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行纪》(第一卷)读书札记
发布于 2021-11-16 17:04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马可波罗行纪》(第一卷)读书札记
作者:[意]马可波罗著 冯承钧译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
《马可波罗行纪》主要讲述了,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从地中海到中国元朝的所见所闻,并且对当时元朝的政治史实,风俗习惯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在早期,这本书问世后,在西方世界是不被人接纳的。甚至一些西方人认为这是荒谬的言论,对马可波罗本人也是大肆讽刺。但是由于地理大发现以及西方科技不断的进步,马可波罗的航线逐渐被证明是对的。这本书开始逐渐走进西方人的视野之中,甚至掀起了一场狂热的探险风波,让无数西方冒险家开始对中国这个神秘的国都充满了好奇心。一些冒险家【甚至以去寻找东方的中国来作为自己的毕生目标。从中国角度看,早期这本书也对中国无太大影响。有影响的是马可波罗本人所带来的西方的文化以及器物,让当时的统治了解的外部的世界。在后期,也就是从当代的角度来看,马可波罗的这本书是非常珍贵的史料。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诞生显示了当时元朝的强大,为后世研究元朝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这本书的整体结构主要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属于绪论,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简要的记录马可波罗游行是的风景和文物;第二个部分则是马可波罗游行记录的事宜。书的内容主要分为四卷。第一卷讲述了马可波罗从地中海到上都的所见所闻;第二卷讲述蒙古族生活习俗以及中国风土人情;第三卷讲述中国之外的亚洲国家;第五卷讲述蒙古贵族分支。
读这本书的时候主要着重读的是第一卷。读完以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现与收获。
第一方面是关于地中海到元上都这段路途中的古城在马可波罗时代的状况。读完第一卷,根据马可波罗叙述我们会发现沿着地中海到可失合儿国这一路程中,以中国天山南部的山麓为分界线,存在着两种经济发展模式过渡状态。即从工商业发达的城市逐渐过渡以畜牧业和农耕事业为主的的城市。那么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在地图上大致画出马可波罗到达上都的路线,我们可以发现他途径的城市是从沿海到内陆的。也就是说,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过渡状态离不开地理因素。从以工商业为主的城市到以农耕畜牧为主的城市的过渡,其实也就是是从海洋文明过渡到了陆地文明。像阿美尼亚,波斯这些城市地处沿海,城市周边良港有比较多,此外他们的土地相对贫瘠,农作物比起内陆产量较少,但其经济作物产量却比较多。这样的地理因素使得他们只能发展商业。而像凉州、天德州这样的内陆城市,农作物产量多,人民只需要安土重迁就可以不愁温饱问题。同时距离港口较遥远,很少有人愿意放弃相对安逸的生活去行商。除了这一特点,根据马可波罗的叙述,我们可以了解这一路途中古城的风土人情,感受地域文化的差异。例如,旧忽鲁模斯城的国王经常没收外来人的财产,并且拥有先御权。所谓的先御权是城市居民娶妻后,妻子的第一夜要献给国王。讫瑟摩人民由于天气原因,经常带着牲畜居住于山中,并且在地下用黄土来挖一个房间来住,这样的住宿方法有一点跟中国西北黄土高原居民采用窑洞的居住方式类似,其特质均是冬暖夏凉。乞儿吉思人比较野蛮有偷盗的风俗,经常掠夺商队。罗布卓尔沙漠在白天和夜晚,有时可以听到鬼语。但实际上这些鬼语是沙漠中的风声。在哈密,有一奇怪风俗就是当地人会与朋友分享他们的妻子。来了客人,主人就让他的妻子来款待客人,自己去其他地方住,客人可以对主人的妻子肆意妄为,主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蒙哥汗在位时,要求杜绝该风俗。但是当地人请求保留风俗,认为这样神灵就可以降福。这其实体现了当地思想文化的落后,盲目崇拜神明,将妇女作为一项物品来随意交换,表明了其女性地位极其低下。蒙古人也有一个独特风俗就是举行冥婚,家里有没结婚就死女儿和儿子,要举行冥婚。婚约过后焚烧尸体,两家父母互称姻亲。两家互送礼物,写在纸上焚烧它。这意味着死者在死后的世界也能获得这样的物品。除了这些风俗习惯以外,马可波罗介绍许多特产资源。旧忽鲁模斯城用香料酿海枣酒。第一次喝这种酒,会腹泻,第二次喝对人的身体有好处,会使人发胖该地的船制造水平差,常常沉没于海底。整个国家没有铁钉,只能用线来缝纫船。他们的材料是椰子树皮,制作出来的船没有甲板,用皮革遮盖货物。忽必南出产葡萄、桃子、石榴、胡桃、甜瓜等果类。甚至有一座矿山专门出产铁、钢等。当地还拥有治愈眼睛的良药。南面的高山都是有盐构成。是世界上最佳的盐,质地硬,要用大铁锄取才可以。巴达哈伤州擅于出产巴剌思红宝石和瑟瑟。巴剌思宝石虽然与缅甸的红宝石相比是下品,但是在当时这种宝石价格和上品一样贵,同时当地又出产质量好的小麦和无壳的大麦、芝麻油和胡桃。鸭儿看有碧玉,玉有两种,一种比较贵,产于和阗河中,另一种玉品质比较差。和阗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的国石,早在新石器时代,昆仑山的居民就发现了它。
第二个方面是,我们会发现本书中早期蒙古族人战斗力是非常强大的,当时西方的基督教会都不敢轻易反抗蒙古人。那么造成他们强大原因是什么呢?第一个原因是采用千户制度。《元史》中是这样记录千户制度的:“国初典兵之官,视兵数多寡为爵秩崇卑。长万夫者为万户,千夫者为千户,百夫者为百户。”由此可知,蒙古士兵是按照人数来层层隶属关系进行管理,这样就改变以往部落战斗的自由松散性,将军队进行统一的整编,使得军队更好的便于主帅的调动。马可波罗本人对这种制度也是称赞不已。第二点在于是蒙古族生活的环境。“鞑靼冬居平原,气候温和而水草丰富足以畜牧之地。夏居冷地,地在山中和山谷之内,有水林牧场之处。其房屋用竿结成,上覆以绳,其形圆,行时携带与俱,交结其竿,使其房屋轻便,易于携带。”这样的来回迁移不稳定的生活使蒙古人不得不四处征战。可以说,蒙古人战争的最大目的是为了生存而战斗。同样的,这种生活方式让蒙古人更能适应自然环境,并且产生了携带式居住所—蒙古包。蒙古包不光在生活方面为蒙古人适应环境给予了帮助,还帮助了蒙古人在战斗中更好的适应战斗环境,也为蒙古族士兵提供了良好的休息地。游牧式的生活方式,也使蒙古族比其他民族更擅长骑马与射箭,在战斗中显的游刃有余。这也是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原因之一。此外,还塑造了蒙古族人坚韧的性格和意志力。据《马可波罗行纪》记载:“设须急行,则急驰十日,不携粮,不举火,而吸马血,破马脉以口吸之,及饱则腹其创。”这样的忍耐力,是很少有民族可以彼及的。
除了,自然环境以外,还有人为环境。在当时,各个部落之间经常冲突,由于蒙古人天性凶残、脾气暴躁,为了数里大小的草地,都能以命相搏,打得死去活来,在这种打打杀杀中过活,他们的军事素养自然而然便形成了。同时也由于经常打斗,让蒙古人将战斗习以为常,遇到敌人只会愈战愈勇。
第三点在于蒙古人的作战方式灵活。“此辈不以退走为耻,盖退走时回首发矢射敌,射极准,敌人大受伤。”他们以退走的方式来诱敌深入,到达胜利目的。
第三个方面是,评价本书体例结构特点。这本书的正文内容部分比较简略,注释部分反而比较多。在注释中,作者引用了大量的中外文献资料来进行解释补充说明原文。例如:在讲述亦集乃的时候,注释中引用了《元史》、《汉书》和《辞源》等资料。讲明了亦集乃的地理位置可能是今天的居延海以及亦集乃在历史上的地理作用等。这些注释也纠正了马可波罗在记述中错误的部分。例如,马可波罗认为成吉思一开始就与王罕关系不好,王罕还侮辱成吉思汗,甚至不将女儿许配给成吉思汗。这就造成了王罕与成吉思汗的战斗。但实际上成吉思汗早期认王罕为义父,两个人的关系在刚开始的时候非常好。成吉思汗逐渐变得强大,离不开早期王罕对他的帮助。王罕曾经对成吉思汗说过:“你离了的百姓,我与你收拾。漫散了的百姓,我与你完聚。我心下好生记着。”王罕与成吉思罕的产生矛盾原因也并非只是因为姻亲问题。主要是由于王罕的儿子桑昆对成吉思汗产生猜忌。根据《元秘史》记载:“嗣后王罕与成吉思汗结交甚好。后因王罕子桑昆猜忌,关系渐破裂。”此外,马可波罗误以为蒙古克烈部的王罕就是基督教传说中的长老约翰。但实际上长老约翰是传说中的一个人物。除了我叙述这些,马可波罗在此书中还有许多被冯承钧标注的错误认识。同时,马可波罗对于某些地方描述过于夸张。东方印刷版的书与商务应刷版的《马可波罗行纪》相比,这本书多了许多的配图。让我们对书中一些地域和物品有了更直观的感受。这可以说是这版图书最大的优点。
最后一方面是关于马可波罗游行对中西方产生的影响。纵观全书我们可以从马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来分析他此次出游的意义。从经济角度来看,马可波罗本身是一个商人,他在游行中,也是在进行商品交流的过程。这一过程促进了各个地区的商品物资交流,让西方的器物开始流入中国,同时他也将中国的一些商品例如丝绸瓷器等带入了西方进行贩卖。从政治角度来看,他可以说是忽必烈的外交大使。他被忽必烈派往各个国家与地区,是忽必烈与欧洲一些国家沟通的桥梁。通过马可波罗,忽必烈了解欧洲国家,同时,欧洲人也对元朝有了一定了解。从欧洲基督教的角度来看,翻译者冯承钧认为,马可波罗的游行是担负着使命的,是在在执行是回教和鞑靼人相互牵制的政策。两方牵制以后,利于欧洲人从中获取利益。从思想文化角度来看,马可波罗本人还是一个基督教徒。他在元朝相当于一个传教士,他向忽必烈讲述基督教的种种好处,使得基督教开始缓缓向中国扎根。同时他的游行过程也对边疆地区的一些宗教信仰产生了些许影响,让穆斯林教受到一定的排斥,传播了基督教影响的范围。此外,通过他的游行,西方与东方都对对方的风土人情外貌有了一定的了解。
可以说这本根据他游行写完的书就是一个待发掘的宝藏,涉及领域不光是仅仅局限于历史。
此外,学术关于马可波罗是否来到中国以及这本书的真实性质是有争论。我个人则是选择相信马可波罗确实来到过中国这一观点。因为他的所记叙的一些事迹是可以得到元史的考证的。例如阔阔真公主和亲事件等。以及当时元朝的一些史书和奏折上也确实略带着提到过他。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