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有强大阅读力的孩子系列(一)
发布于 2021-11-28 17:45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能有一个聪明,优秀的孩子。佛系的父母往往顺其自然,期待着孩子自然而然凭借着自身的智商,自我修正变得优秀起来。鸡娃的父母往往喜欢对孩子施加强大的干预力量,安排名目众多的学习任务,强迫孩子去学习,希望孩子能在短时间内吸收比同龄人多得多的知识,达到脱颖而出的目的。
可现实往往是,佛系父母的孩子要么在玩耍中虚度了时光,变得碌碌无为,要么小时候凭借着一些小聪明得到不少夸奖,学龄期慢慢就越来越跟不上,最终泯然众人矣;鸡娃父母的孩子,要么在持久高压下变得厌学,表现还不如那些佛系父母的孩子,要么挺过了高压,在学校期间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考上了名校,但离开了学校,甚至只是离开了中学以后就不再刻苦学习,失去了继续成长的能力。最终还是泯然众人矣。
那么那些成名成家的优秀人才,他们的父母的培养方式有那些地方是胜于传统佛系/鸡娃系父母?或者他们本人有什么能力造成了他最终超越其他大部分同龄人?
在读了很多育儿书以后我发现,对学习的热爱和愿意持续不断学习的意愿,才是他们成功的关键。其中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便是阅读。因此,如果能培养出一个拥有“我读,我想读,我会读,我持续读”理念的强大阅读力孩子,他将来的成就一定不会少。
我今天要着重推荐的一本书叫做《阅读手册》。这本书的作者高志宏和徐智明,他两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天真”,一个叫“开心”,所以他两合起来就叫“真心爸妈”。他们是我非常钦佩的一对博士夫妻。他两当年相继考入北大,并一路拿到了博士学位,后来多次创业,涉及广告、图书出版、电商等多个领域。每进入一个行当都能做出很多重大的贡献。退休以后他们转型育儿领域,把自己多年以来培养两个孩子的心得写成了多部著作。正是他们强大的阅读学习能力让自己能干一行精一行。因此他们所写的关于阅读能力培养的书《阅读手册》激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想去一探究竟。希望我的孩子将来也能像真心爸妈一样成为一名爱阅读,会阅读的终身学习者。
老实说,这本书里的很多观点都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本书的核心词是“自主”,在这个主题框架下作者分为五大模块回答了五个家长最关心的阅读问题。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篇幅有限,我会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写一个系列的文章,来分别介绍这五个模块。本文内容仅仅是书中内容的沧海一粟,喜欢的人欢迎去选购真心爸妈的这部著作哦。
第一大模块——孩子不爱看书怎么办?
作者在这个模块里介绍了11种方法教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1、 捕捉阅读兴趣。
阅读意愿由两种重要的心理机制驱动,一是兴趣,二是心流。兴趣激发出最初的意愿,心流促使阅读者乐于持续的高度投入。
兴趣是一种激情,是每个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真正的兴趣让人快乐,或者换句话说,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事,人们才有兴趣去做。
阅读兴趣,并不是对书这种有纸张和油墨组成的物品的兴趣,也不是对捧起书来读的动作的兴趣,而是对书中内容的兴趣,也就是说,一个孩子发现书里有他感兴趣的东西,才会愿意看书,发现看书时总会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会经常愿意看书。如果他的这种阅读活动总是得到父母的支持和鼓励,他的阅读兴趣自然会越来越浓厚。帮助兴趣发展的方式包括支持、鼓励、讨论、分享、认同、肯定等等,把孩子不感兴趣的书硬塞给孩子读以及其它所有会让阅读这件事变得不快乐或者快乐程度降低的方式,也都足以扼杀孩子的阅读兴趣。
2、 保护阅读心流。
“心流”指的是人们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事后,你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最优体验,一旦你享受过它,就会有上瘾般的感受,让你不断努力去重复获取这种体验。
孩子在阅读中能体验到的心流包括着迷、兴奋、会心、惊喜、豁然开朗、骄傲、找到知己、高峰体验等等,正是这些心流体验让孩子有“看书真好,我还想看!”的念头。要保护好孩子的阅读心流,作为父母,需要做到会识别、不打扰、不打击,并且放弃对培养阅读习惯的执着,转而孩子的阅读体验。
3、 赋予读物选择权
父母总是认为大人比孩子懂得多,大人给孩子选书会比让孩子自己选更“靠谱”,但实际上父母选的常常是你认为对孩子好的,孩子应该感兴趣的、应该喜欢的,而未必是孩子真正喜欢的。结果就是你选的,孩子根本不喜欢,孩子真正喜欢的,他又没机会、没权利自己选择。
阅读是孩子自己读,不是父母读,需要孩子自己感兴趣才行,想让孩子有兴趣读,阅读兴趣一直保持下去,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让孩子从小时候起,一直能读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书。让孩子自己选书,可以从读什么自己选开始,逐渐过渡到买什么自己选。父母要做到不批评孩子的选择,孩子的选书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4、 归还阅读主导权
真正的阅读,是孩子自己读,也叫做“自主阅读”不是父母管着孩子该怎么读,该读多少,该什么时间读,把阅读变成了一项父母布置给孩子的家庭作业,父母管得太多反而会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干脆就不读书了。因此“归还阅读主导权”就成了有效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方法之一。
要做到归还阅读主导权,父母至少应该做到以下三件事:一是让孩子本人亲自读,而不是父母给孩子读;二是让孩子有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的自由,比如在哪里读,读多长时间,读多少,要不要做笔记写读后感等等;三是不要严密监视孩子的阅读活动,不要像语文老师一样动不动就考察孩子的阅读成果,逼着孩子做输出。
5、 给阅读留出自由时间
很多父母名义上很支持孩子的阅读,但实际上却把孩子的日程排得满满的,用课外班几乎挤占了孩子所有的课余时间。孩子都没时间阅读又怎么可能会去爱上阅读,享受阅读呢。因此想让孩子爱上阅读,就要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可以安排阅读活动,读自己喜欢的书。
6、 不把阅读变成任务
父母常常喜欢把阅读变成布置给孩子的任务,包括做阅读计划、设定阅读目标、布置阅读家庭作业、让孩子做阅读打卡。变成任务不会让孩子更积极地去读,反倒容易让孩子变得抵触阅读。
要让孩子更容易自觉自愿地读,父母应该1、不做计划,让孩子随意地读;2、不设阅读目标,让孩子没压力地读;3、不布置阅读家庭作业,让孩子纯粹地读;4、不参与阅读打卡,让孩子不功利地读。
7、 不追求阅读的即时效果
父母太着急看到成果的话,就会过度在意孩子的阅读输出,经常对孩子做阅读考核,孩子就没法以轻松的心态投入阅读,阅读时不享受,不享受就不爱读。
阅读无速效,要让阅读真正帮到孩子,父母需要首先摒弃关于阅读的所有功利性目标和对速效的期待,放平心态,充满信心地等待阅读的效果通过长期积累自然且必然的发生。所以父母需要放下阅读焦虑,不要求孩子输出,不做阅读考核,把阅读活动和孩子的学业表现分开,既不和别的孩子比较,也不把孩子的阅读活动纳入课外班体系。沉下心来,切实花功夫为孩子创造阅读条件,并用适当的方式引导孩子自然地开始,自主地进行。
8、 减少阅读的附加目标
有的父母喜欢给孩子的阅读挂各种附加目标,比如幼儿需要边看书边认字;看完要给父母讲,为了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已经上学的孩子会要求看书读出声,以锻炼朗读能力;有的看书得做摘抄,好为写作文打基础……但实际上却总是事与愿违,不但目标达成的不好,孩子的阅读兴趣也越来越低。
解决的方法就是做减法,减少附加的阅读目标,让孩子看书时就是看书,保证孩子日常有良好的阅读状态,各种相关能力的提升是水到渠成的事,附加目标过多,既影响眼前的阅读,也影响孩子专注力的发展。
9、 提升阅读活动的优先级
孩子一天当中有很多活动,包括上幼儿园、上学、上课外班、玩、锻炼身体、做户外活动、吃饭、睡觉、阅读等等。阅读在这些项目里的排序是比较靠前还是比较靠后,取决于父母对阅读重要性的看法。如果父母本身就很轻视阅读,把它排在活动的最后,那孩子很难爱上阅读。
爱书,乐于从书中获取信息、知识、观点、乐趣,乐于通过阅读进行终身学习,是一种价值观,父母有这样的价值观,才能传递给孩子,帮孩子培养阅读的兴趣。阅读最好的优先级应该是:除了不可以因为阅读影响按时上幼儿园,不可以因为阅读影响正常学校学习,其他任何日常活动,都不必排在阅读活动之前,具体的排序,尊重孩子的意愿,父母不要强求。
10、打造支持阅读的环境
家里环境适合看电视,孩子就会更多看电视,环境适合看书,孩子自然会更多地看书。打造一个支持阅读的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父母需要做三件事:第一、让家里有书可读,建议不限预算多买书;第二、让家里有地方看书,建议给孩子准备自己的书架和一个固定、舒适、方便的阅读区域;第三、让家里整个环境和氛围适合看书,让家居环境整洁有序,同时每天有足够的安静时段,如果能把客厅变成书房那就更好了。
11、父母做出好示范
观察父母如何培养孩子阅读,很多父母都是在“让孩子读”上下足功夫,从带孩子办绘本馆会员,带孩子看绘本,听故事,到几年如一日坚持给孩子亲子共读,再到给孩子买阅读网课,送孩子去阅读辅导班。但对让孩子读书不遗余力的父母,自己热爱阅读吗?如果父母没有阅读习惯,也不觉得阅读是有乐趣的事,恐怕孩子对阅读的热爱也很难真正被激发。
父母做出好示范,远比自己从不阅读却总是在“让孩子读”更有效,因为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做给孩子看。父母每天看会儿书,让阅读成为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学会通过看书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能通过看书,让自己不断成长,是帮助孩子理解阅读的力量、带动孩子开始阅读的最好方式。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