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树勇散文选(345):水杯
发布于 2021-11-29 17:23 ,所属分类:散文阅读园地
水 杯
胡树勇
喝水的杯子有一段时间在中国变化最为多端,这其中既有制造工艺变化的影响,更有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从陕南山区水杯的变化便可见一斑。
20世纪初叶,陕南的经济还相当的闭塞落后,那时的陕南百姓喝水多用土碗,或者是自己刨制的木碗,或者是用葫芦制成的水瓢,或者是山里人自己烧制的陶杯,这些东西都有着相当长的使用历史。到了三、四十年代,外界的新产品开始传入陕南,这就有了被当地人称做“洋瓷碗”、“洋瓷缸”的搪瓷产品,因为是西方洋人的产品,所以被罩以“洋”字。但“洋瓷碗”最初多是当地有钱人使用的稀罕物品,广大百姓与之无缘。时间进入五十年代新中国的时代,搪瓷杯开始慢慢进入陕南百姓人的家中,城乡居民不仅家家有了此物,大山里的农民家中也有了搪瓷杯,常用来给客人端茶盛水,自己却舍不得使用。
陕南人待人接物迎客最普遍的就是给客人泡上或一杯或一缸或一碗当地自产的陕青茶,好客的陕南人,加上浓酽的茶水,常使客人感动。从待客盛水的器皿可看出一家的富裕贫困程度,如果给客人用碗泡茶水,那是很贫困的家庭。如果是用很干净的搪瓷杯给客人泡茶水,主人将茶水杯递给客人时说:“请莫讲究,大家转着喝。”意即主人家杯子少,客多,不要嫌弃,大家共用一个茶杯轮流喝水,这样的家庭是一般的普通人家。如果主人见客人来得多,立即拿出大小不等的几个搪瓷杯,按来客多少每人面前一杯茶水,细心的客人会发现,这杯子外面有的用红漆写着“奖”字,有的写着双“喜”字,而且杯子里层并不白净,附着一层黄色的茶釉,这样的家庭便是那种客多,场面上的重要人物的家庭。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陕南动工“三线”铁路建设,铁道兵、学生连、红卫兵给当地带来了另一种盛水物,即军用水壶。那时干部下乡,有一只军用水壶,水壶边再挂上一只搪瓷水杯,是既时髦也显身份的象征。进入八十年代后,水杯的变化走上了快车道,一年甚至一季一月都有新形式的水杯出现。不过这种变化多反映在城里人身上,乡下人大多没有参与这种变化。刚开始时兴的是保温杯,没过多久,变成了陶瓷杯。又过了一阵,摇身一变成了磁化杯。接着便是来之方便的水果罐头或饮料瓶饮用过后的玻璃水杯。再下来是风行一时的老板杯,昙花一现的太空杯。可以说水杯成了现代城里人生活中变化最多的器物之一。在干部中,手拿某种水杯有时还成了权力的象征,据说老板杯就是因为某个大人物使用后而风靡一时的。
但是,水杯毕竟是最常用的生活用品,它不需要太多的奢华和权力暗示,它需要大众的青睐,因而,喝来喝去,使用的最广泛的还是各种玻璃杯,这也证明了生活原本就是朴素的。
(原载本人2001年出版散文集《江汉清音》)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