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和《陌生的熟人》的读书笔记

发布于 2021-11-16 16:21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这两本书都是描述农村这个乡土社会的社会特征,社会关系以及随时间的演变,《乡土中国》中,所蕴含的三个主要问题:什么是乡土?乡土社会里产生了怎样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的正常运转又靠什么来维持?

《乡土中国》中谈到的“乡土”其实是一种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在中国广大乡村非常常见,但却极少被人认真的谈起或者论证。费孝通先生通过自己大量的社会调查,附加上生动的例子,将乡土社会中所包含的“熟人的社会”“差序格局”“维持乡土社会正常运行的四种权力”等,较为普遍的社会关系一一进行解释。

相互熟悉的耕作模式是中国乡村传统的生活模式,构成这种生活模式的每一个角色,彼此之间都是互相熟悉的。在这种熟悉的环境里,有一种叫做“差序格局”的社会关系产生了,一个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网,其中最为普遍的,就是通过婚姻,来建立并且扩大自己的关系网。想要维持这些社会关系的运转,必须要依靠各种各样的权力,有四种权力是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根深蒂固的,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时势权力,而“同意权力”直到今天还没有过时。

由此可见,《乡土中国》虽然是费孝通先生考察当时乡村的社会生活、生产状况所总结出来的内容,但是书中的内容并没有因为时代前进而失去意义,相反,在今天,国家大力改革农村运行模式,新政策与旧传统相互碰撞的背景下,而变得更具参考价值。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完成的,到现在已经有80年左右的时间了。在这80年里,中国先后经历了战争的破坏、社会秩序重建、市场经济冲击,今天的中国农村跟80年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

这本《陌生的熟人》,的正是21世纪“乡土中国”的变迁。杨华教授首先在书中用了一半的篇幅详细介绍了转型前的传统社会是什么样的。作者认为,由于中国地域广阔,“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农村和北方农村是不一样的。南方农村结成的是“血缘共同体”,北方农村结成的是“关系共同体”。随后,作者介绍了转型时期的农村社会。受市场经济和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全国各地的农村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化,农民外出经商打工,对村庄的归属感不断减弱,不仅“身体不在村”,而且“人心不在村”,村民之间不再知根知底,成了“陌生的熟人”。

不可否认,随着社会发展,传统的褪色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拥抱变化。不过,有个话题值得我们思考一下,在今天,残留在农村的传统仪式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

我们经常在影视剧里看到这样的桥段,举办葬礼的时候,亲朋好友前来悼念,这时“主事”会在旁边喊“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作者在书中指出,这里面有错误,准确地说辞应该是“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延续传统、保护传统,只是在照猫画虎,只是按照现代人的理解截取一些片段,对于仪式背后的意义,往往不怎么花功夫去琢磨,去理解。

传统社会的人重视礼仪,不只是畏惧鬼神,怕得罪了神灵,引来晦气。更重要的是,仪式对于普通农民来说,就像是时间给个人生命打下的节拍。在年复一年的播种和收割中,挤一点时间出来,参加一次仪式,如同完成一次精神洗礼。因为,除此以外,忙碌的庄稼人再没有任何时间可以暂停体力的消耗,静下心来,开启感受器官,肃穆地体会生命的诞生、成年、成熟与逝去。

当传统的仪式,只是作为文化遗产保留下来,成为一种标本,被我们远远观看,确实是有点可惜。正如作者所说:“人,总需要有所敬畏,无论是对生命,还是对神灵、对大自然。传统礼仪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给予了人们这三重敬畏,也给予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预期。”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