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季教学随笔【背影】

发布于 2021-11-29 19:05 ,所属分类:散文阅读园地


朱自清《背影》的教学随笔

“凝视、思考、表达”,这是从科良朋友圈里,看到第四单元的散文教学的切入点,因为没有和科良细聊,也不知道他是如何操作。但我早已知道,在省实的他,早已是大家之范。

这三个维度,我甚是喜欢。

曹文轩曾言:“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

我想,未经凝视的文本,也是毫无意义的。

于是,我尝试,和孩子们一起凝视文本,思考文本背后蕴含的情与里,学作者的表达,同时自己也懂得表达。这样散文的教学,其实也是值得期待。

于是周末作业,我布置下去:以“凝视、思考、表达”为主题,去品读第四单元的散文,写不少于1000字的心得与领悟。

孩子们要写得怎样,我没作太多的要求。我只想他们深入文本,凝视文本。有自己的思考,然后表达出来,便足矣。

上交了诸多作业,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一些思考。

这是刚开头,我还是有些欣喜!毕竟,这个世界并不是你想凝视就能凝视,你想思考就能思考的。


凝视文本,其实就是揣摩文本,琢磨文本。

但我看他们的课文纸张,白白的,嫩嫩的。他们的凝视,停留在表面。

于是,我带着他们,以《背影》为例,去“凝视、思考、以及表达”。

课前预习里提及“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融为一体。这篇文章以它的真实与诚挚,打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可我初读时,找不到这种感觉。读不出这种味道。

我知道,我缺少凝视,缺少对文本的揣摩。

我沉下心来,凝视这篇有着独特情感体验的散文。

以第六段的一个经典镜头作为凝视点:“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轨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轨,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抓住“不容易”和“努力”两个字词,展开对文本反复的琢磨、揣摩。

不容易的状态首先源于父亲是个胖子,“蹒跚”“慢慢探”“爬”等字词写出了父亲的不容易。由买橘子的不容易,我带领孩子在全文圈点勾画,在生活中,体会“父亲”的不容易。圈点勾画就是一种琢磨。

冬天总是让人难过的,在这个冬天,我的祖母也就是父亲的母亲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了。父亲确实不容易。

但如此不容易的父亲,还是很努力爱着自己的孩子。于是我带领孩子寻找在文本中凝视努力爱孩子的表现:本来可以不送作者去车站,但最后还是送了。这一点同学们颇有共鸣。除此之外,面对一个20岁的“我”,父亲是忙着照看行李,为“我”拣定了靠车门椅子,叮嘱我不要着凉,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尤其是在家境惨淡之下还给我做了紫大衣。这一切的一切,都表现着一个不容易的父亲很努力爱着孩子的样子。

这个凝视很有意义。

有了凝视,我便提出深度思考:“面对父亲的不容易以及努力,朱自清理解了吗?”

同学们陷入了思考。

伟鑫同学的回答——好像理解了,又好像没有理解。

这个思考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好像理解了,大家懂得回归文本,从第六段里的作者两度的落泪,这落泪,不仅仅是感动父亲对自己的爱,更是理解父亲。

但这个理解似乎又不是最彻底,似乎还是有些东西阻碍着。

说不理解,依据是面对父亲很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觉得那时自己聪明过分,觉得他说话不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

学会凝视,孩子们一下子抓住了“那时”。

终于懂得了,当时的不理解,现在是理解。

凝视,还可以凝视这些色彩。父亲的“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这些衣着是沉重的,是晦暗,是阴郁。这也体现了父亲的不容易。可橘红橘黄的橘子,紫毛大衣又是向阳,充满希望的。

凝视这场面,我们懂得去品味这沉沉,缓缓的慢镜头。这样或许能走进朱自清笔下的背影。

抓住“背影”,继续引发同学们的思考。

都说眼睛是人心灵从窗户,为何朱自清没有描写父亲的眼睛?

父亲与朱自清之间的爱是一种怎样的爱?

看着“背影”,意味着什么?

这些深度思考,需要背景材料的:

1915年,父亲包办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由此父子生隙。

1916年儿子考上北大后,擅自主张朱自华改名朱自清,父亲生气。

1917年父亲失业,祖父去世,家庭困顿,而且的二弟几乎失学。父子别离。《背影》中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一年。

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父亲扣留朱自清的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家,朱自清曾回家,父亲不给进门。后来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

1925年父亲给儿子写信(大去之期不远),儿子在泪水中写背影

1928年,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冷战结束。

1945年父亲去世。

结合这些背景信息,孩子们终于朱自清父子间的爱是有隔阂的,是有距离的。

背影=距离与隔阂

而我们需要去理解这隔阂的消除,距离的拉近。只要读懂得了这些,才明白开头所提及“朱自清”这三个字与“背影”融为一体。

隔阂的消除与距离的拉近,源于父亲的一封信。

文章的第七段提及父亲的来信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这时的孩子们,已经学会了琢磨文本了。一眼便道出:“这信好生奇怪?”

我明白孩子们所说的奇怪,就是这封信的矛盾之处明明“身体平安”,却说“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凡是“矛盾处”,皆有深意,皆要探究。

这个矛盾处,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父亲,一个向儿子示弱的父亲,一个渴望儿子理解的父亲。这里更体现了父亲的不容易。

而我们的作者朱自清,他是读懂了父亲的示爱,28岁的他,也经历了人世间的种种,他真正理解父亲老境如此颓唐,理解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明白父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理解并接纳这一切的“自然”。

所以,他读信,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了那肥胖的,青布马褂的背影。

这个时候,可以说,朱自清彻底理解了父亲。

再到朱自清的父亲读《背影》,父亲也理解了儿子。

这时,父子间的隔阂消融与距离拉近了。读到这,我们应该算是读懂了开头提及的朱自清的《背影》里情感的真实与诚挚!

而我,也因凝视文本,有了一些思考。

写下这篇随笔,也算是一种表达吧。

辛丑年冬月于电白华附暄桐教室云竹一班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