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题,也是出给我们的!10位评论员写高考作文+名师点评

发布于 2021-06-07 22:39 ,所属分类:中小学语文学习资料


编者按



1、时间所带来的,死亡带不走(上海卷)

作者:李解


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给事物带来价值吗?


有的人说,是的。“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没有经过时间的考验,人们如何得知周公的忠诚与苦心,又如何知晓韩信的志向与才华?在时间之河的冲刷之下,人、事、物,都如一颗颗石头那样,被打磨掉伪饰的棱角,洗掉平庸的外皮,暴露出坚硬而不可磨灭的本质。


在先秦诸子百家里,一时比孔子儒家得意、扬名于诸侯的学说、学者,并不稀少,而唯有儒学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成为华夏文明的轴心。在面对“此物何用”的质疑时,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回答:“新生的婴儿又有何用?”在蒸汽火车刚发明出来时,人们嘲讽它不如马车跑得快……


时间,唯有时间,才公平地让婴儿成长,让先进的、强大的、正义的,都在历史中占有其应有的地位。


也有人说,在您所举的例子里,说的都对,但也并非所有事物都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才会显露价值。所谓如置锥于囊中,锋芒毕露。有很多东西,当其出现在世人面前时,马上就能焕发出璀璨的光辉。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求学时,就得到了他的导师柏拉图的肯定,认为这是一匹必将致千里的马驹。


“五四运动”乍起之时,即有学者认为这将是改变历史的伟大事件。计算机刚发明时,运算性能还不如今天一个计算器,科幻小说家们已经纷纷构想出计算机统治世界的未来……事物的价值需要经受时间的考验,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事物需要时间来赋予其价值。


更有第三者说,你们两位说的,还都有些欠缺。事物的价值,其实是在时间的波浪中起起伏伏。就算是今天我们离不开的计算机,不也有科学家的预言,如果过度发展人工智能,也会妨碍到人类本身吗?


所以说,时间并不一定沉淀出价值,它仅仅是翻转,让我们看到人、事、物的不同侧面和变化发展出来的不同效应……


那么,这三位谁说得对呢?或许,都对,也都还不够对。“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时间带来的并不仅仅是花,更有风霜雨雪。我们都身处在时间洪流的某个片段之中,享受着历史发展、时间沉淀出来成果,承受着历史积淀的种种困扰与惘然。


有一句波斯谚语:“时间带来的,死亡带不走。”唯有敬畏历史、敬畏时间,慎始而善终,才能让时间沉淀出更多的价值,而为历史留下更好的未来。


点评:正反合,前两部分比较精彩,最后两段略显单薄,时间、事物价值、人的认知三者关系,可以再明确些。【一类下 63分 上海卷 满分70分】



2、人生有得必有失,桃花依旧笑春风(浙江卷)
作者:默城



从古至今,得与失,舍与得,都是人们的心灵羁绊,每个人的一生,都好像困在了得与失的方寸之地,难以自拔。得到时的欣喜,失去时的悲伤,得到时的鼓励,失去时的打击,也成为每一个人的人生常态,大多数人都在得与失的循环中徘徊,始终无法走出得与失的现实困境。


说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大多数人的一生,都在被“得与失”当成玩具一般玩弄,很少人有能力去把“得与失”当成玩具一般玩弄。


被“得与失”玩弄的人,会把“得与失”看成终点,也会把“得与失”看成起点,甚至会被“得与失”捧的飘飘然而忘记本心,或者打击的一蹶不振,丧失希望。这样的人,过于看重和放大“得与失”,自然而然就很容易被“得与失”所捆绑起来。如此,本质上看,相关个体的人生,不是被自己主导,而是在被“得与失”主导,并推着走,成为所谓的“工具人”。


翻开历史这本大书,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比如,在战胜越国之后,飘飘然忘乎所以,在被越国打败之后,羞愧到拔剑自刎的吴王夫差,其把“得到”看成了奢靡的起点,把“失去”当成了生命的终点。还有那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诸葛亮,君王死社稷在煤山自缢的崇祯皇帝,在“得与失”面前,都做了失败者,而没有成为“得与失”的驾驭者。


而在现代社会中,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本质上也都是“得与失”的奴隶罢了。


那么,如何玩弄或者驾驭“得与失”呢?对此,其实古人也有一些高明的注解。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至;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都是古人玩弄或者驾驭“得与失”的表现。表面上是说,这个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事坏事,坏事和好事,既相互依存,也可以相互转化,但实际上其所强调的,还是人的心态,要积极向上。


不过,古人对于驾驭“得与失”的认知,实际上也只看到了一面,即面对得与失的心态要好,但没有看到的是,应对得与失的追求要坚定,且相关的追求不以“得与失”而转移。


我们要认识到,真正能玩弄“得与失”的人,只会把“得与失”看成过程,当成一种经历,一种阅历,是成长中的“助推器”。在他们的人生之中,无论如何得与失,都无法改变他们的坚定信念和人生追求,都无法改变他们那一份赤诚的理想,无法阻挡他们个体价值乃至社会价值的实现。


而这样的人,也不乏典型案例。比如,创建新中国的老一辈革命先烈,做过禾下乘凉梦和杂交稻覆盖全球梦的袁隆平,84岁高龄再出山前往一线疫区的钟南山,还有那千千万万个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的“最可爱的人”。在他们眼中,得与失不重要,自己的追求才重要,自己的价值坚守和理想坚守才重要。


人生有得必有失,桃花依旧笑春风。变化的是“得与失”,但积极向上的人生心态依旧,坚定的价值追求和理想坚守“依旧”。不问结果,享受过程,享受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所带来的希望。


这才是每一个人在面对“得与失”时,最该有的样子。


点评:扣住对“得与失“的态度展开,分而述之,层次清晰,标题形象。可惜所举事例有些老套。【一类下 54分 浙江卷 满分60分】



3、论生逢其时(北京卷 题目1)
作者:陈禹潜



南朝梁,正是一个风云激荡、朝不保夕的年代,年轻的刘勰借住在定林寺里看书,忽而有感,写下了“穷则独善以垂文,达则奉时以骋绩”的名句。这也是他一生的写照,达则兼济一方,穷则《文心雕龙》,流芳千古,彪炳史册。


刘勰是大时代中,人的其中一种写照,时代是一股波涛,沛然难当。有人被推着走,只能随波逐流;有人识时务者为俊杰,求变求通,称为一时之选;更有人谋得全局,切入时代,浪遏飞舟,求仁得仁。


染乎世情,系乎时序,往往是安分守己之人的第一选择,但此时人生的命途往往就不在手中了,一旦时运不济,只得低回惭愧、悔恨一生。


溥仪是清末的最后一位皇帝,但他好像这辈子都没做过自己的主,在辛亥革命中被逼退位,接受“辫帅”张勋拥戴而复辟,后来甚至还做了几年日本控制下的伪满皇帝。一生漂泊无定,只得在监狱中哀叹:“自由诚可贵,面子价更高。若为性命故,二者皆可抛。”


秋风未动蝉先觉,也有人能察觉时代变动,主动出击、兢兢自强。在经历国家危亡、诸多屈辱之后,晚清的读书人写出诸多悔儒冠而尊兵剑之作:周实诗云“四海寻仇凭侠剑,百年多难悔儒冠”;柳亚子感慨“忍看祖国沦非种,苦恨儒冠误此身”;陈去病则“宁惜毛锥判一掷,好携剑佩历三边”……后来这些爱国诗人共同举办的诗社“南社”,鼓动了民族的能量,成为了革命的火种。


更深远的思想者能看到时代的变化,偕行时代,奋力一搏。最近《觉醒年代》这部剧火遍网络,前赴后继、筚路蓝缕的先辈们的故事感动无数观众。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人的思想金声而玉振,在黑暗之年振聋发聩、开启民智,从石库门驾着红船,无问西东,一路向北,停靠西柏坡,开创新时代,真正以一己之力推动时代向前。真得赞一句:“斯人气尚雄,江流自千古。”


黑格尔曾说:“当傍晚黄昏的时候,密涅瓦的猫头鹰就会起飞”。这就是形容在一个时代终结,新时代开启的时候,警觉的思想者总能迎着浪潮击水,在时代中狠狠刻下自己的印记。


不主动、不拒绝,被动面对时代,有时候迎来的往往不是心中渴望的颜如玉,而是生活重重的老拳。思考社会、看破时代,跑在前头,奋力奔跑怎么样都是生逢其时。借用一句网络流行语:“不气盛还叫年轻人吗?”


舍我其谁。


点评:扣住题旨,引经据典,正反对照。“论”字的体现略有欠缺。【二类上 44分 北京卷 满分50分】



4、弱者当自强,强者要担当(全国新高考Ⅰ卷)
作者:西坡



“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这个道理,不止适用于体育。


上至社会,下至家庭,每个群体都有强者与弱者。如何安排两者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一个群体的未来。


最坏的局面莫过于,强者沾沾自喜,以侮辱、损害弱者为能事;弱者抱团相抗,以推倒强者、取消差别为目的。强者说“你弱你有理”,弱者说“你强你作弊”,双方各趋极端,将群体一分为二。


强者不讲理到顶点,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弱者不讲理到极致,是平均主义。历史早已证明,这些都是行不通的路。


强者要意识到,日中则昃,过刚者易折。在时间的伟力之下,没什么是不朽的。有个与老子有关的典故说,一个人的牙齿脱落完了,但舌头还完好无损。“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


弱者要意识到,一个社会要前进,离不开领头羊、先行军。公平与平均是两个概念。我们应该追求的是机会平等、起跑线统一,而不是过程平等、结果平等。不管初始条件如何调整,总会有人更高更快更强,这也是自然规律。


强者的优势在力量,弱者的优势在数量。强者的优势在理智,弱者的优势在情感。双方合则双赢,斗则两败。强者罔顾弱者的权利,效率压倒公平,长期来看效率也难以保障。弱者无视强者的贡献,人人不敢出头,整体的活力则大大受损。


重要的是,强弱会互相转化,转化过程往往疾如闪电。今天的强者,可能是昨天的弱者。今天的弱者,也可能变成明天的强者。我们想要别人怎样待自己,先要那样待别人。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孔子的意思是,弱者当自强,强者要担当。


贫而乐道,自强之道也。不因身处弱势地位而自怨自艾,而是坚持认识世界、掌握规律,这才有可能由弱变强。


富而好礼,礼,责任之谓也。喜欢炫耀的人,不是真正的富有。歧视弱小者,不是真正的强大。他们想要填补的,都是内心的空虚。一个社会的改善,要从强者主动承担责任做起。


强者和弱者,都是共同体的一员。我们所有的智慧与能力,都来自于代代的薪火相传,又要无穷尽地传递给后人。这是所有人共同的荣耀与重任。


点评:抓住了关键词“强与弱”。先分述强者与弱者,再谈强弱转化(此处分量略重些为佳),两两对比,语言亦多对偶。【一类中 57分 全国新高考Ⅰ卷 满分60分】



5、每一个纪念日都值得尊重(天津卷)
作者:韩浩月



我是个记不住纪念日的人。因为年代与户籍迁移的原因,我连自己的生日是哪天,都搞不清楚,实在想拿到“权威信息”,就去问母亲,母亲永远记得孩子的生日,因为那是她的“受难日”。


我也是个不怎么在意仪式感的人。比如节日的时候,要在饭桌上发表几句感言,对着生日蜡烛许愿之类的事,总是让我坐立不安,赶紧敷衍过去了事。但我喜欢默默地干活儿,在一个什么重大的节日到来之前,把地拖得干干净净,一切整理得井井有条,忙完了,端一杯茶望着窗户外面发一会呆,觉得莫名开心。


我心目中理想的纪念日,总是安静的,过于喧闹的纪念日,仿佛失去了一种庄重与深切。


我对大的、小的纪念日,都没有特别的盼望。时间如果是单行道,纪念日就是路标,时间如果是河流,纪念日就是岸上的大树……可无论道路还是河流,都在绵延向前,并不允许我们停留或沉溺在某一个日子里。


唯有不断被重复与被强调,一个纪念日,才能在一个人的生命与思想当中,留下深刻的印痕。许多纪念日,其实也隐藏着人们内心诸多的矛盾与挣扎。纪念日本身也在被时光与记忆磨损着,消耗着。有些纪念日,就这样,成了后视镜中渺小的黑点,和大雾中逐渐逝去的远方。


有些纪念日是明亮的,镀着阳光的金色,那是无数双手不断擦拭的结果,它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有些纪念日是郁郁葱葱的,即便少人,也会在无人的荒野上野蛮生长,拒绝枯萎;有些纪念日是灰色的,带有些悲伤的“哑光”,在白天会被忽略,到深夜才被记起……


纪念日投射了太多人的情感,它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一个“容器”,是群体约定俗成的一个“公约数”,它可大可小,但每一个都值得尊重。


一年365天,据说有400多个纪念日,于是便有人说“不放假的纪念日不是真正的节日”,可400多个纪念日,多是写在公开的日历当中的,那些属于个人的纪念日,该怎么去计算、衡量、评价?


在过好公共纪念日的时候,作为个人,也要属于个体的纪念日,个体情感也是一个丰富的“宇宙”,这里也需要标记各种星辰大海。


我是个记不住纪念日的人。我遗忘了许多纪念日,但内心的确也铭刻着一些纪念日。那是属于我一个人的漫天烟火,海啸地震……如果恰好你也有类似的体验,那么那些日子,就是我们共同的纪念日。


点评:散文,紧扣纪念日展开,起笔略显平实,后文渐入佳境。纪念日的色彩和容器两节,赞。【一类中 57分 天津卷满分60分】



6、不忘“初心”才能正中“靶心”(全国乙卷)
作者:吕京笏



电影《银河补习班》中有这样一句台词: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靶子。然而,天地广阔、环境复杂,想正中靶心谈何容易?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精准明确的目标、需要一往无前的冲劲、需要不为外物所动的定力,但最根本的,是一个“正”字——靶子要插得正,箭要飞得正。


箭如此,人亦然。前一段时间,袁隆平院士去世,我们深切地怀念他,感谢他一生操劳让我们吃饱了肚子;更是致敬他的精神,简单、纯粹,用一生的时间去实现一桩承诺、践行一份使命。他的一生是为国家奉献、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无愧于“顶级流量”的称号,他就是青少年最好的榜样!


袁隆平爷爷并没有真正离开,他把时代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曾经被世界守护的我们,到了站起来守护世界的时候了。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我们青春的靶心、理想的靶心,便是个人、国家、时代共同绘就的“同心圆”。无论距离靶心多远,永远不要忘记锚定前行的方向。


也许,你的理想是当一名白衣天使。那请不要忘记,当疫情弥漫、雾锁江城时,是谁无畏逆行,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搏斗、与死神抗争。口罩下的勒痕是他们最美的印记,护目镜下坚毅的眼眸像极了驱散黑夜的阳光。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是他们用医者仁心告诉我们,“除却君身三重雪,天下谁人配白衣?”


也许,你的理想是当一名老师。那请不要忘记大山女孩的“校长妈妈”张桂梅,在云南华坪县城边的那个小山包上,累计把1804名女孩送入大学,点亮她们的人生梦想。在脱贫攻坚这一“人间奇迹”之中,她也许只是一粒火苗,却有强大的燎原之力。


也许,你的理想是当一名军人。那请不要忘记喀拉昆仑山上的“边境雄鹰”,高寒、缺氧、狂风、地势险要……他们用血肉之躯化作守卫祖国国土的长城,只因身后是万家灯火、国泰民安,“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也许,你与我都是一朵朵并不起眼的浪花,但时代的交响乐又少得了哪一个音符?做好本职工作,平凡孕育伟大,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每一个人的梦想都会与中国梦同频共振!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这份“所信”,就是我们始终坚守的价值观念与心中道义。“开弓不回头”,就请朝着青春的靶心飞驰而去吧,到那时,靶心上绽放出的,一定是绚丽的青春之花!


点评:开头引论生动,后文原地踏步,举例多,说理少。【二类中 48分 全国乙卷 满分60分 】



7、“人”有多少种写法?(全国新高考Ⅱ卷)
作者:易之



这幅漫画,其实是个标准的楷书“人”字的写法。笔画动作的描述,有着非常明显的寓意。


比如起笔要“逆锋起笔,藏而不露”,就是人要持盈守虚,戒骄戒躁;行到中间要“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就是要坦坦荡荡、刚正不阿;收笔要“停滞迂回,缓缓出头”,就是要久久为功、坚持不懈。这样,一个“人”字就写好了,一个人也就做好了。


不过,“人”字都是这么写的吗?


从书法来说,当然不是。王羲之的“人”写得很飘逸灵动;褚遂良的“人”字则婉媚婵娟;米芾的“人”字更是有想象力,最后一笔写得既像捺又像点,被称为“八面出锋”……


就像孔乙己说“茴”字有好几种写法,如果风格也算一种写法的化,“人”字也很难多。欧、颜、柳、赵,苏、黄、米、蔡,南董北米,各不相同。


“人”字那么多,那么做人是否也是如此呢?


翻一翻《世说新语》就能看到,其实人格,也有很多元的面向。阮籍不拘礼法,嵇康潇洒不羁,王导缜密周道,谢安清旷高远,王述急躁易怒……如果说,这一个个历史人物,都形象化地变成一个“人”字,想必也是各有千秋、绝不雷同。


那么,这个标准的楷书“人”字,是否可以说就没有意义呢?毕竟人有很多面,怎么会只有一种“写法”?


恐怕也不尽然。楷书又被称为正书、真书,“正”这个字,就表明了楷书的基础意义,楷书诞生之后,就基本被认作书法的起步了。


所以王羲之、褚遂良、米芾、赵孟頫、董其昌,无论是谁,无论最后变出怎样的风格,飘逸和沉郁,他们都必然一笔一划、工工整整练过楷书,写下过这个“藏而不露”“不偏不倚”“缓缓出头”的“人”。这些工整、严密的字,就是之后风格突变的起点。


做人也是这样。无论最后变成怎样的性格,无论怎样千人千面,从根本上来讲,那些做人的道理其实是大同小异的,正直、善良、勇敢、体恤……外在的形象特点、性格特征可以千变万化甚至千奇百怪,但那些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没有太大不同。


从阮籍到王述,都可以算历史上的正面人物。典籍里记载的他们,从面貌看绝不是“一路人”。不过扒开这些“外在”,深入内里地看,又有多少不同呢?阮籍放诞,谢安高远,本质里不都是对人本质意义、精神世界的一种思索?


现代社会更是如此。我们生活在有着60亿人口的地球、14亿人口的中国,丰富多元才是一种底色。人与人的差异肯定是巨大的,不同的口味、喜好、观念,才会构成一幅五彩缤纷的谱系。


从今天的互联网看,因为一些认知上的差异,总能产生巨大的观点对撞。我倒是希望大家都能看看这幅漫画,我们每个人是不同的,但人应该具有的特质,不外乎这么几种。我们对事物的分析、对他人的判断,事实上也该保持一种对底色的、对差异的包容。


在今天,我们更需要强调这个道理:我们大不相同,因为我们是生活在不同角落的人;我们也没那么多不同,人之为人的核心品质,是跨越时空的存在。


点评:由写字到做人,先顺后逆再合,抓住题旨,层层展开,举例也以书法为证,切题。段落略显细碎,同义段可合并。【一类下 55 全国新高考Ⅱ卷 满分60分】



8、这,才是成熟的模样(北京卷 题目2)
作者:丁永勋


1999年,我参加高考。在紧张冲刺的那段时间,我参加了人生中第一次爱国活动。


那一年5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了我国驻南联盟使馆,三名中国记者殉难。从新闻里得知这个消息,身处八线小县城的我们异常愤怒。推开面前小山一样的复习资料,揉揉发红的眼睛,开始讨论如何表达我们的悲愤。


我们从宿舍里扯了一条最干净的白床单,用毛笔写上“解散北约”四个大字,四个人在前面举着,排队冲出校园,走上了县城的主干道。


那时的小县城还没有肯德基、麦当劳,更没有苹果、凯迪拉克的专卖店。愤怒的年轻人无处发泄,在县城电影院门口点燃了挂着《泰坦尼克》海报的公告栏,回来的路上,又拉倒了学校门口马路中间的护栏。


那次活动最终被学校的教导主任制止了。他带领几个保安,把我们从街上拦回来,赶到露天操场上参加模拟考试。看着群情激愤的人群,教导主任对领头的几个说,“就凭你们几个,还解散北约?先想着怎么考上大学吧。”


这种态度让我们非常气愤,“作为老师,怎么能如此不爱国,还如此蔑视我们的爱国感情?”也许在他眼里,只有高考成绩吧。


现在回头看,那种情绪在当时是有背景的。当时,国际上一股遏制中国的潮流在蔓延,也引发了一些复杂的民族情感。比如,当年最流行的一本书是《中国可以说不》,最大的国际事件是申奥遇阻和台海危机。


那年高考,我考入了刚刚过完百岁生日的北京大学。大学四年,除了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我如饥似渴读书,听不同的讲座,实地探访很多历史现场,和各种人讨论辨难,既讨论具体的学术问题,也关心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毕竟身处那样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那样一个以思想多元著称的学校。鲁迅说,世界上没有一所大学,像北大这样,和国家民族的命运如此息息相关。


大学期间,还有至今难忘的一个瞬间,就是大二那年申奥成功。当时正是暑假,我们几个同学正在浙江沿海社会调研途中,在三人共居的小旅馆房间里,我们围着一台小电视,见证了结果揭晓的时刻。


因为经历过申办2000年奥运会以两票之差落选的巨大遗憾,成功之后的狂喜才那么酣畅淋漓。第二天,我们在浙江沿海小城,看到了满大街的庆祝画面。


后来,我亲身参与了奥运志愿服务,也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的新闻报道。时至今日,还是时不时会想起那些刻骨铭心的时刻。


经过误解、挫败、伤害之后,仍能坚持开放、进取、包容,积极拥抱这个不完美的世界。我想,这才是成熟的模样。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点评:叙事有详略,有真情实感,但成熟的模样究竟如何,在几件事情中,表现得不太到位。【三类上 37分 北京卷 满分50分】



9、许多人间奇迹,都是从可为到有为(全国甲卷)
作者:曾颖


我很喜欢电视剧《最美的青春》,讲述的是一群年轻人,凭着青春与热血,用几十年的时间将黄沙之源赛罕坝,变成了上百万亩森林的故事。它之所以动人,是因为真实。



在电视剧中,最打动人的情节是负责育苗的技术员,一个人在天寒地冻的荒漠上育种,连续几年颗粒无收,几近崩溃。但他心中一直坚定地认为,种子能够育出来,因为挺立在寒风中的那棵仅存的百年老树,给了他信心——这里曾经是一片森林。正是有了这个“可为”的信念,他和他的同伴们,最终干成了“有为”的事情——将一片气势汹汹的沙漠,从地图上彻底抹去。


如果说“有为”是结果,那么“可为”就是信心,而“不可为”则有可能是一种反向激励的催化剂。因为相信“可为”,于是变得“有为”,并且战胜“不可为”。所有完美,都是从完成开始的。


蜗牛当赛车冠军,小人物成旷世英雄,并不只是好莱坞的专利。在我们的文化中,填海的精卫,挖山的愚公,追太阳的夸父和射太阳的后羿,都曾是我们心目中的偶像。它们不只存在于我们的睡前故事中,而是融入到整个民族的血脉中。这种顽强,是我们中华文明中一抹令人感动的底色。


在这样的文化浸润和激励之下,我们的祖先们,将太多的不可能变成了人间奇迹,并且创造出灿烂的文明。无论多么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哪怕强弱那么悬殊,前路那么渺茫,不想别的,“干就完了”。


无论多么浩大的工程,都是一砖一瓦垒起来的;无论多么繁复的图画,都是一笔一笔画出来的;无论多么庞然的蓝图,都是一点一滴建成的;无论多么伟大的征程,都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如果穿越回到一百年前,有多少人敢相信,在空气萧瑟的上海,在风雨飘摇的南湖上,在布满凶险的奋斗之路上,面对那么强大而凶猛的围剿力量,那十几个衣衫单薄的的年轻人,会干成多大一件事情?


但历史,已经给出了清晰的答案——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永远不要低估了信念的力量。因为这份信念,许多人间奇迹,就悄然发生了。


点评:引论部分略长,入题慢;中段出彩,无论语言还是论述;结尾转述“信念“,点点”可为“”有为“就更好了。【二类上 53 全国甲卷 满分60分】



10、纪念日:停留、思考与铭记(天津卷)
作者:华璐月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习惯了不停地向前追赶,似乎放慢脚步都成了逆道而行,更何况偶尔暂停脚步。信息不断更迭,忙碌成为常态,被人流裹挟着前行的我们,忘记了停留,也忘记了思考。纪念日,给了我们反思和总结的机会,让我们在这浮躁的生活中,给自己一个正当理由,稍作停留,专注思考,铭记历史。


《论语》中曾子有云,“吾日三省吾身”,我们惊讶并感动于古代先贤的自律品格。诚然,对自我的反省和思考本应成为常态,但因为种种客观和主观原因,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无法达到做到这一点。纪念日,可以帮助我们稍事停留,暂时脱离向固定方向奔波的单行道,将注意力投向过去,回望来时的路,以前人的眼光重新审视过去、现在和未来。


思考的前提是必要的闲暇,纪念日则给了我们时间专注于思考。生日、跨年、节日等等,都是我们钟爱的纪念日,在这些日子里,人们整理、思考自己在过往一段时间内的表现,然后在日记本或朋友圈里写下思考的结果。于是,这些文字和纪念日作为思考的证据被保存下来,供我们在下一个纪念日到来之际,再次对照、反思,我们就在这样的仪式中不断成长。


健忘是人类的共性,纪念日以一种固定的方式,帮助我们与记忆力对抗。根据德国学者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纪念日作为文化记忆表现的一种途径,以仪式的形式来唤起从前的历史记忆——如重要的人和物,以防止记忆被社会淡忘或者边缘化。是这些被标注了的日子定期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那些不应忘记的事。德国的纳粹受害者纪念日,二战欧洲战场终战纪念日,中国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个个日期都承载着重要的记忆,以起到历史反思的作用。


记住才能传承。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正是这一特殊的纪念日,提醒我们不要忘记100年前上海石库门、嘉兴红船上热血沸腾的青年们,不要忘记革命年代为真理献身的英雄烈士们,不要忘记来之不易的和平岁月。这些珍贵的记忆遗产,又化作永不磨灭的精神力量,告诫我们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化作代代传承的红色基因,将中华儿女凝结在一起,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化作前进动力,为我们开拓新的征程提供不竭力量。


纪念日有如时间绳上的结,是岁月长河中一颗颗无法忽视的明珠,它们或光辉耀眼,或沉重悲怆,但都以回望来路的方式,帮我们照亮前路。


点评:分析出了纪念日的作用:反省、专注思考,对抗遗忘、传承……条理清晰,论述合理。可惜前两点略有重叠。【一类下 55分 天津卷满分60分】



※编辑|甘琼芳、王磊

※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