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翻腾跳跃中继续成长 | 暖闻热评
张近山人民日报评论
【人物】“三跳满分”勇夺冠军的全红婵
【故事】全红婵,中国国家跳水队队员。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三十二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14岁的全红婵首次参加奥运会,就以“三跳满分”的惊艳表现,勇夺跳水女子10米台金牌,并以466.20分的总成绩拿到女子10米台历史最高分。在赛场外,她质朴纯真、坚强懂事,赢得了无数人的喜爱。8月9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全红婵等39名青年运动员“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点评】
将男子100米亚洲纪录带入9秒90内的苏炳添,在总成绩落后11公斤的情况下拼尽全力实现反超的谌利军,4次出征奥运会终于收获首枚奥运金牌的巩立姣……在第三十二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奥运健儿的精彩表现,令无数人印象深刻、热血沸腾。这其中,跳水小将全红婵的惊艳亮相,定格为人们心中难忘的记忆。
第一次出国比赛、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5个动作有3个满分、奥运跳水比赛历史最高分、本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年龄最小的奥运冠军……一系列闪光点,配合“天赋惊人”“跳水奇才”等赞美,让全红婵“一跳成名天下知”。
因为表现出彩、成绩优异,人们不吝将“天才”等称谓送给全红婵。然而,全红婵的故事,本质上仍以拼搏与奋斗为主题。当被问到:“你是怎么做到把水花压得那么好的?”她回答:“练的。”没有一块奖牌来得容易,简单两个字“练的”,意味着多少日复一日的付出!体校硬件设施没有那么好,训练很苦,她从来没有退缩;有的动作不标准,她就主动加练。“我不是天才,我很笨的”,小姑娘率真质朴的话语令人动容。优雅的起跳、漂亮的翻腾、轻盈的入水,完美表现的背后,是每天陆上、水上300多次的专注刻苦训练,是每一次比赛时“想好每一个动作”的全神贯注、全力以赴。事实证明,成功没有捷径,是勤奋让天赋显现。
赛场上夺金,赛场外“想去玩抓娃娃”“特别想吃辣条”——沉稳淡定与懵懂烂漫之间的“反差萌”,也让全红婵“圈粉”无数。而一句“我的妈妈生病了”,更是让人感动。人们记住了勇敢懂事的全红婵,也给了她充分的支持、鼓励与关爱。全红婵的故事,无疑也是一个关于成长励志的故事,给人带来暖意。
“希望这几天所有赞美过妹妹的人,在未来她如果未能满足各位的期待时,也能抱有同等善意,鼓励保护她。”一位网友这样写道。对于全红婵来说,除了鼓励与赞美,我们还需要给她一个安静的空间,让她能够在翻腾跳跃中继续成长。当然,我们还应该把目光投向更多在赛场上挥洒汗水、拼搏挑战的体育健儿,在他们乘风破浪的道路上,持续、鼓励支持。希望更多的暖意、善意和,能够为他们逐梦前行注入更多正能量。
种下一粒足球的种子|暖闻热评
李忱阳人民日报评论
【人物】北京市公安局赴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支教民警团
【故事】2021年3月起,为帮助贵州省黔西南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北京市公安局的18名民警分赴2000公里以外黔西南州的6所中小学校开启了为期3年的足球、英语科目支教工作。其中,由12名具有足球教学经验的民警组成的足球支教团,从零开始组织教学、开展训练。短短几个月,支教团带领山区孩子们参加比赛、开阔眼界,用足球运动打开了通往山外的大门。
【点评】
阳光灼灼,群山巍巍,山脚下的绿茵场上,来自北京市公安局的支教民警和贵州省黔西南州山区的中小学生一起挥汗奔跑。一个关于足球的梦想,一份面向未来的希望,在大山深处悄然生根。
几个月前,支教民警初入深山,强烈的对比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一方面,是崭新的教学楼和宿舍楼,不输城市的硬件设施,焕然一新的绿茵场;另一方面,是体育老师人数不足,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职体育老师。而山区孩子们也对足球运动缺乏足够了解。面对“零基础”的孩子们,支教团的民警从带着他们看第一场球赛开始启蒙,教他们踢出第一脚传球、选拔第一批足球队员、带领他们第一次走出大山参加比赛……足球运动的种子播撒在校园。走惯了山路的孩子们耐力强、身体素质好,足球运动激发出了他们内心的体育热情。
图源网络
“练足球可以见世面,还能改变命运,这是真的吗?”足球之于每一个追梦少年,不单单是一项运动。听过支教民警在大学踢足球的训练经历,原本目标是省内大学的学生开始努力冲刺,因为现在“想考北京体育大学”。支教民警还组建了女子足球队,让女学生看到更广阔的天地和未来。顽强拼搏、迎接挑战,足球运动让更多的山区孩子鼓起勇气,不畏山高路远,心向万里长空。“好在你们来了,孩子有了更好的出路”。支教民警带来的足球梦想,鼓舞着每一个追梦的孩子,山外的世界,变成更好的自己。
“支教老师帮我们打开局面,支教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的足球梦还要继续。”谈及足球教育的未来,当地小学校长已着手制订规划。放眼望去,振兴乡村教育,需要更多的奉献者,成就破茧成蝶的蜕变,放飞扶志筑梦的希望。
“种下一粒足球的种子”“传播一种运动精神”“期待更精彩丰富的人生”,这是支教团一名民警的期许。他们的付出激励着孩子们奋力向前奔跑。通过知识改变命运、通过教育创造美好生活,让更多的孩子专注脚下、志存高远,让更多的帮扶倾注关爱、浇灌未来,让更多大山深处的梦想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值得我们期待。
薪火相传写忠诚 | 暖闻热评
许 晴人民日报评论
高中语文(id:gzyw11)
【人物】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某旅“红一连”
【故事】“红一连”是诞生于秋收起义的红军连队。“三湾改编”时,毛泽东同志亲自在该连建立党支部,并发展了6名党员,开创了我军“支部建在连上”的先河。90多年来,“红一连”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先后参加战役战斗300余次,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40余次,5次被授予荣誉称号。党的十八大以来,“红一连”圆满完成国际维和、抢险救灾、沙场阅兵等重大任务。不久前,中央宣传部授予其“时代楷模”称号。
【点评】
“红一连”,有个“不一般”的连史馆。有大学生士兵入伍时训练成绩不合格,在连史馆里找到人生目标,努力训练成为训练标兵;有新排长入连时不适应连队工作节奏,在学习连史中找到方向,坚定信念扎实工作;对抗演习失利,有官兵到连史馆反思检讨,补齐短板夺回荣誉……“红一连”连史馆里到底有什么,能够让人汲取无穷的精神力量?
长征时毛泽东同志同连队官兵就餐时用过的红菜盘,1942年新四军第3师授予连队的“百战百胜”锦旗,九八抗洪时被泡得褪了色的救生衣,汶川抗震救灾时被落石砸扁的水壶……每件馆藏背后都有值得铭记的历史,都有震撼人心的故事。连史馆,是“红一连”的荣誉殿堂,更是官兵们寻找根脉的红色基因库,蕴藏着“红一连”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制胜密码。厚重的历史、辉煌的战绩,刻画出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英雄连队、模范连队形象。
理想信念高于天,红色基因代代传。经历风雨洗礼、血与火的考验,全连官兵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坚守一以贯之。新兵下连,唱的第一首歌是《红一连连歌》,上的第一堂课是“支部建在连上”思想政治课;每年连庆日,官兵都会吃高粱米饭和南瓜汤加苦野菜的“忆苦思甜饭”;连队几十年来坚持每月评出优秀党员,成为连队官兵最珍视的荣誉之一。听党指挥的政治基因,是这支连队走过90多年壮阔征程依然充满活力的根本原因。
烽火岁月,淬炼铁心向党的理想信念;和平年代,彰显赤胆忠诚的使命担当。打开官兵背囊中的水壶,水是每天更换的纯净水;打开干部的挎包,里面装着最新的作战地图、标图工具;走进研战室,里面有最新的军事前沿知识资料……这是一个随时把备战落实在生活中和行动上、保持刀锋永不卷刃的连队。将厚重的红色传统熔铸成随时能战的底气,把对党的绝对忠诚转化为战则必胜的能力,英雄的“红一连”用一次次闻令而动,一次次圆满完成任务,不断续写新的荣光。
“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这是“红一连”一位普通战士的座右铭,是“红一连”全体官兵的心里话,也道出了一代代革命军人的共同心声。新的征程上,牢牢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人民军队一定能不断谱写强国强军新篇章,创造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新的光辉业绩。
红心向党 热心从艺 | 暖闻热评
李忱阳人民日报评论
【人物】“红色艺术家”蓝天野
【故事】蓝天野,“七一勋章”获得者,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他毕生致力于人民文艺事业,青年时期就投身进步文艺活动。1952年,蓝天野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第一批演员。他出演或导演了《茶馆》《家》等数十部优秀文艺作品,塑造了众多经典人物形象。蓝天野传承艺术艺德,为中国话剧艺术繁荣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点评】
“蓝老,你的很多戏我都看过。难得你这么大岁数,还在工作。”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看到94岁的蓝天野,微笑着说道。“我这两年还在演戏、导戏。”蓝天野自豪地向总书记汇报。70多年的从艺道路,正如蓝天野自己所言,“只要党需要我、观众需要我,我就要发好光和热”;这颗“人民艺术为人民”的初心,始终滚烫。
时光回到1945年,18岁的北平艺专油画系学生王润森参加革命、光荣入党。他在抗战烽火中涉险送信,担当地下尖兵;在进步浪潮中登台演出,投身戏剧战线。1948年,在前往解放区的路上,他为自己改名“蓝天野”。1949年10月1日,蓝天野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开国大典。回首当年,他感慨颇多:“我知道这新中国和旧中国不一样,新中国得来不易。”如同翻开新的一页,蓝天野开启了他新的艺术人生。
自1952年起,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舞台上,蓝天野演戏、导戏,几十年如一日,把“最好的生活”留给话剧。从《北京人》里沉默寡言的曾文清,到《茶馆》里意气风发的秦仲义,到《王昭君》里孔武有力的呼韩邪单于……蓝天野从真实的生活提纯出彩的艺术,用扎实的功底表达丰富的层次,让鲜活的人物形象直抵观众心灵。他执导的话剧《吴王金戈越王剑》彰显家国情怀、《大讼师》歌颂人间正义,以穿透时空、烛照现实的魅力,启迪观众、引发共鸣。
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排练场里,“戏比天大”四个字格外醒目。对艺术永怀敬畏之心、在表演上精益求精,以蓝天野为代表的一代代“人艺人”创造着一段段艺术佳话:出演、执导《雷雨》《李白》等保留剧目的苏民,将《茶馆》里的王利发塑造成一代经典的于是之,饰演蔡文姬、武则天等众多女性角色的“一代青衣”朱琳……时代有更迭,经典永流传。一部部炉火纯青的戏剧鸿篇,一幕幕灌注心血的表演传奇,历经岁月积淀和观众检验,在匠心独运中传承与弘扬,成为不朽的经典。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广大文艺工作者应以前辈为榜样,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创作出在群众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努力为筑就新时代文艺高峰作出新的贡献。
一片丹心为民爱民|暖闻热评
张向阳人民日报评论
【人物】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东街街道军门社区党委书记林丹
【故事】林丹,“七一勋章”获得者。她扎根社区40余年,始终为民爱民,当好群众的“服务员”,脚踏实地做好社区每一项工作。她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推行“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服务,设立居民恳谈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把党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图片来源:光明网
【点评】
“军门社区是个大家庭,为家人工作,无论多忙、多累,我都愿意,也不觉得疲倦。”这是林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把群众当亲人,时刻记挂在心;把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当成自己的事,事事尽心尽力。40余年如一日,林丹用真心践行为民初心,以辛苦换取居民幸福,也验证着一个朴素的道理: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
上世纪70年代初,年轻的林丹到居委会帮忙,这一“帮”,就扎下了根。对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她当起“女儿”,悉心照顾;对无家可归的青年,她帮忙介绍工作,温暖以待;孩子放学无处可去,她将社区“4点钟”学校改造升级为福州首家公办托管中心“阳光朵朵”……看似家长里短的小事,却是林丹心里在乎的大事,也是不管付出多少努力和心血,都要办成办好的事。成绩被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林丹却说“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简单一句“该做的事”,道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色。
心里始终装着人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总是站在人民立场上,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承载着居民的日常生活。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建设更加平安、幸福的社区需要补齐哪些短板?为解决这些问题,林丹和社区工作者们创新治理举措,探索搭建“智慧社区信息化平台”,设立居民恳谈日,完善“共同参与组织、民主管理监督、基本建设保障、长效服务群众、党建责任落实”5项机制,全面提升社区党建科学化水平……社区环境一步步改善,群众办事更便捷、生活更舒心,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在干部与群众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也让一心为民的赤诚有了最生动的注脚。
为民服务,不是一时半刻,重在时时刻刻。“昔日纸褙军门前,今日文明一枝花。”军门社区曾是一整片木屋区,房屋老旧,邻里纠纷、案件频发,蝶变之路并非一片坦途。社区工作之繁琐、社区工作者付出之艰辛,这里的新老居民都感同身受。说起40多年的感悟和经验,林丹却觉得没那么复杂:“一个人只要立足岗位,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细心耕耘,就会有所收获。”从细节做起,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每一件为民服务的小事,就能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扎根基层、情系群众、无私奉献,林丹身上的品质,也是千千万万社区工作者的共同特点。
为民服务没有终点。年过七旬,林丹依然不愿意放慢走街串巷的步伐,为居民服务的赤诚之心依旧火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林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情怀,更以榜样的力量激励无数人立足自身岗位,在为民服务中实现人生价值。
用全部的生命教书育人 | 暖闻热评
何娟人民日报评论
【人物】“燃灯校长”张桂梅
【故事】张桂梅是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她致力于教育扶贫,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推动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2008年建校以来帮助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张桂梅身患多种疾病,但她拖着病体坚守三尺讲台,用爱心和智慧点亮万千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张桂梅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
图片来源:新华图片
【点评】
最近,张桂梅校长频频登上“热搜”。从《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上那双贴满膏药的手,到她17岁和64岁的对比照刷屏网络,人们她、赞颂她、心疼她,为她从青春年少到花甲之年的坚守而动容,向她“燃烧自己,烛照他人”的精神而致敬。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对山区贫困面貌有着切身体会的张桂梅,深深懂得,只有教育才是斩断穷根的根本途径。看到“一些女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她深感痛心,下决心要让每个想读书的女孩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为此,她克服重重困难坚持筹办华坪女高,不设门槛、不收学费,只希望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的命运,通过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没有子女,没有财产,张桂梅用全部的生命教书育人,如今她身患多种疾病,却依然不肯把时间留给自己,因为在她的价值排序里,“豁出命改变她们的命,值!”
从青春靓丽、笑靥如花,到苍老憔悴、满身伤病,张桂梅将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从“大山的女儿”,到孩子们口中的“张妈妈”,她将全部心血倾注在孩子身上,更将自立自强的种子播撒在她们心中。在华坪女高,有这样一段震撼人心的誓词:“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正是这样的誓言,激励着许多家境贫寒的山区女孩,不认命、不服输,走出山区,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教育扶贫改变的是人,而且是几代人。从扎根大山的“燃灯者”张桂梅,到“一生只为一事来”的支月英,从用一根扁担挑起山乡希望的张玉滚,到多年在悬崖天梯上接送学生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正是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的乡村教师,用坚韧和奉献托举起大山孩子的梦想,为一个个贫困家庭带去希望,更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力量。决心“战斗到我最后那一口气”的张桂梅宛如一座灯塔,激励着更多教育工作者在筑梦之路上坚守初心、点亮他人。
年龄最小红军的传奇人生 | 暖闻热评
桂从路人民日报评论
【故事】向轩曾被解放军总政治部确定为中国年龄最小的红军。7岁那年,他几经辗转找到了红军,9岁跟随红二、六军团开始了伟大的长征。一路枪林弹雨、一路艰难跋涉,向轩和红军将士一起爬雪山、过草地,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抵达陕北。为了革命胜利英勇战斗,他曾身负重伤,至今身体里仍有未取出的弹片。7岁义无反顾加入红军队伍,9岁参加艰苦卓绝的长征;南征北战、进军大西南,立下赫赫战功;如今95岁高龄依然牵挂国家发展和部队建设……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向轩老人用一生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令人肃然起敬。在很多人眼中,9岁正是天真烂漫的年龄。然而年幼却懂事的向轩毅然走上革命道路,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成长为一名“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的战士。面对频繁的战斗、高强度的行军,面对疾病、饥饿以及雪山草地等残酷环境,长征路上的向轩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孩子看。身为通信班副班长的他,总是把马让给其他人骑,轮流站岗时,也主动要求多站一些时间。回忆起那段经历,向轩老人坚定地说,“我有一股心劲,再苦再难也要走下去,就是靠这个信念撑下来一路走到陕北。”朴素的话语,道出了一个红军战士的坚毅、执着,更传递出理想信念的坚韧、强大。“再苦再难也要走下去”,正是长征精神的写照。“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不论是年仅9岁的向轩,拽着马尾巴走完长征的老红军徐特立,还是克服了难以想象困难的红军女战士,这支英雄的队伍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坚韧不拔的意志,突破生命的极限,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抵达了胜利的终点。这种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崇高精神,成为激励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值得铭记和发扬。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靠的正是强大的精神力量。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仍然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只要我们赓续红色精神血脉,发扬长征精神,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没有什么目标不能实现。“现在我身体里还有当年负伤的弹片,看到今天中国人站起来了,中国富强起来了,受伤也是值得的。”向轩老人的一席话令人感动。铭记先辈的付出,接续他们的事业,传承革命的精神,走好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这是对先辈最好的致敬。
“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 暖闻热评
【人物】让群众喝上“幸福水”的刘虎
【故事】刘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局长。2016年11月任职以来,为实现贫困人口饮水安全保障目标,他带领团队找水源、探路线、定方案、划标段。在发现身患肺癌的情况下,仍坚持奋战在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一线。2020年5月,工程全面通水并投入使用,47万各族群众喝上了“安全水”“幸福水”。而刘虎因耽误治疗及劳累过度,病情恶化,左眼失明、瘫痪在床。前不久,刘虎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获得这样一份荣誉,是党和人民对我最大的鼓励和肯定。能让伽师人民早日喝上甜水,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今年2月25日,刘虎在病房里通过手机收看了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当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时,刘虎心中的激动只能用泪水来表达。 生在伽师、长在伽师,刘虎知道喝苦咸水的日子有多难,知道伽师老百姓期盼甘甜水的渴望有多强烈。为了让群众喝上甘甜的安全水,他“豁出命来”,扑在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上。从喀什到乌鲁木齐,他为改水工程操劳奔波;为了布下最佳管线,他一天步行二三十公里;为了早日让百姓喝上甜水,他把日程从早排到晚,顾不上去医院做化疗……65个标段,跨越3个县,管网行程4500多公里,这些数字记录着刘虎和团队的足迹;大漠、戈壁、风沙、烈日、严寒、劳累,成了他们工作的日常。 “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在改水过程中,刘虎“跑烂鞋底子,磨破嘴皮子”,不仅将“拼命三郎”的工作作风体现在改水的每一个环节,也将矢志不渝的为民之心刻印在管线经过的每户人家。把群众当亲人,刘虎练就了一张“八哥嘴儿”,耐心细致地宣传政策;练就了两条“飞毛腿儿”,翻沙包、跨戈壁,他跟村干部一起走村串户做工作;还练就了一个“橡皮肚儿”,面对村民一时的不解,他总是用微笑面对、用温暖化解。把责任扛在肩上,把群众放在心上,刘虎用自己的行动与坚守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本色。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们见证着一个个贫困地区逐渐摆脱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见证着许许多多乡亲告别溜索桥、天堑变通途,告别苦咸水、喝上清洁水,告别四面漏风的泥草屋、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可以说,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每条道路的畅通、每户灯光的点亮、每座危房的改造,无不倾注着千千万万名像刘虎这样的扶贫干部的心血和汗水,无不见证着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的赤诚和激情。 苦心人,终不负。“3年的工程,8个多月完成,这是奇迹。”2020年5月20日,慕士塔格峰冰川雪水带着伽师人祖祖辈辈的希望和企盼,流入千家万户。水通了,刘虎却病倒了,对此他说:“值!此生无憾。”攻坚克难的征程上,无数的忠诚大爱、无私奉献、苦干实干,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为民之歌,也让我们坚信,未来的日子一定更甜更美。做人民群众安全的守护者丨暖闻热评
【故事】张亮亮是江苏省宿迁市交警支队二大队巡逻四中队副指导员。不久前,宿迁市区一名女子在驾车途中突然昏迷,没了脉搏和呼吸。危急时刻,张亮亮果断出手,他两度徒手破窗,最终将驾驶员成功救出,使其及时得到救治。在砸窗救人过程中,张亮亮的手多处被玻璃划伤。这并不是张亮亮的第一次暖心救援。2016年,一名行人被汽车撞倒昏迷在地,巡逻的张亮亮看到后,为防止二次伤害,坐到地上让伤者斜靠在自己腿上,并用手固定住其颈部,直至救护车赶来。 一位普通民警为何得到网友如此多的?因为在紧急时刻,他徒手破窗救助昏迷受困的司机,把群众安危当大事、把自己受伤当小事,让人们看到舍己为人的情怀,也看到一位基层民警的责任担当。为了群众的安全,可以随时伸出勇敢的“拳头”,也可以随时充当温暖的“枕头”,张亮亮身上那份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弥足珍贵,值得点赞。 面对众多赞誉之声,张亮亮说:“这些都是我的职责和使命,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会尽全力保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服务人民,既有危难之时显身手的勇毅,也离不开日日夜夜的坚守。在交警岗位上,张亮亮尽职尽责,在忙碌的时光中践行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从认真查违处突到热心帮扶群众,从勇救受困司机到救助走失儿童,张亮亮以随时挺身而出的行动,在追求交通平安畅通、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以一点一滴的日常付出,践行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神圣使命。 如今,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平安中国”成为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这份安全感的背后,是无数像张亮亮一样的人民警察的默默付出。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灞桥分局四级高级警长乔锦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连续28天驻守服务点工作,以宝贵生命兑现“疫情在前,警察不退”的庄严承诺;四川省康定市折多山交通管理警务站站长王洛让,一年到头始终坚守海拔4200多米的318国道折多山段,被群众誉为折多山“铁人交警”;山东省东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中队长封艳红,组建“女子护卫队”,10年坚持护送学生,没有发生过一起交通事故,被孩子们称为“警察妈妈”……无数人民警察在自己岗位上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用汗水和鲜血、奉献与牺牲,扛起肩上的职责和使命,回应人们对安全和公平正义的期盼,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擦亮了头顶闪耀的警徽,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期待。“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从风吹日晒的交警,到走街串巷的片警,再到维护公平正义的司法警察,无数人民警察风里来、雨里去,战严寒、斗酷暑,舍小家、为大家,为和谐的警民关系、干群关系筑牢信任的根基,为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汇聚强大的力量。擦亮人民至上的底色,做人民群众安全的守护者,金色盾牌始终在人民群众心中熠熠生辉。做高原生命守护人 | 暖闻热评
【故事】吴天一,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原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我国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提出高原病防治救治国际标准,开创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诊疗救治藏族群众上万名。青藏铁路建设期间,他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创造了高原铁路建设工人无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迹,被称为“生命的保护神”。 坐在青藏铁路的列车上,一本《青藏之旅健康行》使乘客在进入高原之前能够对高原病防治有科学的了解。这本书的主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为了高原医学事业,吴天一倾注了全部心血,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青藏高原,成为高原上的生命守护者。 上世纪50年代末,吴天一响应党中央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毅然来到青海,扎根高原。巍巍昆仑、皑皑雪域,自然景观绝美壮丽,然而缺氧、乏力、头痛等高原反应症状接连出现,有人患上了严重的疾病,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吴天一认定这是一种高寒低氧环境的特发性疾病,必须要找到高原病的应对之策。也正是从那时起,吴天一开始了高原医学研究。“一个决定,走了一生”。在一切几乎都要从头开始的情况下,在常年与缺氧环境相伴的日子里,吴天一凭借着坚忍执着的精神、对科学真理只争朝夕的追求,成为我国高原医学事业的“拓荒者”,推动中国高原医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 高原医学研究与一般医学研究不同,其研究场所不仅在室内,更在风云多变、险象环生的崇山峻岭之中。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吴天一不仅要克服自身头痛、胸闷、失眠等高原反应,还要频繁出入高寒地带,爬冰卧雪,为牧民治病、收集生理病理数据。从事田野调查多年,在强烈的紫外线影响下,他40多岁时双眼就罹患白内障,后来做手术植入了人工晶体;他和战友们一起在“生命禁区”坚守,曾经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全身有14处骨折……吴天一对这些经历却十分淡然:“不这么拼,怎么能攀上高原医学的山峰?”从容的话语,透露着勇毅和坚忍,更体现着医者仁心、无疆大爱。 青藏铁路二期路段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施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工人们时刻面临着急性高原病的威胁。为了应对高寒缺氧,确保铁路顺利施工,作为专家组组长的吴天一数次带队奔波于青藏铁路沿线,研究确定了一整套健康保障措施和急救方案。他们在青藏铁路工程全线配置了17个制氧站、25个高压氧舱,保障工人们氧气需求,创造了14万筑路大军急性高原病“零死亡”的奇迹。 年过八旬,吴天一还在继续“跟高原病较劲”,带着心脏起搏器的他仍坚持在高原上开展医学研究工作。他说:“青藏高原是我生命的根,青藏高原是我科学的根,所以我毅然留在青藏高原。”如今,越来越多人追随着吴天一的脚步,一批批高原医学研究团队进驻喀喇昆仑、雪域高原。他们一棒接着一棒,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继续守护着高原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以毕生心血托举航天强国梦丨暖闻热评
【故事】戚发轫,中国航天领域技术专家,参与过我国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研制,还作为重要技术负责人参与“东方红一号”卫星、“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第二代通信广播卫星研制。1992年,59岁的戚发轫被任命为神舟飞船总设计师。在主持神舟号飞船项目时,制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总体方案。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完成了中国首次载人飞行。戚发轫在解决卫星和飞船研制过程中的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不久前,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测发大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引起大家。这位88岁的老人,就是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因之前都需在岗坚守,戚发轫从来没有在现场看过火箭发射。他说,这次想亲眼看一次神舟飞船飞向苍穹的壮美时刻。 戚发轫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戚发轫从小便立志,“以后一定要造飞机,使中国强大起来不再受欺负”。少年壮志,一生践行。戚发轫的人生选择,始终听从国家召唤、服务航天事业需要。不只是神舟飞船,第一枚导弹、第一枚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大国重器背后,都有戚发轫的身影。“发轫”,比喻新事物或某种局面开始出现。回顾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戚发轫在其中的贡献恰如其名。无论是打造国之重器,还是晚年投身教育、为国育才,戚发轫以航天报国、强国的初心始终未改。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把毕生心血都献给了党的事业,献给了中国航天。”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在我国航天事业刚刚起步的50年代,包括戚发轫在内的许多航天人,甚至没有见过导弹、卫星。彼时,国外的严密封锁,让戚发轫明白“我们的航天事业要发展、要壮大,不能靠别人,只能靠自己”。没有低温实验室,就借用海军的冷库;没有先进的计算机,就用手摇计算器算、一笔笔地记……戚发轫和同事们一项项攻关、一次次试验,终于让《东方红》的旋律响彻太空。没有一个外国元器件的“东方红一号”,映照着我国坚持自力更生、自立自强的志气,鼓舞振奋了无数国人。 筑梦太空,遨游九天。在接过神舟飞船总设计师重任时,戚发轫已近花甲之年,“载人航天,人命关天”,更让他压力倍增。他与同事并肩作战,在发射4次无人试验飞船、解决一项项难题后,“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终于飞天圆梦。朝着太空迈进的每一步,都是中国航天人艰辛奋斗的结果。中国航天人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辛探索、担当奉献,推动我国航天事业走过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光辉历程,也铸就了“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去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包括戚发轫在内的11位老科学家回信,对加快航天强国建设提出殷切期望。从“东方红一号”升空,到如今“神舟十二号”让中国人进入自己的空间站,一代代航天人赓续传承、接力奋斗,在浩瀚太空留下越来越多的中国身影,也激励着更多航天人锐意进取,托举起中华民族的航天强国梦想。扎根基层 无私奉献丨暖闻热评
【故事】李夏,为安徽省绩溪县荆州乡原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县监委派出荆州乡原监察专员。2019年8月10日,在抗击“利奇马”超强台风抢险救援时英勇牺牲,年仅33岁。李夏同志对党忠诚、信念坚定,扎根奉献皖南山区,多次放弃到县直机关工作的机会,甘于在最艰苦、最偏远的乡镇基层奋斗青春,勇于在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他心系群众、一心为民,服务群众随叫随到,当地群众都知道“有事情、找李夏”,贫困户称赞他“比自己孩子还要亲”。他认真负责、有情有义,总是尽心尽力帮助他人,用高尚品行感染和温暖着身边每一个人,前不久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有事情、找李夏!”虽然李夏已经殉职一年多,当地至今还流传着这句话。短短6个字,浓缩着群众对他的依依深情,还有那份沉甸甸的信任和怀念。一名年仅33岁的党员干部,何以让群众如此牵挂?行走在皖南的山山水水,就能感受到李夏的群众情怀和人生境界。 “跟群众打交道最舒服,干事最有劲!”出生在安徽省黄山市,在北京上大学,毕业后在市里工作的李夏,给人印象就是典型的“城市娃”。然而,从他一身迷彩服、背着包裹来到绩溪那一刻起,就把根扎在了基层。为了能和群众融在一起,他学会了绩溪方言;为了随时让群众找到自己,他把手机号码贴在群众的家里。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李夏服务群众从来不分上下班,也不分白天黑夜,只要听到大院里一叫李夏,哪怕正在吃饭,也会立刻放下饭碗出门。在他心里,爱群众就要动真情,即使工作调离,仍然真心实意、尽心相助。长安镇高杨村村民葛洪亮因摔倒昏迷在医院抢救,已经调到荆州乡的李夏得知消息后,立即赶到150公里外的医院,陪其度过危险期,还带头捐款。把乡亲们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困难群众当作亲人,李夏用朴素的行动践行着朴素的道理。真心换真心,真心赢民心。当地群众冯兰香的手机里仍然存着李夏的号码,也把高山贡菊叫做“夏花”,以表达对他的思念。 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许许多多忠诚执着无私奉献的党员,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扎根最基层、情系老百姓,用无私大爱和奉献担当在群众心中树立起共产党人的不朽丰碑。 “初心不因来路迢遥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这是李夏的签名,也是他短暂人生的生动写照。2021年,我们党迎来建党百年,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自觉以榜样为引领,把初心融入灵魂,把使命扛在肩上,多谋为民事,多尽为民心,时刻与群众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用实际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
护得山绿松柏青 | 暖闻热评
【故事】奇乾中队,是内蒙古自治区森林消防总队大兴安岭支队莫尔道嘎大队七中队,因驻扎在额尔古纳市奇乾乡而得名。这是一支驻守在原始林区腹地的队伍,负责守护95万公顷未开发的原始森林和200余公里中俄边境线防火灭火任务,是森林消防队伍中防区最大、任务最重、年平均参加扑火次数最多的单位之一。1963年建队以来,他们坚持驻深山、站前沿、护生态、当标杆,成功扑救森林火灾380余起,在万里绿色长城上筑起了坚强的消防安全堡垒。不久前,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该中队第二十五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图源网络) 一年有6个多月大雪封山,年均气温零下3摄氏度,冬天时甚至会降到零下50摄氏度;离中俄边境只有2.5公里,距最近的镇却有150多公里,举目所见皆为茫茫森林……奇乾中队就驻扎在这样的林海之中。这座几乎与世隔绝的“驿站”,见证着一代代队员在冰雪中勇往直前、在烈火中冲锋陷阵,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奏响了一曲履职尽责的“冰与火之歌”。 “来奇乾工作,首先要学会忍受寂寞”。对消防队员来说,“两年不下山是常事,5年没回过家也不稀奇”。最早的时候,由于驻地不通邮、供电有限、手机信号不稳定,中队长期与外界隔绝。在与林海朝夕相伴的日子里,队员们没有蹉跎岁月,而是抓紧一切时间提升自我,冬天在冰天雪地进行耐寒训练,夏天在野外练体能、练生存;不用训练的日子里,队员们就一起读书,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光喊不动、实在无用。自己动手、隐患难藏”“树立正确人生观,走好人生每一步”……这些来自队员们的读书心得,鼓舞着新来的队员坚定自己的选择,也映照着这支队伍不畏寒暑、不惧寂寞的坚守和担当。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奇乾中队守护的森林是我国唯一一片集中未开发原始林区,是构成我国北疆绿色长城的重要一环,有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森林总面积达95万公顷,积蓄着大量枯枝落叶,极易引发雷击山火。队员人均防火面积1.6万多公顷,约为2.4万个标准足球场,防火责任大、任务重、难度高。1987年“5·6”特大森林火灾,中队参加了7个火场的扑火战斗,扑灭火线长度达400余公里,连续作战长达77天;2002年“7·28”特大森林火灾,队员们用肩扛、手推、脚蹬的方式挖出一条宽0.8米、长70公里的防火隔离带,阻挡了大火的蔓延……在一次次危急关头,队员们迎火而上,在温度高达上百摄氏度的火场中冲锋陷阵,践行着“护得山绿松柏青,英雄无名梦也甜”的铮铮誓言。 从“原始森林的守卫者”,到“马背上的消防服务队”,像奇乾中队这样的“蹈火者”还有很多,他们向着火场逆行、向着灾难冲锋,书写着最美“逆行者”的职业荣光。2019年,在四川凉山木里县的森林火灾中,27名森林消防队员为了他们视若珍宝的森林、为了肩上沉甸甸的使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消防救援支队,“90后”消防战士巴特尔,14年来经历4500余场生死考验,写下20余本“火场日记”,闪耀无私“火焰蓝”……烈火无情,英雄无畏。钢铁之躯也是血肉之躯,全社会共同尊敬和关爱消防队员、关心和重视消防工作,才是对他们最好的致敬。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