他生活在周秦文化的发源地,深受周秦文化的滋养,深厚的积累铸就了他一幅幅丰韵饱满的作品,形成了辛辣和涩重,苍浑与朴厚的艺术风格,他就是著名画家王尊农。(文/赵文宇)



王尊农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副主席

陕西书画院名誉院长

陕西省中国画学会艺术顾问

宝鸡中国画院名誉院长

宝鸡画院学术顾问






以文养画求新意 以书入画写雄浑

——读王尊农国画作品

撰文:李东风(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艺术首先要解决气之品德,中国画是充满人文精神的艺术品。中国画的创作,是以人文精神为主体的创作。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概述的虽是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然而揭示的却是以人为主体的艺术行为,是画家主动挖掘与表现艺术之美的行为,体现了人文精神。自然的美是浩瀚而庞杂的。对此,画家要用眼睛来选择,以心来感悟,用手来描绘,创作出主观色彩鲜明,而又符合自然和谐规律的艺术作品。师造化,是师造化之美;得心源,是得心源之美。然而,什么是美?美是自然与人性和谐的融合,使人化自然的认知。















中国画是诗、书、画、印、论有机地融合,实际上是中国文化孕育的综合艺术。画家往往又是诗人、思想家、书法家、理论家,他们有着深厚的国学修养,是丰富的人文精神的群体。如王维诗画兼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诗词、散文、书画皆能。此外,元代的赵文敏及元四家,明代的四大才子、董其昌,清代的四王四僧扬州八怪等都是此群体的代表。









王尊农先生,曾多次外出写生,从藏区到彝区,由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可谓纵衡江湖”“走南闯北。不能不说其行万里路师造化。先生既能画国画,又能书法,再而画漫画,并获得中国美协的全国漫画金猴奖,没有文人责任感,社会的敏感度和人文的情怀,又怎能画出获大奖的漫画作品。师造化也好,得心源也罢,足见先生对的认识,对的追求。我无意于拿先生与上述大家比较,只想说明先生走的是正道。












王尊农先生的,还在于对笔墨的了解和应用。中国画是画家运用笔墨进行创作的,因而笔墨功夫至为重要。以人文精神为主导的审美情趣,要求画家在创作时要骨法用笔 以书入画,使骨法用笔有了依托。以诗配画,能增强画作的文学性,并且诗中的言志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齐白石在《题大涤子画》中写道:绝后空前释阿长,一生得力隐清湘。 胸中山水奇天下,删去临摹手一双。此诗将石涛形象而生动地刻画出来。齐白石在《题不倒翁》中写道: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这首诗是对当时一些官吏的讽刺和挖苦,既幽默又形象。可见,人文精神在中国画中的重要性。








先生能书、善书自不必说,看看其画中常有长篇的提款,有些诗意十足,因有画漫画和给漫画提款的习惯,使其作品又具有了如白石老人的提款一样生动而形象。在这我就不一一列举了,细心地你会从中品出来。










传统是几千年来前贤们的精神与实践,有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生命力无比强大。因此,当代的画家在创作时也要尊重传统、掌握传统技法。若要掌握传统技法,画家只有对此不断地勤学苦练、循序渐进,才能达到绘画的顿悟。如画家黄秋园、何海霞等几乎用了50年研习传统,方有大成。然而,近百年来,社会的动荡与变革、外来文化的冲击等种种因素,使中国画创作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困惑,其人文精神也受到巨大的冲击。上世纪60年代,全国的新型教育体系竟然排斥传统的国画教育,国内一些著名的美术院校,把当时苏联的美术教育体系移植进来,将其作为新的、正统的美术教育来推广。毕竟,中国画的独特魅力,以及人文精神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很多画家,如徐悲鸿、林风眠、蒋兆和、李可染、陶冷月、朱屺瞻等在这方面做出了可贵的探索,不仅使国画创作重现辉煌,而且也使它走向了多元化。






而生活在几千年文化积淀深厚的先秦土地上他,又经历了从附中到美院的系统化的学院训练,想不传统都不行。可是,要变革就难了,中国画的生命还是在创新之中发展。他的画颇具革新之意,既有传统,又具新意,而且要做得恰到好处,实在不易。画家写意抒情的重要手段就是表现在对笔墨的追求上。







文人画对笔墨的强调主要体现在以书入画上。书画统一,方可浑然一体”“雄浑跌宕”“浑厚华滋”“气势浑厚等等,山水画的一个是精神文化的体现。这一字在先生的画中最为可贵。在其山水画作品中,无论是古拙还是厚实,是萧肃高远还是静穆沉雄,是表象还是表意,统领其中,彰显精神。在先生的作品面前,感觉物象仿佛模模糊糊,又依稀洋洋洒洒,笔墨的翻滚、跳动、淋漓,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王尊浓先生既注重传统,又注意现代审美取向。他认为,学传统是学习中国画的必由之路,但只是技法与思识的积累过程,而不是艺术的最终目的。他的作品根基于传统,又具有较强的现代感。










在构图上,他大胆舍弃边角留空这一传统程式,而是采用满实构图。作品局部不仅融合于整幅结构,形成完整的视觉表达,同时,某些局部本身又能独立成章。整幅构图包容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完整统一中又含多样性。山岩厚重,草木苍劲……一切都笼罩在郁郁葱葱的浑然之中,具有丰富的层次感、质感。







他的作品体现出扎实的基本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细致入微的观察。但是,他反对以写生稿作为创作粉本。他认为,对大自然观察写生,目的是使心中装有丘壑,然后通过作品表达画家内心世界的情感,而不是写生回来照猫画虎。由于他注重笔墨,势必看到今天先生作品中的面貌,几乎没有什么色彩了,就是水墨写意而已。中国人的思维特征就是意象思维,水墨写意的主要特点就是讲究意象造型,注重笔墨神韵,把表现画家内心的感受、追求气韵生动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
















先生的作品把五彩世界入水墨天地,奥妙无穷,充满神秘与遐想。因其熟悉水墨的透明性和交融性,对生宣纸的奇妙渗化的不确定性、可遇不可求的唯一性,以及笔情墨韵中蕴涵的节奏、韵律与大千世界的同构美等有熟练的把握。故把一个字塑造的淋漓尽致,将笔墨神韵的营造、节奏的把握、旋律的运构、黑白灰的调度以及造型的意象性、画面空间的平面感、用笔自由挥洒的表现性,已步入的境界。使得作品坚韧、乐观、阳刚、大气,这是中华民族艺术的魂魄。




王尊农先生对艺术创作的态度是严谨的。他认为,技法上的变革创新、自我风格的形成是修心养性、去粗存精、不断升华的过程,是不断自我否定、自我重塑的过程。一个人的自信和谦虚是不矛盾的。在漫画、书法、国画人物等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的他,对自己有着一份自信,也有着一份自醒。他对已有成绩并不满足,不断给自己树立一个个新的坐标和起点。而今这册山水画集,就是先生不断追求的验证。非琢磨不成大器,非蒙养不得化工,我们期待着先生的佳作不断涌现。


展览地址:宝鸡展览馆五楼一号展厅

展览时间20211111日——121

(注:疫情期间,请游客按疫情防控要求预约参观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