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 乡土气息的中国社会基层
发布于 2021-11-16 16:25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读书笔记|《乡土中国》(上)
某天机缘巧合之下在网上看到这样的书评:“这本书虽然是社会学入门级读物,却有着深厚的理论素养作为支撑;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上乡土浓浓的气息,没有了让人忘而却步的拗口难懂的理论术语,读后却有万条万缕了然在胸的豁然开朗感。”,也正是因为这则书评对我产生的吸引,让我选择了翻开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
费孝通先生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也被称为“中国社会学的总设计师”,成就之高,不言而喻。《乡土中国》一书成书于1948年,是费孝通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共14章,涉及了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礼法、血缘地缘等各方面。书中,作者用通俗、质朴的语言概述、分析了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描绘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语言流畅,浅显易懂,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第一章《乡土本色》,本章放在全书第一章的重要位置,从内容上看,应该是全书的一个论点综述。“从基层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短短一句话,不仅打开了读者的思维方向,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更是对全书主要思想的一处奠基。在本章节中,费孝通把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乡土性分为三个特点:第一,“乡下人离不了泥土”;第二,不流动性;第三,熟人社会。在本章中作者写到,人们评价乡下人是“土气”的,这样的评价原本是一种蔑视的称呼,但“土气”却恰恰是最适合用来形容乡下人的词汇。乡下人与泥土相连,并以此构建出一个社会。社会以概念的不同而有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区别,即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而乡土社会就是在泥土上被建造出来的。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都讲求信用,但是乡土社会的信用来自于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熟悉,而这也是乡土社会中人与人相处的基本方式,那就是依据自身对周边其他人的熟悉而产生出来的自然而然的契约和信任。这样独特的联结也只能发生在乡土社会这样的熟人社会之中,却并不适用于现代社会。现代社会的信用由法律构成,因为人与人之间并不存在熟悉所衍生出的信用,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唯有严明公正的法律条文可以构建人们之间的信任。于是乡土社会中这些由熟悉而产生的自然的信任,是不适用于现代社会的,这就是乡土社会的一大流弊,而这样无法被理解的,构建于泥土之上的质朴法则也就被“城里人”所蔑视,将“土气”看成是蔑称。在这一章里,作者从常见的人们对乡下人的一个评价切入,却并不顺从于城里人蔑视的视角,而是另辟蹊径,由“泥土”讲到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不同,再指出“土气”其实是对乡下人最恰当的评价,这样匠心独运的写作视角非常抓人眼球。
第二章《文字下乡》,全章围绕着“愚”这另一个针对乡下人的评价发起了论证。结合下一章的内容,这两章共同说明了一个问题——乡土社会不用文字绝不能的说是“愚”的表现。在乡土社会这样的熟人社会之中,他们大多是“面对面的直接接触”,语言远比文字更加有效和便利,甚至还有更多的特殊语言可以替代文字的作用。这就导致乡土社会对文字的使用需求少。文字作为间接的对话,其实是一种并不完善的工具。传情达意之时,文字并不是乡土社会中最有力的工具。因此相关工作者在文字下乡的工作中,必先优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要认识到单单识字并不能消除乡下人的“愚”。费孝通先生在这一章中对于文字作用的描述让我非常能够感同身受。在人产生以前,文字是不存在的,而在文字产生之前,人就早已经有了情与意。用这样一种后天产生的象征概念去诠释比语言系统复杂千倍万倍的情感,很明显,传递出来的意义总是会大打折扣,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感到语言的苍白与无力。“其实这个筛子虽则帮助了人和人间的了解,而同时也使人和人间的情意公式化了,使每一人.每一刻的情意都走了一点样。我们永远在削足适履;使感觉敏锐的人怨恨语言的束缚。”,“削足适履”,多么精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削去足部以适应尺寸不合的鞋履,不就正如我们削减自己复杂的情感,而把它塞入到公式化的精简语言中一样吗?
-THE END-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