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物自然,使物自喜《庄子应帝王》读书笔记
发布于 2021-11-16 17:01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上学时接触了各种五花八门的哲学理论,最心仪的是庄子哲学。在毕业前后,曾选了《庄子》杂篇中的一句话:“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请长于书法的同学写成条幅,在家里的客厅挂了差不多二十年。兴起后,给自己起昵称名,左选右换,最后固定为“隐机而坐”,同样是出自《庄子》。三十余年来,不知读过《庄子》多少遍,但实事求是地讲,每次都读得不求甚解,又因为“秒忘症”的存在,过后也就稀里糊涂。近来有友人推荐北大哲学系教授杨立华,就下单了其《庄子哲学研究》,跟着杨立华教授再一次读《庄子》。为加强记忆,遏制遗忘,作读书笔记如下】
《应帝王》是《庄子》内七篇的最后一篇。《应帝王》的主题意旨是什么,历代学者争论不休。全篇的主题意旨,关系如何理解和翻译题目。就我的理解,我倾向于将“应帝王”翻译为“回应帝王”。我知道这个翻译不尽准确,这里面有一个现代汉语翻译古文言的困境,就是古文言多用单字词,而现代汉语多用两字词。如古文言中“安人”的“安”就是“安”,并不是“安宁”;又如古文言中的“孝”就是“孝”,并不是“孝顺”;等等。这里“应帝王”的“应”就是“应”,并不是“回应”,因为“回应”有“回复”的意思,庄子写作本篇,并没有哪位帝王先说了什么或先发出了什么邀约,庄子予以回复的意思,庄子只是就如何当帝王主动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而已。
《应帝王》延续《庄子》一书的总体风格,一开始就讲故事,连讲五个故事后,加一段论述,最后再以一个故事结束全篇。
第一个故事是蒲衣子论“出于非人”“入于非人”。齧(niè)缺向王倪问道,四问而四不知(该故事见于《逍遥游》)。齧缺从王倪的言说中感到了自己有成为圣王的可能,高兴地跳了起来,到蒲衣子(尧舜时期的贤人)处把有关情况告诉他。蒲衣子说:“你如今知道真谛了?虞舜是比不上伏羲氏的。虞舜心怀天之仁义收拢人民,获得了人民的拥戴,不过他还是没有脱出‘天人两分,固执于天为、否定人为’(非人)的困境。伏羲氏睡卧时宽缓安适,醒来时悠游自得。任由自己被看作是马,任由自己被看作是牛,不论被看作马还是被看作牛都一样。他的智慧有情有信,他的德行纯一真诚,从不曾陷入‘天人两分,固执于天为、否定人为’(非人)的困境。”
这个故事,是对《大宗师》中“天与人不相胜”观点的进一步阐发。虞舜施政秉承天之仁义,貌似无迹可循,实际太强调“天”而忽视了“人”,是“入于非人”,并不是真正的圣王之治。只有像伏羲氏那样,“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混同万物,“出于非人”,天与人不相胜,才是真正的圣王之治。
第二个故事是接舆批评“以己出经式义度”。肩吾拜会狂士接舆(肩吾之名曾出现于《逍遥游》《大宗师》,接舆之名曾出现于《逍遥游》《人间世》)。接舆说:“往日你的老师日中始(虚构人名)告诉过你什么?”肩吾说:“他告诉我,做国君的要依自己的标准确立仪则法度,人们谁敢不听从而随行呢?”接舆说:“这是‘欺德’,那样治理天下,就好像徒步下海,人凿河道,让蚊虫背负大山一样。圣人治理天下,难道是治理外在的表象吗?他们端正本性而后行,任人们之所能罢了。鸟尚且懂得高飞躲避弓箭的伤害,鼷鼠尚且知道深藏于神坛之下的洞穴逃避熏烟凿地的祸患,你竟然比这两种小动物还无知吗?”
这个故事是对前一个故事的反正。圣人之治既不能“非人”,刻意否定人为,也不能陷于人为,固执己见,一意孤行。“依自己的标准确立仪则法度”(以己出经式义度)是“欺德”行为。
第三个故事是无名人论“天下治”。天根(虚构人名)闲游殷山之南,来到蓼水河边,碰巧遇到无名人而向他求教:“请问如何治理天下?”无名人说:“走开,你这个浅薄低下的人,怎么一张口就让人不愉快!我正打算跟造物者结伴,厌烦时便乘坐状如飞鸟的清虚之气,出六极之外,游于无何有之乡,处于旷达无垠之野。你怎么用‘治天下’来扰乱我的心呢?”天根再次提问。无名人说:“你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天下也就得到治理了。”
这个故事正面回答如何当帝王,如何实现“天下治”。那就是“顺物自然而无容私”,也就是“无为而治”。
第四个故事是老聃论“明王之治”。阳子居(虚构人名)拜见老聃,说:“倘若现在有一个人,他办事快捷强干,对事物洞察透彻,学道从不倦怠。像这样的人,可以跟明王相比吗?”老聃说:“这样的人在圣人看来,就像被技能拘系、劳形怵心的供职小吏一样。虎豹因为毛色美丽而招来众人围猎,猕猴因为跳跃敏捷、猎狗因为捕物迅猛而招致绳索的拘缚。像这样的动物,可以跟明王相比吗?”阳子居惊惭不安,问道:“敢问什么是明王之治?”老聃说:“明王之治,功盖天下却好像自己什么也没做,教化万物而人民却不觉得有什么依赖。不立什么名倡什么义,使万事万物各安其所、欣然自喜。他立于令人高深莫测的境界,而游于‘无有’之乡。”
这个故事是对上一个故事“无为而治”意旨的进一步发挥。
第五个故事是列子与壶子的故事。这是《应帝王》中最长的一个故事(其中的列子曾出现于《逍遥游》)。说郑国有个神巫叫季咸,他知道人的生死存亡和祸福寿夭,预卜能够准确到年月旬日,仿佛是神人。郑国人遇到他,都担心被预卜到凶兆而避之不及。
列子见到他,被折服得如醉如痴,回来后把情况告诉老师壶子,说:“起先我以为先生您的道行已达到了极点,如今则又有更高的了。”壶子说:“我教给你的是道的外在东西,还没有教给你道的实质,你就已经得道了吗?只有众多雌性而没有雄性,怎么能有受精的卵呢?你用所学到的道的皮毛跟世人相较,一心想让别人信你,因而让人看相而洞察了底细。你让他来,让他给我看看相。”
第二天,列子跟神巫季咸一道拜见壶子。季咸走出门后就对列子说:“呀!你的先生快要死了!活不了了!没有十来天了!我观察到他临死前的怪异形色,看见了他的神情像遇水的灰烬一样。”列子进到屋里,泣涕沾襟地把季咸的话告诉给了壶子。壶子说:“刚才我将如同地表那样的心境显露给他看,萌萌然既没有震动也没有止息。他恐怕是看到我闭塞的生机。试着再让他来看看。”
第三天,列子又跟神巫季咸一道拜见壶子。季咸走出门后对列子说:“幸运啊,你的先生遇上了我!症兆减轻了,完全有救了。我观察到闭塞的生机中有神气微动了。”列子进到屋里,把季咸的话告诉给壶子。壶子说:“刚才我将天与地那样既相对而又相应的心境显露给他看,名与实都排除在外,生机从脚后跟发至全身。他恐怕是看到了我的一线生机。试着再让他来看看。”
第四天,列子又跟神巫季咸一道拜见壶子。季咸走出门后对列子说:“你的先生心迹不定,我无法给他看相。等到心迹稳定,我再来给他看吧。”列子进到屋里,把季咸的话告诉给壶子。壶子说:“刚才我把太冲之气显露给他看。他恐怕是看到了我忽动忽静的气机。大鱼盘桓逗留的地方叫深渊,止水聚积的地方叫深渊,流水滞留的地方叫深渊,渊有九种称呼,这是其中的三种。试着再让他来看看。”
第五天,列子又跟神巫咸季一道拜见壶子。还未站定,季咸就不能自持,跑掉了。壶子说:“追上他!”列子没能追上,回来告诉壶子说:“已经没有踪影了,让他跑掉了,我没能赶上他。”壶子说:“刚才我把我以前未曾显露出来的大道给他看。我给他看玄虚之象且与他随和应付(吾与之虚而委蛇),他分不清究竟,因而颓靡低顺,好像水滴随波逐流一样,所以他跑掉了。”
从此之后,列子感到像从不曾拜师学道似的,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三年不出门,帮助妻子烧火做饭,喂猪就像侍侯人一样,对于各种世事不分亲疏,过去的人为雕琢恢复到原本的自然质朴,块然只将形骸独立于世。虽然涉世纷扰却始终固守本真,一以而终。
这个故事良可玩味。它首先是对上个故事中“立乎不测”(立于令人高深莫测的境界)的进一步阐发,以说明只有修道有成,才能真正拥有“立乎不测”的能力,才能让人无从窥其究竟,从而掌握施政的自主性和主动权。其次,以壶子的神通和列子的受到启发为例,进一步阐述了庄子的修道之道。特别是列子归家后的表现,后世禅宗的“挑水砍柴,无非妙道”,对此应该不无借鉴。还有,这个故事也是成语“虚与委蛇”的出处,不可不知。呵呵!
讲完以上五个故事,庄子论述道: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逆, 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不要成为名誉的尸身,不要成为谋略的府邸;不要成为事务的任者,不要成为智慧的主人。潜心体验真源无穷,自在遨游无我之境。尽其所受于天的一切而从不自现也从不自得,也就是心境清虚淡泊而已。至人用心像镜子一样,来者即照,去者不留,应合事物而从不留滞潜藏,所以能够驾驭万物,而不会神劳身伤。)
庄子的这一段直接论述,向来被认为是“无为而治”的纲领,也是悟道的基本指南,其原文朗朗上口,值得反复诵读。
最后,庄子以著名的“浑沌之死”故事结束《应帝王》,也收结了他全部的写作: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这个著名的故事,向来被拿来与《圣经》中夏娃、亚当偷食智慧果而被上帝逐出伊甸园的故事相提并论。人类的痛苦,东西方先哲都认为是源自智慧。不同的是:西方将人类产生智慧的不幸归结于夏娃受了蛇的诱惑,是一种人类的原罪;东方庄子则将其归究于儵(shū)帝与忽帝的自作多情、自作聪明。儵、忽二字表征了一种不可把握的偶然性,尤不可忽视的是:它们都是帝、帝王!庄子在前面苦心孤意地大讲圣王之治、明王之治,但他最终还是不能不悲哀地发现:在帝王们自作聪明的不懈努力下,以中央之帝浑沌为代表的圣王、明王,在这个世界上早已经死去。
庄子哲学以逍遥世外的“出世”主张闻名于后世,但在通过《大宗师》已经完成其最终的哲学思考之后,庄子又写了这篇《应帝王》,透漏出了庄子难以漠视“人间世”,始终人间苦难的温暖价值情怀。
庄子离开这个世界已经2300年。依据杨著:想象中,庄子死于早秋,某个单独的午后。没有病痛。那应该是个清和的日子。在他最后的世界里,伴随最初的落叶,会有果实坠地的声音吧。
(《庄子》三十三篇,唯内七篇为庄子亲著,余者皆为后学附会,我的《庄子》读书笔记也就止于内七篇。跟着杨立华教授读《庄子》,受益良多,但杨立华教授对《庄子》的有些解读,我并不能同意,这是需要特别加以说明的。再,庄子哲学虽然有十分浓重的“无可奈何”底色,但其文本恣意汪洋、宏伟瑰丽,特别是其追求“无为”与逍遥的思想主张,对眼高手低、不谙人世责任的年轻人往往很有吸引力,也很容易成为年轻人的精神“鸦片”。我之《庄子》读书笔记,也算是对自己曾经的年轻岁月的一种纪念!呵呵)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