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作家】向迅||你与梅雨潭(散文)

发布于 2021-11-30 14:04 ,所属分类:散文阅读园地

《贵州民族报》2021年11月26日《散文中国》副刊



你与梅雨潭

向迅

作者档案:

向迅,男,土家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已出版散文集《谁还能衣锦还乡》(“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13年卷)《斯卡布罗集市》《寄居者笔记》等多部。曾获林语堂散文奖、丰子恺散文奖评委奖、孙犁散文奖、三毛散文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大奖、中国土家族文学奖、金陵文学奖大奖及扬子江年度青年诗人奖、中国红高粱诗歌奖等奖项。



那天,你起了个大早,沿着一条人迹罕至的马路行走,隔着一道围墙,眺望几里之外被烟云笼罩的一脉拔地而起的山色。你携带雨水云雾,游走在棱角分明的山谷间。白象似群山,在温瑞平原上奔跑;拱顶般的背脊上,海的波浪哗哗翻滚。

路边间或植有一丛木芙蓉,花团锦簇的日子已然远去,但仍能见到蝴蝶羽翅般灵动的花朵,扑闪在枝头;还有栾树,深绿树冠间挂出一串串浅红灯笼和黄澄澄的花儿。

前一日晚宴上,你知道了这座你在灯火阑珊时分瞥见的山,叫大罗山。二十多年前被你记住就再也没有忘掉的梅雨潭,就藏在大罗山怀里。

你漫步在环境清幽的仙岩一隅,眺望着烟雨里象群般涌动的大罗山,想象着令朱自清先生惊诧的梅雨潭的绿,掰着指头默数着一长串熟悉的名字:林斤澜、张翎、陈河、王手、马叙、钟求是、吴弦、哲贵、东君……你不禁惊诧温州人文底蕴的厚重。



这一日,你打一把雨伞,跟随几位友人,穿梭浙南名刹间。

细雨中,你小心翼翼地攀着陡峭湿滑的台阶,好在不是夜里。途中多见巨石,如狮虎猛兽埋伏丛莽。古人手握锤子和凿子,把诗文刻于石上,铿锵有力,时有火花从巨石上迸溅而出。在时间的流逝中,写诗的人消失了,刻字的人也不见了,唯有字留了下来。

字是浮出时间之水的岩石。

你与友人谈笑间,梅雨潭已近在眼前。你感叹,还真是一口好潭,绿水如茵,没有人不喜欢,难怪朱自清先生念念不忘。那瀑布也生得好,水烟弥漫,“四时梅雨”之说正是因它而起。不怒自威的轩辕岩,建在那苍鹰翼翅上的亭子,都恰到好处,真正“可诗可图”,可见造化的神奇与古人的妙眼。

只是,你们不远千里而来,看的其实是谢灵运的梅雨潭,是朱自清的梅雨潭,是《绿》中的那个梅雨潭,而往往忽略了现实中的梅雨潭。即便是,看的也是比梅雨潭多出来的一点东西,或者说是溢出梅雨潭的那一点东西。你站在那苍鹰的翼翅上,倚着栏杆,望着那一潭绿水遐想。



第二年六月,正是火热的天气,你再次来到瓯海看梅雨潭。

你想起那一天,你们一行人泛舟温瑞塘河时,从河边榕树的树冠里或草丛中突突飞起的一只白鹭。

这一次,你还去了泽雅,作家周吉敏的故乡。此地原名“寨下”,泽雅是“寨下”温州话的译音。这个典雅的小镇,埋伏于蓊蓊郁郁的西雁荡山的丛莽之中。你们沿着多急转弯的盘山公路,溯一条波涛汹涌的河谷而上。山里的雨水多,脾气也大,说来就来。行到中途,就有一场大雨噼里啪啦地砸下来。

河谷对岸,风雨中涌动着的是一片接一片的竹海;河边,是一座紧挨一座的造纸作坊。周吉敏介绍,这泽雅的山里保留着中国最原始完整的古法造纸术。也因此,泽雅的古法造纸,有“中国造纸术活化石”之说。以前,泽雅家家户户都造纸,人人都会造纸术。而现在,专业纸农已经很少见了。

你还去了朱自清旧居。那是一座有围墙的老式两进平房,前后有院子,厢房外有花墙将大院子隔开,自成小庭院,环境清幽。正是在这里,朱自清写下了散文《绿》和《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你迈出朱自清旧居时,烈日当空,晴空万里。



资料图

主 编 / 终 审 :农 夫

■执 行 主 编 : 吴茹烈

■编 辑 / 校 对 :诺 兮

《贵州民族报》文学周刊投稿邮箱

962691349@qq.com

1341389124@qq.com


《民族作家》由《贵州民族报》主办。《贵州民族报》是中国第一张民族时政类大报、贵州二张时政大报,立足本土,坚持民族、民生、民声的“三民方针”报道方向,强调报纸的文化力量、思想力量、新闻力量、精神力量,以原创、深度、厚度、温度、高度为报道原则,立体地记录和呈现贵州。每周一、二、三、四、五出版。征订0851-86826357。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