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试卷】55: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发布于 2021-08-09 19:22 ,所属分类:初中作文学习资料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21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注意事项:

1.作答前,将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等有关信息。

2.答题内容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题共8页,三大版块,20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共计150分钟。

积累与综合性学习(30分)

1. 补写诗句。

1)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4)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5)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6)浮光跃金,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7)________________,亲山亲水有亲人。(贺敬之《回延安》)

8)一抹晚烟荒戍垒,________________。(纳兰性德《浣溪沙》)

【答案】. 烟波江上使人愁. 天涯若比邻. 烟笼寒水月笼沙. 惟解漫天作雪飞. 采菊东篱下. 静影沉璧. 树梢树枝树根根. 半竿斜日旧关城

【解析】

【详解】默写答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烟波、天涯、笼、惟解、采菊、东篱、沉璧、树梢、半竿”等词语容易写错。

2. 学校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

乐读

读书实在是一种享受。捧着一本书,坐在一隅,有时真把自己融入书中。无论是面对莎士比亚还是托尔斯泰,我都不会感到自己的渺小,而是与他们平等地交流思想。透过书的窗口,我看到了一代文豪的内心世界、资产阶级的虚伪及贵族的腐化堕落,还有《变色龙》中契诃夫对人性入木三分的刻画,《说和做》中闻一多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让我们与书为伴,在作家细的笔触中,汲取养料,消除蒙昧,洗心灵,养精神……

1)根据文中拼音写出汉字,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2)“汲”字的第四画是“坐”的部首是

3)解释成语“入木三分”在语境中的含义。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书实在是一种享受。”一句的主干为:读书是享受。

B.“无论是面对莎士比亚还是托尔斯泰,我都不会感到自己的渺小。”一句关联词语使用正确。

C.“渺小”“虚伪”“蒙味”“享受”四个词语的感情色彩相同。

D.“汲取养料”“腐化堕落”“英雄气概”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分别是:动宾短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

5)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画波浪线句子构成排比句。

勤记

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笔记,六十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②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笔”。③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④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中得来。⑤钱锺书读书也爱做笔记,单是外文笔记就达两百多本

6)文段中画横线部分语序不当,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⑤②④③ B.④①⑤②③ C.①⑤③②④ D.④①⑤③②

谨改

①读书要养成勤查工具书。②工具书是专为读者查考字音、字义、词义、词句出处和各种事实而编纂的书。③它是我们学习、工作所不可缺少的。

7)找出文段中有语病的句子(只填序号),并修改。


8)上图是“初中生阅读困难原因”调查问卷的结论。请结合你的阅读经验,针对其中的某个原因提出合理建议。

9)只有真实的阅读才有深刻的感悟。下面是小明阅读《昆虫记》后列出的读后感纲要,请你仿照示例,选择初中必读名著,试写纲要。

12部必读名著:《朝花夕拾》《西游记》《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艾青诗选》《水浒传》《儒林外史》《简·爱》

醒目生动的标题

阅读“感”点

“感”点来源

(直接引述或概述原作)

其它作品印证“感”点

辉煌的生命

——读《昆虫记》有感

奋斗的生命

最美丽

蝉四年黑暗的苦工,五个多星期阳光下的享乐。

保尔在人生困境中依然奋斗不息,同样展现了生命的辉煌。

【答案】1①书籍;②濡养;③xiān

2①撇;②土。

3)契诃夫对人性的刻画非常地深刻、锐利。

4C

5)示例:《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的一封信》中雨果珍视圆明园艺术瑰宝的人文主义情怀

6B

7①修改为:读书要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③修改为:它是我们学习、工作所不可缺少的书籍。

8)针对原因:没有时间。

合理建议:时间是挤出来的。可减少自己看手机娱乐八卦和无营养的趣闻轶事的时间,每天适当的留出时间放下手机,拿起书本静心阅读。

9)①父子的家书——读《傅雷家书》有感;

②舐犊亲情最感人;

③父子沟通的书信横跨十个年头,飞越亚欧大陆数千里的距离,只因一份挚爱与期望;

④鲁迅远涉重洋,辗转日本多地求学,正是为了心中对拯救国家存亡的那一份挚爱与期望,展现了游子对国家的深沉的爱。

【解析】

【分析】

【详解】(1①书籍:指装订成册的著作。注意“籍”字的写法;

②濡养:也称滋养。注意“濡”字的写法;

③纤细:细长柔美。多形容女子身材。注意“纤”读音为“xiān”;

④洗涤:冲荡,清洗。

2)本题考查汉字笔画及部首。

根据汉字字典的笔画标准,“汲”字的笔画分别是点、点、提钩、撇、横撇弯钩。所以“汲”字的第四画是“撇”;再根据汉字字典的部首目录可知,“坐”字的部首是“土”,偏旁为“人”,结构为独体字。

3)本题考查词语含义。

“入木三分”的本义是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联系文段内容“《变色龙》中契诃夫对人性入木三分的刻画”可知,这里是形容契诃夫对人性的刻画非常地深刻、锐利。

4C.“虚伪”和“蒙昧”的感情色彩为贬义,而“渺小”“享受”是中性词,所以本项有误;

故选C

5)本题考查句子补写。

结合文段内容“还有《变色龙》中契诃夫对人性入木三分的刻画,《说和做》中闻一多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可知,排句的格式要求是“作品+作者+主题/形象/品质”,所以仿写如下:

《回忆鲁迅先生》中鲁迅随和豁达的性格和对亲友的深情厚谊。

6)本题考查句子衔接和排序。

要完成句子的衔接排序,首先要品读句子,找出各个句子的内在联系。通断文段可知,文段内容强调的便是“做笔记”,而第④句“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是对此内容的引述,因此可作为首句;再看①⑤②三句,①“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笔记”,⑤“钱锺书读书也爱做笔记”,通过“也”可知这两句是先后递进关系,先①后⑤;“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则是与顾颉刚和钱锺书形成对比,所以三者的排序关系应当是先第①句,接着第⑤句,再第②句。最后第③句,由“可见”可知是进行结论总结。

故选B

7)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

①成分残缺,缺宾语,应该是“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③成分残缺,缺宾语,应该是“学习、工作所不可缺少的书籍”。

8)本题考查图表分析和语言表达。

分析图表可知,初中生阅读困难的原因有以下四点:①没有时间;②没有兴趣;③沉迷游戏;④不会选择。可分别针对不同原因来进行解答:

示例①: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没有时间”其实是因为自己把太多时间放在了无意义消磨时间的事情上,可以考虑给自己合理规划一下每天的事项,少玩手机刷微博,适当的多留出时间放下手机,捧起书本来静静地阅读,感受书中人物的伟大精神。

示例②:兴趣是可以慢慢培养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可以从自己喜欢的人物入手,去阅读与这个人物相关的一些书籍,也可以多参加学校的读书交流活动,多与别人交流阅读的见解,兴趣自然就有了。

示例③:“沉迷游戏”对人的身体和心理的伤害极大,尤其是长期沉迷游戏,会使人浑浑噩噩,追求在虚拟世界中获得成就的快感,进而对现实世界的一切麻木,长期颓丧消极,无法融入社会生活。所以建议对游戏要适度健康的进行,每天给自己合理控制游戏时间,多抽出时间去运动,去阅读,去感受那些书籍中鲜活生动的人物,去和那些富足充盈的伟大精神对话,让自己的内容不再空虚消极。

示例④书籍的种类繁多,选择确实很难。如果是初读者,建议不要一开始就去啃又晦涩又深奥的文言著作,可以先从白话通俗读物看起,这样既可以保持自己对书籍阅读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致,也可以慢慢地让自己爱上阅读,从而循序渐进地将阅读变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9)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纲要的设计。

分析图表可知,试写纲要有“醒目生动的标题”、“阅读‘感’点”“‘感’点来源”“其他作品印证‘感’点”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要结合名著内容来阐述。

示例一:①琐碎的回忆——读《朝花夕拾》有感;

②探寻光明的人最勇敢;

③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

④傅聪对家人也有割舍不断的亲情,但正因父亲傅雷和母亲朱梅馥对自己的谆谆教诲和交流沟通,自己才有了坚持学习钢琴的动力与希望,自己离开祖国去陌生地域求学,正是这数百封的家书琐碎让自己备受鼓舞,成为一名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示例二:①热血的道义——读《水浒传》有感;

②仗义相助的人最帅气;

③智深吃得酒足饭饱,便来到太公女儿的房间里,将戒刀放在床头,禅杖靠在床边,把床帐放下,便跳上床去坐了;

④尼摩船长在见到贫苦采珠人被鲨鱼袭击的时候勇敢站出来救助采珠人,同样展现了仗义相助、侠肝义胆。

阅读与欣赏(40分)

阅读下面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甲】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

行香子

(北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3. 【乙】词中的“倚”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4. 两诗词运用的表现手法,通过描绘春日图景,表达了作者之情。

【答案】3. “倚”字化无形的东风为有形,具体可感/“倚”,倚靠,使东风具体可感;表现出词人悠闲惬意(或舒畅闲适/愉悦)的心境。

4.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寄情于景 喜爱(热爱)和赞美/愉悦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倚东风”本指“迎着暖暖的春风”,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倚”字,春风变得如同桌椅实物般可供“倚靠”,所以“倚”字以有形写无形,将无形的春风描绘得更具体可感,,也表现出了诗人游兴正浓、怡然自得的心境。

2.本题考查诗歌情感对比鉴赏。

品味诗歌《钱塘湖春行》,由“孤山寺北贾亭西”可知,这里两个地名连用,表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水面初平云脚低”则正面写湖光水色;颔联写“早莺争暖树”和“春燕啄春泥”,由动物的忙碌表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颈联则由“渐欲”和“才能”两个词写出诗人观察、欣赏植物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富含自然理趣。尾联则写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最爱”一词也直接抒发了自己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品味诗歌《行香子》,由“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可知,这首词开头两句是描绘的是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的优美景色。接着“东风”点时令,“豪兴”说明游兴正浓,徜徉则显示词人只是信步闲游,并没有固定的目标和路线。下片“远远围墙”四句,作者的视野由近放远。围墙,茅堂,青旗,流水,小桥,动静相生,风光如画,而又富含诗蕴,引入遐想。全词下笔轾灵,借景抒情,意兴盎然,洋溢着一种由衷的快意和舒畅,也表现了诗人对乡野田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而能谨身节用,罪丰家。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小人多欲则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司马光《训俭示康》节选)

【注释】①于:被。②谨:约束。③远:使……远离。④丰:使……丰足。

5.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非宁静无以____________(2)淫慢则不能____________

3)曰:俭,德之共也。____________(4)乡必盗____________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是居官必贿/是人多以书假余

B. 可以直道/鸣之不能通其意

C. 侈,恶大也/夫君子

D. 将复何/徐公何能君也

7. 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

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则寡欲。

8. 请概括【甲】【乙】两文教育思想的不同点。

【答案】5. . 达到. 振奋. 所以/因此. 居住/处在/住在6. A

7. 有德行(品德)的人都是由勤俭(而)培养来的(获得的),勤俭就可以减少欲望(欲求)。

8. 甲文侧重宁静淡泊、立志成学、珍惜时间等方面;乙文对“侈”带来的坏处进行论述。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1)非宁静无以远。句意是: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

2)淫慢则不能精。句意是: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振奋精神。励,振奋

3)曰:俭,德之共也。句意是:所以说,节俭是有德之人共同的品质。故,所以。

4)乡必盗。句意:住在乡野必然成为盗贼。居,住在。

6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都是“介词,因为”的意思;

B.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

C.助词,定语后置/助词,的;

D.来得及/比得上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本题在翻译时要注意以下词语的意思:

德,德行;者,……的人;皆,都;由,从;俭,勤俭;则,就;寡,形容词作动词,减少;欲,欲望。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甲文。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来看,诸葛亮认为一个人要成才首先要“宁静淡泊”;从“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是谈学习和立志对成才的重要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是告诫儿子要珍惜时间。所以甲文侧重宁静淡泊、立志成学、珍惜时间等方面。

乙文。从“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小人多欲则败家丧身”来看,人们生活奢侈了,私心杂念也就多了。从“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来看,如果人们生活奢侈,做官时就必然受贿,在乡间为民时,就必然盗窃他人的财物。从“故曰:侈,恶之大也”来看,作者得出结论,奢侈必然导致严重后果。所以乙文侧重对“侈”带来的坏处进行论述。

【点睛】译文:

甲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的行为操守,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乙文

有德行的人都是从俭朴中培养出来的。俭朴就会减少欲望,君子少欲就不会被外物役使,就可以正道直行;小人减少欲望就能约束自身,节约费用,远离罪过,使家庭丰裕。所以说:节俭是有德之人共同的品质。奢侈就会有过多的欲求,君子欲求过多就会贪图富贵,乱道招祸;小人欲求过多就会贪求浪费,使家庭破败,便自身丧命,这样他们做官必然接受贿赂,住在乡野必然成为盗贼,所以说:奢侈是最大的罪恶。

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远古时期,人类用勇敢和智慧驯服了野牛,从此人、牛关系更加密切,牛成了氏族的图腾,成了能镇水安澜的神灵,成了祭祀天地、祖先的祭品,成了人们运输、犁田的动力,成了中华民族农耕文明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在以农立国数千年的华夏,牛之勋业,功不可没,故为六畜之首。

材料二:

中国民间的“鞭春牛”风俗流传甚广。《事物纪原》中说:“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①唐代诗人元稹的《生春》中有“鞭牛县门外,争土盖春蚕”的诗句。②《汉书·礼仪志》中说:“立春日,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吏皆服青帻,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义县志·岁时》有“鞭春牛”的唱词:“一鞭曰风调雨顺,二鞭曰国泰民安,三鞭曰天子万岁春。”到乾隆年间,“立春鞭土牛”被列为国家庆典,每年专管天文历法的钦天监于六月制订次年的芒神土牛图颁发各地,作为印制芒神春牛的规范。

材料三:

牛很早就染上了书香,古人以竹蒲作画,以牛拉车载书,所以有了“汗牛充栋”的故事。另外,还有牛刀小试、对牛弹琴、风马牛不相及等等。牛已深深融入中华文化之中,也成了表达艺术家艺术灵魂的心声。齐白石老人曾画《牧牛图》,上题:“祖母闻铃心始欢,也曾总角牧牛还。”李可染所画之牛有恣肆雄横,筋骨雄强,犄角翘翘桡,铃目炯炯姿态者;有劳作终日,疲惫不堪,羸瘦憔悴,憨态蹒跚模样者;有温驯善良,任劳任怨,不问收获,只顾耕田容貌者;有但予草水,沉默自若,能忍自安面目者。以牛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也数不胜数。清代散文家陈鼎的《义牛传》讲述了牯牛勇敢与虎相斗,义救牧童的故事。而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最为脍炙人口。此外,关于牛的佳话、神话、风俗、歌赋、年画、剪纸、雕塑等也广为流传,深藏民间,深受百姓喜爱,可谓蔚为大观。

材料四:

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希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

材料五:

中国邮政于2021年1月5日发行《辛丑年》特种邮票一套2枚,第一枚名为“奋发图强”,第二枚名为“牛年大吉”。


第一枚 第二枚

(图片摘自中国邮政网)

9. 下列对材料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材料整体来看,说明对象为“牛”。

B. 材料一“人、牛关系更加密切”一句中的“更加”去掉后不影响句意。

C. 材料二整体结构为总分式,①②两个事例顺序安排正确。

D. 材料三画线句采用了分类别、摹状貌的说明方法。

10. 中国邮政于新年之际发行牛年生肖邮票,请你任选其中一枚描述画面,借助材料探究寓意。

11. 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说,我们要打开尘封的历史,让故宫博物院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辉煌的过去,尊严的现在,也能健康地走向未来……请你结合选文说说怎样让传统文化更具生命力。

【答案】9. D 10. 示例:第一枚邮票描绘了公牛四蹄扬起,昂首向前,目光炯炯,表现出不畏艰险,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寓意。

11. 从传承、发扬、宣传、创新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分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A.由材料二“中国民间的‘鞭春牛’风俗流传甚广”和材料四“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可知,材料说明对象应是“牛的文化和精神”,所以本项表述有误;

B.“更加”一词是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体现,也能表现“人与牛关系”的密切程度,所以本项表述有误;

C.由“唐代诗人元稹”和“汉书”可知,应当②在前,①在后,所以两个事例顺序有误;

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描述画面和解读寓意的能力。

题目要求是任选一枚中国邮政发行的牛年生肖邮票进行画面描述,并解读邮票的寓意。描述画面内容,最好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比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中间到两遍,注意要素齐全,不能遗漏。

示例一:第一枚邮票描绘了一头神气活现的公牛,它的四蹄高高扬起,昂首向前迈步,目光炯炯有神,表现出是一份不怕困难,勇敢前进,为实现目标而不断拼搏奋斗的斗志。也寓示着我们中华儿女们都像这头牛一样顽强拼搏,勇于奋斗,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奔跑。

示例二:第二枚邮票描绘了一头壮实的母牛一边喂奶,一边深情凝望着小牛,这枚邮票发行在新春之际,传递出希望全国人民家庭兴旺和谐、幸福美满的美好祝愿。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主题的理解和表达。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内容来说说如何让传统文化更具有生命力。由材料一“牛成了氏族的图腾,成了能镇水安澜的神灵,成了祭祀天地、祖先的祭品,成了人们运输、犁田的动力,成了中华民族农耕文明不可或缺的角色”可知,“牛”是从远古时期就与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的密切联系,而我们的传统文化也是从古代延续至今。所以我们可以多去发现传统文化中那些有趣的、贴近人们生活生产的动植物原型,以这一原型为基础,多去发掘与它相关的故事来弘扬传统文化;由材料三“牛很早就染上了书香,古人以竹蒲作画,以牛拉车载书”和“关于牛的佳话、神话、风俗、歌赋、年画、剪纸、雕塑等也广为流传,深藏民间,深受百姓喜爱,可谓蔚为大观”可知,许多的动物都与我们文化的传承息息相关,可以说是文化的载体,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入手,多去探寻那些承载着传统文化的事物的深厚文化宝藏。作为当代的年轻人,我们活在信息交流便捷的互联网时代,所以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在网络上探讨、交流、传播传统文化的知识,既能普及文化知识,又能宣扬璀璨传统文化的保护;最后,我们要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立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精神,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传承和弘扬,当然也要守住我们传承传统文化的初心和使命。

阅读下面议论性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梗:互联网时代的“典故”

①上网时人们常常会碰到“梗”这个词。什么是“梗”,它是怎样形成的,反映了怎样的网络文化特点?

②举个例子,“最美逆行”这个“梗”,最初源自网友拍摄的一张照片——消防队员逆着疏散的人流冲进火场的背影。后来经过一些画手、写手们的演绎,逐渐成为一个通用的“梗”,用来赞美各行各业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英雄们。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网友们自发地将这句赞美献给了广大医护人员,这些义无反顾的白衣战士是当之无愧的最美逆行者。

③由此可见,网络用语“梗”意指被反复引用、不断演绎,信息量丰富的桥段或流行语。有一种观点认为,“梗”是网络世界对相声术语“哏”的误用,但相比“哏”强调伏笔和幽默,“梗”含有语义浓缩之意,这一点与典故、成语更加接近。

④“梗”的生成与传播,通常源于一件趣事或者一句当事人无意的话。它以互联网为媒介,同时是典型的用户生产内容理念的体现。各类逸闻趣事在和流行文化交汇融合的过程中,通过广大网民自发参与和创造,不断转化语义、增加内涵,最终被提炼成一个相对简洁凝练的词语,或者一张图片、一个表情包,由此进入网络流行文化序列。

⑤以“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为例,这个近年来颇为流行的“梗”,出自电影《流浪地球》中“北京第三区交通委”发布的安全行车提醒。影片故事主线是主人公为拯救地球向赤道地区运送燃料,伴随运输车一次次启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的提醒不断重复,一时间家喻户晓。由于上映时正逢春节,各地交通、消防部门的官方微博也纷纷化用这个“梗”,提醒广大市民注意安全,随即在网络中引起一轮“造句”风潮。

⑥“梗”的流行,体现出社交网络对当代网民交互方式和表达习惯的重构。当前,线上文学交流已成为许多人的生活常态,但同时,人们面对面交谈时微妙的情绪、表情和肢体动作,被大大折损。“梗”和普通文字不同,它的本质是经过压缩后的语义模块,包含着层次丰富的所指,这种丰富性多少补偿了线上交流带来的信息磨损。比如,当“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这样的表述出现,人们就会自然联想到《流浪地球》,联想到这个词的“出处”,联想到电影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而不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

⑦社交软件、短视频分享平台……网络社交很多时候发生在陌生人之间,对同一个“梗”的默契使用,能迅速拉近人与人的心理距离,让彼此共享的网络空间多了一份轻松和亲切。对于“网络原住民”而言,“梗”的存在与使用更是如影随形。这一代人从小生活在图像、视频和音频等多种媒介交互并行的环境,单一的文字媒介无法满足他们对信息传输速度和密度的需求,创造“梗”、使用“梗”、传播“梗”,是网络社交中许多青年人自发的选择。

③“梗”一经诞生,就不断在网络中流行并进入线下日常生活,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日常语言。“梗”可以增加交流的默契和效率,因而成为互联网时代传播人与人之间善意和正能量的新的有效手段。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2.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标题中的冒号有提示下文的作用。

B. “梗”是通过广大网民自发参与和创造,最终被提炼成一个简洁凝练的词语,或者图片、表情包。

C. 来自《流浪地球》中的“梗”在网络中引起一轮“造句”风潮。

D. 对于网民而言,单一的文字媒介无法满足他们对信息传输速度和密度的需求。

13. 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14. 网络文化出现后,引发两种不同观点,你赞同哪种观点,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观点一:网络文化有着很强封闭性,限制了主流文化相关内容的发展和扩散。

观点二:网络文化与大众群体之间并无冲突也不存在断层,如果能以恰当的方式让大众了解和认知,同样可以和主流文化一样获得大众的喜爱。

【答案】12. C 13. 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证明“梗”的生成和传播,通常源于一件趣事或者一句当事人无意的话。

14. 示例:我赞同观点一,因为网络语言大大折损了人们面对面交谈时微妙的情绪、表情和肢体动作等语言的表达;网络文化是存在于网络这一特定环境中,如果离开网络可能导致无法正常交流;网络文化主要是青年人的自发选择,在特定群体中传播,适用群体小,不具有普适性;文章中的“梗”是经过压缩后的语义模块,本就与普通文字不同,大众难以接受,不具有广泛的传播性;网络文化并不全是正能量的文化。

【解析】

【分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A.标题中冒号是对“梗”进行解读,表示“梗”是互联网时代的“典故”,这是点明文章内容,并非提示下文,所以本项有误;

B.由第四段“各类逸闻趣事在和流行文化交汇融合的过程中,通过广大网民自发参与和创造”可知,这里被“广大网民自发参与和创造”的是“各类逸闻趣事”,并非“梗”,所以本项有误;

D.“这一代人从小生活在图像、视频和音频等多种媒介交互并行的环境,单一的文字媒介无法满足他们对信息传输速度和密度的需求”可知,这里“无法满足需求”的对象是“这一代青年人”,所以本项有误;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

由文段内容“这个近年来颇为流行“梗”,出自电影《流浪地球》中“北京第三区交通委”发布的安全行车提醒”可知,此处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这里引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出自于电影《流浪地球》而被人们纷纷化用的例子,具体强力的证明了“‘梗’的生成与传播,通常源于一件趣事或者一句当事人无意的话”的论点,也增强了议论文的说服力。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观点的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

注意题目的要求是对网络文化中出现的两种观点进行判断并标明自己的观点和阐述理由。表述时要先表态,阐述理由充分,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示例一:我赞同观点一,因为如今的网络语言相比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交流多了一份隔膜,许多面对面才可察觉的微妙情绪变化和动作所能传递的信息在网络交流中可能并不易感知;而且网络交流要依托于互联网这一特定环境,离开互联网则无法交流;其次,网络交流和网络文化的主力军多是青年人,传播的群体较固定,也较随性,所以不具备普遍交流性;最后,文章内容中提到的“梗”是文章中的“梗”是源于一件趣事或者一句当事人无意的话而发展出来的语义模块,不同与普通的表义词语,很难被大众所了解,所以并不适用于广泛传播;最后,网络文化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出自于正面或者负面事件也不好说,所以网络文化的价值观取向也是一个值得界定的问题。

示例二:我赞同观点二,单一的文字媒介无法满足网络原住民(人们)对信息传输速度和密度的需求,网络文化中不断增加内涵,让文化更丰富,更具有吸引力;文章谈到的“梗”可以增加交往的默契和效率,让网络文化更具传播性;网络中的正能量、善意的、倍受大众喜爱的文化值得推广;陌生人之间对同一个“梗”的使用,能迅速拉近人与人的心理距离,让彼此共享的网络空间多了一份轻松和亲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俯向大地的身影

曹春雷

一场春雨后,我回到乡下帮母亲种花生。母亲的地块小,用不上机器,只能人工种。

②田里,母亲光着脚,来来回回。我也脱了鞋袜,用脚亲近泥土。但脚下的土地显然已不认识我这双习惯穿皮鞋的脚,不时用小石子硌一下我,或者用蒺藜扎一下我。我皱眉抱怨,母亲却笑着说,是你的脚太娇气了,不能怨土地。

③我知道,其实母亲的意思是,土地没错,是你离开这片土地太久了。是的,的确离开太久了,以至于都长了脚气。母亲说,你光脚在田里待几天,就能治好。我信,没听说哪个种田的人有脚气。

④我负责点种,但花生总不肯听我的话,有时这一粒与那一粒像是有仇,离得很远,有时三四粒花生挤挤攘攘挨在一起。母亲说,你站得太直了,要弯一下腰。她在我身后撒肥,每一次俯身都大于九十度。

⑤这种姿势,似乎是在向大地致敬。

⑥对土地,母亲是虔诚的。记得小时候,我曾在一块田地前,学大人的样子估摸能产多少斤粮食,显然,我估摸的数字远远少于母亲的预想。母亲“嘘”了一下,示意我闭嘴。她说,这片田地若听到了会生气。我调皮地追问,田地生气了会咋样?母亲说,打的粮食就少了,你想想,谁不愿意听好话啊。

⑦母亲还常说,你对地好,地就对你好:人勤地不懒。她总是把田地整理得像豆腐块,坚持用农家肥。到了丰收的季节,村人经过我家的田地时,总要夸赞几声。

③每年种完花生后,母亲都会在田边地堰上种上几棵向日葵。向日葵成熟后,籽多且饱满,但多半会被鸟啄去,或者被路过的人摘食。母亲却不甚在意,她说,谁吃还不是一样,种这个,只是因为地堰上闲着。

⑨秋日,若想在一大片花生地里找到我家的那块,很容易,边上长着几棵向日葵的就是。向日葵金灿灿的,那时我就认为,这是大地因为母亲的勤劳,而颁发给她的金色勋章。

⑩如今,70岁的母亲依然坚持种田。村里很多人外出打工,将田地撂了荒,母亲觉着很可惜。好好的田地,瞎了啊!瞎了,就是浪费了。有人说种粮食不值钱,她就反驳,要是都不种粮食了,总有一天会拿钱也买不着。

我担心母亲种地太累,也曾劝她别再种了,说她该退休了。但母亲说,我离退休还早着呢。她依然固执地、一次次地将身影俯向大地,播种,收获,再播种,再收获。

如今,在城市里,我不会浪费每一粒粮食。爱惜粮食,就是向大地致敬,就是向每一个俯向大地的身影致敬。这些身影里,有我的母亲。

15. 阅读文章,想一想用“俯向大地的身影”做标题,有什么妙处。

16. 文章叙述了母亲与土地的事情,同时表达了母亲对土地的情感。请结合全文内容完成表格。

17. 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⑨段加点词“勋章”的表达效果。

18. 结合文章内容及链接材料,谈谈你的感悟。【链接材料】

2021年5月22日,一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去世,举国哀痛。年轻时的袁隆平院士曾下定决心,一定要研究出高产水稻。最终,他的“禾下乘凉梦”让无数人吃上饱饭。直至耄耋之年,他仍然坚持下田劳作。

【答案】15. 一语双关,既指母亲俯向大地耕种的身影,又指母亲对土地的敬畏;点明文章主旨。

16. ①母亲俯身撒肥②母亲不让土地听坏话/母亲虔诚的夸赞土地/母亲整理土地③亲近土地④坚守土地/不离土地/珍惜土地

17.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金灿灿的向日葵比作勋章,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勤劳/认真的形象,表达了“我”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18. 能够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从辛勤执着、珍惜粮食、坚持不懈、坚守土地、无私奉献等方面谈自己的感悟、学习精神品质即可。

【解析】

【分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

结合文章内容,可以看出标题“俯向大地的身影”的含义。由第④段“她在我身后撒肥,每一次俯身都大于九十度”可知,标题表面上是指“母亲种田时俯下身子的身影”;但再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亲“九十度俯身种地”的动作似乎是在向大地表示敬畏,她一生都在土地中忙活,要对土地说好话,要将土地整理得“像豆腐块”,甚至七十多岁了还“依然固执地、一次次地将身影俯向大地,播种,收获,再播种,再收获”,可见母亲对土地有深厚的敬畏之情。再由第十二段“爱惜粮食,就是向大地致敬,就是向每一个俯向大地的身影致敬。这些身影里,有我的母亲”可知,“俯向大地的身影”还指母亲和那些与母亲一样对土地充满了敬畏的勤劳人们。这样安排标题,可以直接点明文章的主旨,也表达出作者对这些勤劳人们的敬佩之情。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

由第一段“一场春雨后,我回到乡下帮母亲种花生”和第二段“田里,母亲光着脚,来来回回”可知,母亲固执地在地里种花生,而且要光着脚在地里来来回回,可见母亲对土地的亲近;由第四段“母亲说,你站得太直了,要弯一下腰。她在我身后撒肥,每一次俯身都大于九十度。这种姿势,似乎是在向大地致敬”可知,母亲会不断俯身去施肥,这个动作似乎是对土地的致敬;由第六段“她说,这片田地若听到了会生气。我调皮地追问,田地生气了会咋样?母亲说,打的粮食就少了,你想想,谁不愿意听好话啊”和第七段“她总是把田地整理得像豆腐块,坚持用农家肥”可知,母亲不让土地听坏话,而且虔诚地善待土地;由第十一段“但母亲说,我离退休还早着呢。她依然固执地、一次次地将身影俯向大地,播种,收获,再播种,再收获”可知,母亲固执地坚持耕种,这是母亲坚守土地、珍惜土地的体现。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分析第⑨段加点词“勋章”的句段,由“向日葵金灿灿的”和“颁发给她的金色勋章”可知,这是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将“金灿灿的向日葵”比作“金色勋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在土地里辛勤忙碌、认真执着的形象,“勋章”这一词语也表现出了“我”对母亲的敬佩与赞美之情。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结合文章和材料表达感悟的能力。

文章塑造的母亲是一个勤劳执着、热爱土地的形象,她她一生都在土地中忙活,要对土地说好话,要将土地整理得“像豆腐块”,甚至七十多岁了还“依然固执地、一次次地将身影俯向大地,播种,收获,再播种,再收获”,可见母亲对土地有多么深厚的情感。土地于她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块地,而是一位朋友,甚至一位亲人。材料中提到的袁隆平院士则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科研英雄,他的一生都在与土地打交道,都在为实现中国人的“禾下乘凉梦”而努力,甚至直至耄耋之年还在下田劳作。所以袁隆平院士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榜样。在我们中国,许许多多的人们都有深厚的土地情节,土地是我们华夏文明源源不断发展的基石。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要明确“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要将“珍惜粮食”付诸行动上,要学习文章中的“母亲”,材料中的袁隆平院士,将自己的双腿扎进“厚重的土地”中,坚守属于自己的土地,奋斗出属于自己的劳动成果。(言之有理皆可)

写作(50分)

小作文

19. 请以选文《俯向大地的身影》第①段画横线句为开头,写一个环境描写的片段。

①至少运用两种表现手法,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渲染烘托、联想想象。

②字数2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参考写作:

环境描写片段

一阵春雨后,我惊讶了!放眼望去,那洁白无瑕的茉莉花首先映入了我的眼帘。瞧!它那小小的花瓣,真是玲珑剔透,虽然没有娇艳的色彩,但质朴,本色,纯洁,不加修饰,如同一个白衣飘飘的仙女般楚楚动人,我深吸着它散发的香味,真是清新淡雅。此时此刻,一只蜜蜂也停在茉莉花枝上休憩,还在绕着洁白无瑕的茉莉花起舞。我是多么激动,这难道不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吗?你再瞧那可茂密的小树,在春雨的灌溉下,他在茁壮成长着,那一片片翠绿的树叶,为春天添加了色彩,也许过不久,它就会长成参天大树,我真为它感到高兴。还有青翠欲滴的小草,特别吸引人的眼球,在春雨的浇灌下,它在成长着,看上去显得是多么有生机啊。它那顽强而勇敢的品格。成了人类常常歌颂的对象。春雨后的场景是那么的多姿多彩,让我想到了很多很多……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情境片段写作

第一,审题。本题要求以选文《俯向大地的身影》的第一句“一场春雨后”开头,后面可以接自己想要描绘的故事。题目要求是“环境描写”,所以应当接上自然风景或者人文环境的描写。再联系关键词“春雨”,可以想一想哪些素材时可以用于“春雨”之后描绘的,这样的素材非常贴近生活,学生可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来完成作文。

第二,立意。“一场春雨后”是作文的关键词,“这样春雨过后”发生了什么呢?可以想一想故事发生的场景是热闹的街道变得干干净净,再没有了往日的嘈杂和喧嚣,可具体描写街道的各种事物;还可以设想故事发生的场景是静谧安然的乡村田野,各种花草长得正茂盛,一场春雨的洗礼让它们变得更加清新可爱、生机勃勃。这些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来描绘。

正文的内容是全篇的重点,要写出“我”在“春雨”过后的所见到的景象,再在此基础上阐发“我”的自然感悟,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三,选材。本文以写景为主,要以具体的景物为文段写作的核心。写作时可以在内容上创新,不仅可以写乡村田野、热闹街道,还可以写窗台一角的植物,校园的某棵老树。这些都可以写,还要注意灵活运用两种以上的表现手法,让自己的文章更生动有趣。还可以从形式上创新,这篇文章限定了开头的句子,可以直接引入作文情境,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可以使用丰富细腻的环境描写来表达“我”对大自然的由衷赞美,这样表现的情感更为真挚。注意字数的要求,详略得当也很重要。适当的创新是吸引读者,取得高分的关键。

大作文(40分)

20.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习近平主席寄语青年: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青春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

曹原,25岁的物理学博士。他从小就是个“动手达人”,特别喜欢捣鼓电子产品,留美期间日夜待在实验室。他提出的理论也曾受到质疑,但他坚持自己的判断,捍卫自己的梦想。终于破解了困扰物理学界107年的世界难题。面对全世界的盛赞和邀请,他只说了一句话:“我是一个中国人。”

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性文章。不套作,不抄袭,不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参考作文:

青春与奋斗

青春是歌,谱写人生最美的篇章。青春是朝阳,充满着未来与希望。青春是鹰,展翅搏击无际长空。青春是花蕾,散发着令人炫目的光彩。

  青春如同雨后斑斓的彩虹,如同黑夜中灿烂的烟火,青春很短,但不应该是匆匆过客,青春充满着激情,充满着希望,我们应该把握青春,为充满希望的未来奋斗。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一生能有几个青春,青春消逝即逝,别等消逝了,发出“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感慨。花草的种子先要穿越沉重黑暗的泥土,才得以在阳光下发芽微笑;小鸟要跃打,失去无数根羽毛,才能锤炼出坚硬的的翅膀;就连上帝,也不过是曾经在地狱走了最长的路挣扎最艰难的那个人。

  人生亦是如此,人生不平的,人生是坎坷的,但我坚信:在人生中只有奋斗中曲线前进的快乐,没有直线上升的成功。奋斗的激情如六月的烈火,前进的脚步若江涛海浪,遇山开山,遇水截水!抓住青春的一分一秒,胜过虚度的一年一月。

  巴基斯坦人讲:不抗争而活,是耻辱;不抗争而死,是懦弱;抗争而生,是光荣;抗争而死,也是甘心,在青春中奋斗,就算失败,亦无怨无悔,青春无畏,我怕谁,青春是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是一种不可抵挡的力量,如果你有奋斗的梦想,那么向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人生,最宝贵的莫过于光阴,人生,最璀璨的莫过于青春,人生,最快乐的莫过于奋斗。青年人,要看到明天,抓住今天,在奋斗中前进,也许在明天旭日出山之前,你又创造了奇迹。永远不要平息那一刻奋斗的心。

  我们有青春,我们还年青,我们拥有世界上最雄厚的资本。人生,就是要闯出自己的路,开拓一片自己的天,也许你会说,岁月无长,谁知走的对不对。是,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但只求问心无愧!人生,因为有青春,才有无限魅力;人生,因为有奋斗,才有卓越追求。还在青春年少的我们,奋斗吧!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第一,审题。阅读材料,由“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和“青春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可知,本作文题的关键词是“青春”。我们的青春都只有一次,如果我们选择辜负青春,虚度光阴,那么我们将会碌碌无为。所以青春应当用来努力奋斗、奋发拼搏的。可以选择自己对于青春与奋斗的感悟来写。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引申到国家的层面,我们也可以谈国家的繁荣与强大,正是由一代代中国人的青春热血拼搏出来的。

第二,立意。写作的内容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写自己的青春拼搏经历和自己的青春感悟;二是联系古今中外那些名人的故事来阐述自己对于青春奋斗的见解;三是以“青春”为题思考青春的含义,青春的方向,青春的目标。“青春”与“奋斗”是文章的写作重点,写出自己对于青春的认知与理解,写出自己思考青春的启迪与感悟。

第三,选材。文章的体裁可以是记叙文,那就要有具体的事件,可结合自己作为一名中学生进行奋斗拼搏的事例来写。写作时可以在内容上创新,不仅可以写关于自己的青春,也可以写从古至今那些名人的青春,如古代的李白、苏轼,近代的鲁迅、李大钊等。通过写那些先贤名人的青春,表现对某种精神品质的认识;还可以从形式上创新,习作时可以在文章前加一个与主题相关的题记,也可以使用几个小标题,将自己感受深刻的故事串联起来,让文章的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还可以用书信体的形式,道出自己对青春的认识。适当的创新是吸引读者,取得高分的关键。议论文写作也可以,以“青春与奋斗”为题,明确自己的观点,从题目出发,以思考“青春是什么”、“青春为什么要奋斗”、“青春如何奋斗”来拓展思路,完成自己的习作。张宗明上传


(来源:网上免费分享资料。本号尊重原创,公益推荐,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精彩回顾


九年级试卷


23【中考试卷】54:内蒙古赤峰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2【中考试卷】53:湖南省衡阳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1【中考试卷】52:湖南省湘潭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20【中考试卷】51:江苏省泰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19【中考试卷】50:2021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18【中考试卷】49: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17【中考试卷】48:株洲市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含答案)

16【中考试卷】47:2021年临沂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15【中考试卷】46:2021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14【中考试卷】45:2021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13【中考试卷】44:2021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12【中考试卷】43:2021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11【中考试卷】42:辽宁省抚顺葫芦岛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

10【中考试卷】41:2021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9【中考试卷】40:湖南省永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8【中考试卷】39:辽宁省五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7【中考试卷】38:江苏省南京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6【中考试卷】37:2021年长沙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语文

5【中考试卷】36:2021年杭州中考语文卷(附答案)

4【中考试卷】35:2021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3.九年级试卷33 | 四川省自贡市初2021届毕业生学业考试

2.九年级试卷32 | 2021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1.九年级试卷31 | 2021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A卷)

1.重磅:2021中考各省市语文模拟卷第一辑30套(1-30)来袭!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