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小音画 | 第二小学组织开展语文网络培训学习活动
发布于 2021-08-26 12:53 ,所属分类:中小学语文学习资料
夏去秋来日,学习正当时。为了进一步加强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8月19 至21日,天长市第二小学开展了线上语文课程学习活动——“崧舟观课”。在语文大师王崧舟教授的直播课堂和精彩讲座里,老师们通过学习,收获满满。
为期三天的训练营活动中,老师们观摩了王崧舟大师的《好的故事》《城南旧事》《十六年前的回忆》《红楼春趣》《枫桥夜泊》等视频课,聆听了大师对核心素养四个维度的解读。王崧舟老师从中华文化的传承、难文浅教、中国古典导读新法、核心素养视域下诗意语文新发展等专题中,感悟语文要素的落实与核心素养的发展。
观摩大师的课堂,聆听专家的讲座,老师们如同听一个语文教学的“好的故事”、品一种文化传承的“红楼春趣”。大家每天聚精会神地守候在屏幕面前,跟随王崧舟老师一起深度解读课堂结构,感受语文教学的独特魅力,追寻语文教学的诗意之光,潜心静思,认真做好笔记、写好心得体会。
观摩《红楼春趣》心得体会
8月19日至8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小学语文公益网络课程学习,内心受到很大的触动,王崧舟老师的课堂中,总是有一种浓浓的诗书之味,这种教学风格不是晦涩难懂的,而是平易近人的,如春风拂面。我感叹于王老师深厚的文化素养,每一次的课堂教学,不管是什么课型,课堂总是思路清晰,层层深入,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在一次次不经意的教学中,不着痕迹地渗透核心素养。
几天的学习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红楼春趣》这一课。课堂伊始,王老师引导学生概括出阅读名著的方法:联系课文,猜测意思;难解语句,暂且放过;借助资料,扩大了解;结合影视,加深理解。并围绕这四条策略逐一展开教学,将这些方法巧妙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王老师对这篇略读课文的处理是立足课文并超越课程,他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到宝玉这里,先是画一画关于宝玉的语句,而后想一想宝玉的这些表现给他们留下怎样的印象,最后通过作批注的方法写出来。王老师抛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们慢慢地“品宝玉”,得出宝玉的性格特点。
而后教师超越课程,由《红楼春趣》这扇窗导读至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让学生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名著精髓,渗透版本意识,激发阅读期待。王老师紧抓“放风筝”的片段,步步善诱,引导学生体会宝玉喜欢美人、喜欢女儿到珍重女儿的形象特质,引出《红楼梦》“为女儿立传”这一名著精髓。
同时王老师在课堂中渗透了版本意识,即红楼梦有两个版本——脂本和程本,专家一致认为脂本中的人物形象最符合原著,因此他带着学生们阅读了脂本的片段,以分析林黛玉的性格特点,从而达到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红楼故事。
课堂快结束时,王老师让学生们提出学完课文后的疑惑:“作者为什么不让贾宝玉和林黛玉在一起?”“贾宝玉在林黛玉走后又有什么故事发生呢?”……此时的学生们已然深陷《红楼梦》,王崧舟老师的课堂成功地激发了学生们的阅读期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焉。
一堂课听下来,酣畅淋漓、意犹未尽。而后的讲座更是让听者醍醐灌顶,王老师就《红楼春趣》这一课,为我们分析了五年级下册中国古典名著导读单元的作用和处理方式。这一单元的作用是为了让学生对中国古典名著产生阅读兴趣,因此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是远远不够的,王老师把课时为一节课的文章,上了两节课,就是为了让学生们保留阅读兴趣,对整本《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和人物性格有更深地理解,从而更好地阅读《红楼梦》这一名著。王崧舟老师对于中国古典名著导读单元的处理,让我受益匪浅,加深了对本单元课程设计的理解,我将在课堂中努力引领学生去领会中华文化的精彩瑰宝。
听王崧舟老师《十六年前的回忆》有感
今天有幸通过网络观摩了王崧舟老师的一堂课,看的热泪盈眶,为李大钊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为学生精彩纷呈的课堂表现,也为王老师出神入化鬼斧神工的语文教学。
课堂开始,老师让孩子们干脆利索的读标题,并板书李大钊,李新华。然后抛出问题:谁回忆?回忆谁?具体时间?启发式引领学生自己思考查找答案。引用四位近代领导人对李大钊同志的正面评价,随后引出时间:1927年。由学生说出当年发生的大事件:毛泽东秋收起义,南昌起义等等,得出1927年是中国革命史上最血腥的一年。孩子们跟着李新华的回忆,走进1927年的李大钊,根据四个时间节点,把回忆分成四大段,让学习思路更为清晰。王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学,引导学生写批注,引导无痕,水到渠成,目标明确,学生紧跟老师,老师实时点评,明示暗示切换自如。
这其中特别喜欢他的对话环节。分角色对话环节中,老师声情并茂,用声音,姿势动作还原出当时的情景,孩子们身份代入感也非常强。王老师非常在意培养孩子们的听说读写,尤其写的方面挖掘的很有力量,用背景音乐作为渲染,学生沉思而作狱中自述,这个环节给人印象尤其深。写话练习,让学生走进人物内心,感悟思想品质,提升了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最后的拓展延伸,尤其震撼心灵,音乐中展示刘胡兰,董存瑞等。一个人,一类人,一群人的英雄事迹,革命的力量,如燎原之火,润物无声;邓稼先,人民子弟兵,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医务工作者,更是升华了本堂课的主旨,加上结尾引用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摄人心魄,大气磅礴。
这篇文章由于历史背景等种种原因,如今的孩子们一般的不能轻易体会文章所要表达出的主旨思想,属于我们平时常说的难文,但是王崧舟老师利用自身深厚的语文教学功底让我明白了:难文浅教就是抓住文章的核心目标,删繁就简整合文本内容,循序渐进的贯通文脉,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明确作者的意图。课堂中的每个环节,处处是智慧的体现,处处是高深理念的彰显,处处是动人心扉的感动,大师炉火纯青的教学能力,让人敬仰!
学习心得
“张继在《枫桥夜泊》中的那种难以释怀的愁眠心情最终都托付给了钟声,从此这钟声就永远流传下来,五百多年过去了,八百多年过去了,一千多年过去了,现在又出现在歌词中。”
在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枫桥夜泊》中,他的最后一句话是:“这就是经典,这就是文化。”我听完课想说的第一句话是:“这就是大师,这就是教学的艺术。”情不自禁被深厚的文化底蕴,行云流水般的“诗意语文”所折服。
一、潜移默化,传承文化。
这堂课初始,王老师用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涛声依旧》的歌词导入,似乎平淡无奇,但接下来王老师抓住词中的“无眠”,通过找近义词的方式引领学生体会“无眠”,顺势引出清朝王士祯的《夜雨题寒山寺》,通过对这首诗的品读,自然地挖掘出“钟声”这个意象,用“钟声”串起了明朝高启《泊枫桥》、宋朝陆游《宿枫桥》中的“钟声”,中华文化千百年来寄愁绪于钟声的情思被深刻的挖掘出来,却又那么的平淡自然而不露痕迹,仅此导入的功力之深厚就令人叹服。课尾在教师的引读下,学生再次回读这些诗句,超越千年的钟声在王老师巧妙的引入中层层推进,首尾呼应,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使这寒山寺的钟声穿越时间的回廊,久久回荡在学生的心头。
二、朗读指导,层层推进。
王老师引领学生通过师生配合诵读的方式朗读《枫桥夜泊》,感受诗的节奏和味道,并让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感受,体验这种属于自我的感受,又让学生对比读李白和杜甫的诗的感受,把这种独特的感受引向深入,实则引领学生打开了品位中华古典文化的大门。
引领学生找到读诗的独特感受时王老师用了一个独门绝技,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空出来,实际是在教学生心无杂念,人在心无杂念的时候读诗最容易入情入境,也最容易体验诗的情感,反倒容易使自己萌生想法。
教师范读,师生对读,在想象中读,在读中体验,声调从低到高又从高到低,反反复复、荡气回肠。这时诗的味道,诗的节奏,诗的韵律也就出来了,当钟声和音乐缓缓响起的时候,我想这就是王老师所倡导的诗意的语文课堂,这种诗意的课堂会在不知不觉中熏陶、感染、浸润着学生的心灵。
三、抓关键词,反复推敲
王老师从短短的几句诗,提炼出关键字并反复推敲。他首先从“无眠”开始,再到“对”,然后是“钟声”。并由钟声伸展开来,由“声”到“景”,由“景”到“情”,情景声三者交融。在学生所见所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所感,而且是与张继换位之后谈愁眠的感受,一个“霜满天”把那凄凉渲染的淋漓尽致,一个“对愁眠”,把那孤寂体验的无比真切,尤其是借助钟声引领学生与诗人张继的对话,更是把学生对中国传统文人的理解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这个环节由想象到感受,由感受到对话,由读到写,由写到说,既提升了学生鉴赏古诗的水平,又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语文素养,王老师的造境会意功力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四、巧妙板书,点化无形
王老师在设计板书时,不仅能通括全诗,而且能使人一目了然,体味到诗人的情感,“由有到无,又由无到有”将有形的景化作无形的愁,又将无形的愁笼罩在有形的景之上,虚实结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诗人的感染,同时又让文章的脉络一目了然。
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上巧妙的构思,王老师不动声色的点拨下,《枫桥夜泊》的作者便跃然眼前,诉说他内心的苦闷,与此同时,学生们更感受到了诗句的语言魅力及了解了此诗与其他类似诗句的不同之处,所有这些让我敬佩不已。
王老师的课让我感受到了大师的风范,经典的魅力,文化的传承。整堂课学生感受的是浓浓的文化气息、经典古诗的整合。在课上总能做到以“学生为本”,在王老师诗意语言的引导下,学生想说、有话说、愿意说。在课堂上王老师很尊重学生的想法,虽然古诗离现代很远,但教者将现实与古诗内容巧妙联系,相互影射,挖掘学生的微妙感触,把学生说出来的感受融合,形成一种思路,再形成一种思想,最后升华成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底蕴的影响与熏陶值得学习和借鉴。
观摩王菘舟老师教学《城南旧事》有感
在2021年暑假接近尾声之际,有幸聆听了王菘舟老师的《城南旧事》阅读整理课。这是我第一次聆听王大师的语文课。两天课听下来,没有一丝疲惫,有的是无尽地回味和深深地敬佩。我惊讶于语文课可以如此的精彩,我惊叹于王老师的博学儒雅,我感慨于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样的老师,这样的讲座,怎不令人神往、留恋?
在今天下午的观摩和讲座中,王老师向我们讲述了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增加了“快乐读书吧”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课外阅读的课程化,对于提升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王老师向我们讲授了两条重要的导读策略:一是理清人物关系,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故事;二是小说生动的故事情节给我们留下较深的印象,这些情节让我们记住了一个个性格各异的人物。对于整本书导读单的设计又分为:功能定位、文体导向、要素迭进三点。整本书的阅读过程时间比较长,课型不同,目标也不同。如果继续细分的话,可以分为书还没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导读课;书读了一半,承上启下,让学生可持续地往下读的推进课;就是整本书读完了,有很多的收获,整理全书框架,情感体验,向纵深思考的整理课。
很显然,王老师上的观摩课《城南旧事》就是一节整理课。他为我们展示了整理课的导读策略,就《城南旧事》而言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简化:梳理整本书的结构
因为孩子们已经读过这部小说了,对内容是了解的,不用过多讲述,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们梳理小说的结构,王老师围绕这本书精心设计了一张表格(思维导图),书中写了五个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的故事,先找出来。在此基础上,把握人物性格物质,把所有人物共同的性格物质找出来(心地善良、苦命、爱孩子)再加上人物独具的性格物质,如像个“疯子”的是秀贞,想要看海去的是“小偷”等等,使每个人物个性特点鲜明。
二、深化:把握整本书的主旨
找出一本书的主旨,这一点很难,一定要对书的内容特别熟悉,还要有深入地思考,就《城南旧事》这本书来说,我认为离别——成长是本书的主旨,英子是在每一次的离别中成长起来的。我首先创设情境,听《送别》这首歌感受离别之情,再梳理结构,聚集典型故事——爸爸去世对英子的影响,最后进入角色、内化主旨,以英子的视角感受离别带来的“思想”成长。
三、内化:接受整本书的滋养
我们还要弄清楚,孩子们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读写、求知,为了审美,为了道德,书本滋养了孩子的善良、坚强、成长。其实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来进行:
1.敞开,打开心扉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
2.沉浸,忘我地沉浸故事当中,把小说中的故事当作是真的。
3.链接,链接自己的生活,打通自己的生命体验,打通小说世界和学生现实世界,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滋养,得到净化,情感得已升华。
课听完了,我的内心五味杂陈,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是崩溃的,因为教学中有太多的不足,令我深感惭愧。何其有幸,在我迷茫之际能聆听到王老师的教诲,我会深刻反思自己的不足,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怎样推进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我认为自己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研读教材,准确把握整本书阅读策略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每个学段都精心安排了一学期的整本书阅读设计。学段不同,内容不同,目标不同,实施策略也不同。从低年段的儿歌、童话到中年段的审言、神话再到高年段的经典名著,整本书阅读的设计具有阶段性特征,环环相扣,持续深入。
小学语文老师应该了解小学阶段的全册语文教材内容,把握整个小学阶段整本书阅读目标,才能更有效地做好整本书阅读的指导,更好地将书本内容和课外阅读有机融合。
二、热爱阅读,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一个不爱阅读的老师,不是合格的语文老师,也无法教出热爱阅读的学生。为了引领学生爱上阅读,老师不但要先阅读,还要能设计出引导学生阅读的导读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是语文教学必备的基本素养。
我会为我的小学语文教学竭尽全力,永远在学习的路上……
二小的语文老师们还通过群进行二次交流学习,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教学中,会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立足课堂,结合语文教学实践,让课堂充满“语文味”,具体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表现在“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以及“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在听、说、读、写、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涵养学生的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和润泽学生的情感。
语文研学路漫漫,线上研修正当时。在这“听不完的经典,道不完的真意”里,二小的老师们汲取着营养,丰盈着知识,更新着观念,未来的路很长,而我们,一切都刚刚好!
文本:徐德琴 王彩云
胡 琴吴婷香 杨 洁
编辑:单在启
初审:赵玉萍
终审:陆保国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