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籃球界的黃金兩代

发布于 2021-12-01 16:23 ,所属分类:中小学语文学习资料

2020東京奧運終在一片爭議聲下於今年的夏天順利開幕,隨著中國和香港運動員在競技場上展開一場又一場技術與體能的比拼,大家對體育競技的關心亦達到一個高峰。由於歷史的原因,澳門未能成為奧運委員會的一員,澳門運動員沒法參與這盛事,或多或少也影響了大家對本地運動員的關注,同時,即使實力足以代表澳門,亦缺乏成為專業運動員的環境,運動員背後的各種辛酸和勞苦,我們又知道多少?這次ZA誌很高興能與澳門籃球界的黃金兩代共聚一堂,暢談澳門籃球界和他們的故事。他們分別是曾於90年代代表澳門籃球隊征戰四方的李國麟、黃偉烽,現役澳門代表隊的林霆朗、羅協銘,以及現役澳門隊教練王景龍。

與籃球結下不解之緣

受訪的五位生於不同的年代,同樣熱愛籃球,他們如何與籃球相遇,甚至改變他們的一生?

兩位前輩級的李國麟和黃偉烽均表示自小便非常熱愛各種運動,他們與另一位前澳門代表隊成員李孟楓在中學更是同班同學,組成了當時的夢幻組合。李國麟在粵華就讀小學時,曾是足球校隊的成員,小六開接觸籃球後便深深感受到籃球的魅力,並在初二開始正式加入學校的籃球隊,開始打比賽的生涯。初中時曾有一兩個暑假每天到塔石球場「打波」,亦正是他快速的進步期。他邊回憶邊慨嘆:「當時塔石打藍球的風氣很好,往事只能回味。每日下午都有人在『跟隊打』,每天都打。」在高中時得到前輩們給予機會,不但加入澳門代表隊,亦能成為球隊的正選隊員,更曾在高中時以隊長身份到上海參加東亞運動會。其後曾到暨南大學讀書,並代表學校參加中國大學生的比賽,甚至入選廣東省代表隊。不過由於不太適應國內的生活,後來轉為在理工學院就讀,亦繼續了他的籃球生涯。離開校園後仍有加入本地聯賽的籃球隊,雖然因工作曾暫停過籃球員的身份,但斷斷續續直至現在仍有打籃球。



黃偉烽表示自己曾專注於田徑和乒乓球,但發現打籃球時的自己「玩得更盡情」。他解釋:「籃球的團體性比以前接觸的個人運動更有樂趣,不枯燥之餘,亦能在球場上擴闊自己的社交圈子。初中時轉校到粵華,遇上李國麟,便一起加入校隊和澳門隊。」他回憶道,當時澳門隊開始在國內請援澳教練訓練球員,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新的技巧和知識,他們的水平比當時澳門的高出不出。正因為有這深刻的體會,後來黃偉烽快將退役之際,當澳門籃球總會邀請他到國內進修教練課程時,他欣然接受挑戰,並立意向下一代傳授籃球知識。修讀多個教練課程後,回到澳門隊擔任助教,其後逐步接手成為教練。直到10年前,離開了澳門隊教練的崗位,並推薦新生代的王景龍接任,而他現時仍未忘籃球,與李國麟組隊參與本地的賽事。







澳門隊教練王景龍同樣好動,乒乓球、足球都是小時候喜愛的運動。雖然早就受同輩影響開始打籃球,但直到轉校到粵華後才正式加入校隊專注於籃球上,自此便愛上籃球,由校隊,到本地聯賽,一直打籃球到現在。其後得到前輩黃偉烽給予機會,成為郵青籃球隊的教練,再從他手上接手澳門隊教練一職。



現役澳門隊的羅協銘,在小時候同樣喜愛各種運動,受父親影響,六歲時已開始打籃球。羅協銘從小一直有幾位朋友陪伴他打籃球,正就是夥伴的力量,共同努力,他們都取下不錯的成績。在初二那一年加入澳門隊,亦曾代表澳門隊參賽。而在澳門隊中,他經常要面對體格和技術都較他優越的前輩,「每次練波與他們切磋時,總是感到自己不足。」他謙虛地說。由此他會一邊觀察著每名球員,了解其長處,一邊學習成長。畢業後曾為前途左思右想,但對籃球仍然不棄,一邊工作一邊繼續打籃球。



另一位現役球員林霆朗,亦是受朋輩影響,小時候先是打乒乓球,然後才開始打籃球。剛開始時只是玩樂性質,雖然中學加入學校校隊,但技術一直沒有太大的進步,表現不算出色。他坦言:「當時亦掙扎考慮轉玩其他運動,直至升讀大學的首年,遇上用心的教練,帶領我參加全國大學生聯賽,並取得理想的成續。」就是這樣,遇上伯樂的林霆朗確立了目標,全心專注於籃球上。



對籃球的堅持 

在澳門,熱愛運動很容易,但要堅持熱愛卻有著各種各樣的阻力,要成為頂尖的運動員,除了要有出類拔萃的技術和體格,努力固然是必需的因素,堅持亦同樣重要。在這路上,又可以如何的一直堅持和專注?

羅協銘現職為學校老師,亦曾當過模特兒,讀書時也曾名列前茅,在成長路上能有不同選項的他,最終依然揀選從小一直陪伴他的籃球。他回說自己的籃球生涯時坦言:「我自己條路本身比較順,只是中學最後一年輸過學屆。在15歲時,曾與香港、廣東、福建的球隊比賽,並戰勝香港隊,達到自己定下的小目標。」羅協銘其後加入澳門隊,並決心要在港澳埠際賽勝出。「冇理由細個贏到,大個好似同佢地差好遠。」他的目標亦在2019年的港澳埠際賽中達成。可以說,由於在喜歡的籃球路上取得不錯的成績,成為了他堅持籃球優先的強心針。

對在學生時期已一直打籃球的林霆朗來說,籃球也就是一種興趣,中學畢業時亦曾經思考過應否放棄籃球。然而他隨後找到了打籃球的目標,他斬釘截鐵道:「過往能入到學界隊,大學生隊,就是有種『威』的感覺,但其後加入澳門隊,參與具規模且難能可貴的賽事,這種『榮耀感』轉化為一種動力和壓力。」這些比賽讓他知道自己不可以退步,表現不好就沒機會繼續上場,保持自身競爭力成為他渴求進步的動力。

前輩李國麟也提到,自己的學生時期有很多時間可以打籃球,當表現良好會獲得讚賞,甚至得到資助,與林霆朗一樣,這種「威」成為了他的一種動力,他說:「當時參加比賽,經常可以在報紙看到自己的名字,報紙的描述很吸引,確是有一種虛榮心,想出名。」當時他身邊大部份的球員都曾經歷過校隊的比賽,「打校隊,學校威,打澳門隊,澳門威。」誠然,籃球員有其獨特的魅力,他坦言:「小時候可以選擇的運動項目有很多,但打籃球則是最易成名。」他同時提到家人支持的重要性,因為親歷不少頗有天份的青年才俊,因家庭和學業等原因而無法投放精力於籃球上,甚至中途毅然放棄,失去了在籃球界發光發亮的機會。

相對來說,另一位前輩黃偉烽的道路卻相對迴異。小學時黃偉烽的身型並不突出,加上成績不理想,曾被老師勸說放棄籃球,建議把時間專注於更有優勢的田徑運動上。但因為對籃球的興趣,以及不服輸的心態,驅使黃偉烽要在籃球上造出一番成績。最終他不但成為澳門隊球員,亦成為帶領澳門隊的教練。他感恩說:「過程中家人的支持和諒解是非常重要的。學生時期練波永遠是排第一,若家中任何節慶聚會遇上練波和比賽的日子,都為了我而改期。」雖然現時黃偉烽已沒再擔任籃球教練,不過仍與李國麟組隊參加本地賽事,籃球雖不再是他的職業,但卻是永遠是最大的興趣。

在年齡上,現役教練王景龍屬於「中生代」,位處兩代人之間的他說出心聲:「我諗都係傳承這因素。」在擔任郵青籃球隊教練和澳門隊教練期間,曾經歷結婚、小朋友出生等的人生大事,王景龍坦言同時兼顧興趣與家庭相當有難度。那為何堅持?「看到澳門隊教練為了籃球的付出和堅持,以及球員的努力,我覺得我有責任把前人建立和累積的經驗與知識,由我傳承給予下一代。」因此,他堅守澳門隊教練一職,為籃球界作出貢獻。

差點締造的歷史—1997年的「港澳埠際賽」 

港澳兩地一水之隔,舉行超過五十屆的港澳埠際賽歷史悠久,但直至2019年的第五十二屆,澳門隊才獲得首次勝利。不過原來比這早22年的1997年港澳埠際賽,差點取得歷史性的勝利,當時代表澳門隊出戰的正是李國麟和黃偉烽。他們在前三節一直領先香港隊的情況下,於最後一節被對手戲劇性反超前,與勝利擦身而過。

李國麟憶述:「整場比賽有38分鐘都是澳門領先。」並續說:「對方的心理質素好,但球證是很關鍵的因素。當時有一球頗有爭議,但澳門的裁判將原屬我們這邊的波,判了畀香港。」這個具爭議的判罰不但讓香港隊射入一記三分球反超澳門,亦因而影響了澳門隊全體的心情,未能把握完場前兩分鐘的最後機會。「當時我們最想達到的目標就是埠際賽羸香港。」李國麟和黃偉烽提到當年香港和澳門隊之間的差異很大,明言香港籃球隊的能力確實比澳門高,而且當時澳門隊只有7、8名球員能上陣,幾乎沒辦法換人。體力和耐力不及對方,亦導致經常在近完場前被追回。」另一個差異在於場地,當澳門球員到香港比賽,因具規模的場地而帶來的空間感,常常讓澳門球員沒法正常發揮。相反97年香港隊來到澳門塔石球場比賽,亦可能因不習慣戶外場地而有所影響。儘管這些種種的差異,前輩李國麟和黃偉烽想方設法收窄差距,並帶領球隊來到勝利的門前。

澳門籃球界的過去與現在

大家總會講,新生一代比上一代幸福,因為社會各項資源都豐富了不少,這兩代人又是如何去看這些變化,物質豐盛的年代也就代表更多人能更享受籃球帶來的樂趣?成為籃球運動員也比過往容易?

談到澳門籃球的變化,黃偉烽提到十年前體育局推出的新政策,當局認為澳門適合發展大眾體育,所以塔石體育館等專業場地應開放給公眾,而非只供球隊練習,讓更多普通市民享受高質素的體育設施,他指出即將啟用的望廈體育館估計亦有同樣的安排。然而,李國麟認為運動設施依然是僧多粥少,尤其是正式的籃球場地。不論是私人還是球隊,亦難以找到合適的標準場地作正式比賽或訓練。有心打籃球的人只好到街場比賽和練習,但往往玩樂性質大於實質進步。因此,他建議政府應首先給予澳門籃球隊一個固定場地作練習之用,讓澳門隊整體的水平先提升起來。不過他們亦相當明白,除籃球外其他運動亦有場地需要,政府要如何做好平衡和協調並非易事。黃偉烽認為:「大眾體育條路線亦應適時作檢討或調整,在大部份球場開放給一般人的情況下,不少情況球隊是沒辦法善用這些場地,也較難作有效的訓練。」

除場地問題外,現於澳門籃球界最前線的林霆朗補充,「而家的時代接觸籃球係比以前容易左,但俾心機落去打的人卻比以前少。」他留意到整體上一些新生代的籃球員,參加練習就像參與興趣班一樣,缺乏高紀律性和積極性,跟以往他作賽時,大家像是「成支軍隊出去打仗」的認真氛圍很不同。他認為造成這種分別的原因在於現在的年輕人有更多的選擇,社交媒體的影響很大,專注力不及從前。他認同李國麟前述提到,虛榮心是驅使球員努力打籃球的因素之一,但過往要得到媒體報導,非要十分努力練習和勝出比賽才可,然而,現在只要把自己打籃球的精彩影片放到社交媒體上,便能較易得到認同和擴大知名度,所謂的「虛榮心」容易被滿足。

與林霆朗一樣,羅協銘認同現代人的娛樂對球員的專注有很大的影響。「有時叫佢地練波唔肯來,但又出街打波。」羅協銘回憶自己以前與隊友練習的情況,坦言幾乎沒有人請假,但現在教校隊卻是沒有球員缺席才是反常。他又提到現在年輕球員的身體素質比過往更佳,但對基本功則不夠重視,傳球、拍球都做得不夠扎實,但射三分球的表現較為可以,並漸漸成為一種風氣。」他形容是「鍾意玩但唔鍾意練。」羅協銘補充:「係澳門比賽還OK的,但出外這樣的水平一定唔得。」


李國麟也忍不住「想當年」:「以往練波係早到,但而家係夠鐘仲係度綁緊鞋帶。」看到現今球員常因各種鎖事而缺席練習,甚至不出席比賽,這些過往是「不可能」發生。他更雙眼投射向黃偉烽笑著說:「以往只會是由於天天練波練得太累,而弄到第二天無力氣上課,怎會不來練習呢!」黃偉烽續說:「籃球係整體,係一個戰術,今日呢個唔來,聽日嗰個唔來,這樣怎樣大家一起學好和練習好?」不同於其他個人運動,團體運動的練習必須全員出席,才能達到效果。

心態決定高度,李國麟親歷看到準時(或提早到)與較常遲到的隊友相比,雖似是微不足道的差異,但已反映在球員的表現上,球員對籃球越重視,表現自然就越優秀。「肯專注,畀心機,有機會來到就可以成功,有幾多個天才唔練波都可以好勁?」他慨嘆:「現在的比賽,只有我地老野係早20、30分鐘到場地準備。早到係因為我地對籃球有心。」

雖然如此,李國麟很重視傳承這一環。27歲已是李國麟最後一次以澳門隊身份出戰全國運動會的年齡,這個年齡並非一般球員退役的歲數,但他不想「霸住個位」。他憶述當年若不是有前輩給予他參賽的機會,他便沒法在年輕時上場,因此他亦希望由他給予下一代更多成長的機會。」他續說:「等於現在的中學生係學界有好表現,一定要畀機會佢地向上發展。如果冇機會上陣,就得唔到相應的訓練」。

作為現役教練和前球員的王景龍看到另一方面的變化,「而家澳門隊和球隊練波係幾唔同。以前係球隊少波練,只有澳門隊有波練。但而家倒返轉。球隊、大學隊的練習已經佔用了很多的時間,如果澳門隊又要安排練習,有時真係分擔唔到。」他舉例說:「例如全運會,比賽前兩個星期仍在打緊聯賽比賽。想叫他們出來練波,他們也沒有時間。」過往的球員一星期內有4、5日要參加澳門隊的練習,但現在已變為澳門隊的練習要遷就隊員自身球隊的時間。這種改變當然與本地球隊和比賽增多有關,但不可忽視的是澳門隊近年的比賽次數亦有所減少。

王景龍透露澳門隊在近兩三年才開始有更多比賽。羅協銘坦言自己最「當打」的大學時期,只曾代表澳門參加一次葡語運。而在李國麟和黃偉烽的年代,他們則經常以澳門隊名義出賽。李國麟補充道:「出面是有比賽,但始終是代表澳門,如果水平差太遠畀人贏幾十分也唔好睇。」王景龍亦提到以前曾參加不少邀請賽,但近年則較少這形式的賽事。他認為籃球總會和體育局可能考慮到水平差距問題而不再參加部分在外的比賽。

然而,這便形成了惡性循環,李國麟道:「叫球員參加比賽,球員不來練習,出到去又出醜。」進而導致越來越少出外比賽,他續說:「如果是擔心亞洲地區的比賽水平過高,可以考慮到國內參賽,水平相對適合。」他相信一年安排一兩次這種到國內交流的比賽,有助維繫球員對澳門隊的歸屬感,對球員的負擔也相對不大。

黃偉烽還提到澳門籃球與其他地區不同的地方。「比如當國家隊要出賽,國內整個聯賽都會暫停,讓球員可以專心備戰國家隊的賽事。但澳門並沒有統一整理球員的比賽時程,即使澳門隊需要參賽,本地聯賽或大學賽事仍然繼續進行,球員確是難以兩邊兼顧。」王景龍即提到「就算知道5月有比賽,都會繼續安排聯賽。我叫球員來到練波,都唔敢太過操練他們,受傷對大家都唔好。」如較早前完結的全運會,球員剛完成本地聯賽約一星期後便需要出發,連基本的戰術和特定打法都沒辦法練習。

澳門籃球的進步

雖然他們都提及由於擁有更多的機會,球員的重心由澳門隊轉往本地球隊,但這也同時意味著澳門球員間互相切磋和競爭的機會比以往多。此外,澳門隊在2019年的港澳埠際賽首次戰勝香港,也算是成績上的一個躍進,整體澳門籃球界的水平也應有著相當的提升嗎?

黃偉烽坦白難以斷言現在球員的技術水平勝於從前,但肯定的是,他們的身體條件較過往的球員優越很多。李國麟隨即笑言:「當年隊中最高的隊員只有一米九,但現今的學界比賽,一米八高度的球員已被認為缺乏高空的競爭力。」回想起當年出外參賽時遇到的對手,李國麟更無奈地點出:「我們第一次出去,中國有個兩米三幾、韓國有個兩米三幾、日本有個兩米一幾。身高已相差成20、30cm,基本上冇得打。」

港澳埠際賽首次勝出

現役的羅協銘和林霆朗對球員高度的「增長」所帶來的優勢更有切身的感受。林霆朗回想起大一時第一次代表澳門出外比賽,當時球隊身高不算突出,戰術上經常思考要如何防守,比賽時花較大氣力於防守上。而現在澳門隊球員普遍身高都不差,尤其是隊中有兩位兩米高的球員,在籃板上保護性比以往更強,防守上沒過往吃力,對外隊時有較大的優勢。黃偉烽和李國麟隨即分析:「當防守較輕鬆,就可以留更多力氣進攻,同時高的球員又可以係內線造成更多威脅。」


王景龍分析,過去澳門隊身高的劣勢亦影響進攻:「我們個班係有機會過到人地,但如果對方一守聯防,我們就玩完。」不過他亦提到近年流行的打法已不單純是依靠高度的優勢,球員進攻時較為偏向外線。李國麟隨即補充道:「籃球時代變緊,NBA都是,而家係『小球時代』。」球員的靈活性比高度更為重要,高大而不夠靈敏的球員反而容易被克制。不過,李國麟回想當年他們雖然有一定的靈敏度,但與對手身高的差距太遠了,「我地想打快,但人地係太高,我地的快打唔到人地的高。」加上籃球是一種對抗性密度非常高的運動,球員間經常碰撞,身體質素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籃球以外的挑戰

雖然五位受訪者到現在仍熱愛籃球,在籃球場上固然威風凜凜,但籃球場之外的他們,也就如我們一樣同樣面對各種各樣的挑戰。

林霆朗和羅協銘既要投身於籃球運動,同時亦要兼顧工作,對已離開校園工作數年的他們來說,仍然感到吃力。林霆朗表示剛開始工作時,籃球是明顯退步,現在已懂得協調兩者之間的時間,花了更多時間在籃球身上。不過他亦坦言比起時間充裕的大學生活,現時要兼顧兩者讓他幾乎沒有私人時間。不過他明白到籃球這種運動非常講求體力,現在不珍惜,將來想下苦功亦事倍功半,所以現時決心主力投放時間於籃球和工作上。羅協銘亦認同要兩者兼顧殊不簡單,他身邊不少朋友自畢業後就不再接觸籃球。畢業後第一年工作是最辛苦的一段時期:「返左成日工再去練波,都幾大影響。」不過他亦慢慢適應這種生活,亦明白到在澳門的社會環境,難以全心全意只專注打籃球。雖然羅協銘曾受邀加入一支新組成的職業籃球隊,不過考慮到更長遠的發展,不放心把自己前途全押在新球隊上,最終忍痛放棄成為職業籃球員。

黃偉烽數年前把澳門教練交棒給王景龍後,轉行成自由搏擊的教練。黃偉烽解釋:「如果我繼續係度做,霸住個位,咁後邊就冇人做啦。」長期接觸籃球的黃偉烽,一向喜歡有身體接觸的運動,剛好身邊有朋友開拳館,試玩後立即上癮,並報名參加比賽。但深感以自己的年紀不可能繼續作賽,因此選擇到泰國、香港修讀大量教練課程,回澳後開始新的教練工作。有多年的籃球教練經驗,黃偉烽認為對他從事自由搏擊教練有很大的幫助。當談及團隊教練和個人教練的分別,黃偉烽形容:「以前雖然似帶一班軍隊,但而家帶一個人反而比較多野諗。如果學員係打算參加比賽,需要幫他找水平相近的對手,怕有危險。」另一點是體能的需求,「籃球球員打到無氣,舉手就可以換人落場休息。打拳係唔得的,無氣都要繼續打,唔打就俾人打。」


作為現役澳門隊教練的王景龍,同樣在帶領球隊時面對不少挑戰,例如管理球員的心理質素。他提及每次比賽球員都希望可以上場,沒法上場的球員可能因而失望。這時他會選擇私下與球員傾談,多數能化解心結。若遇到球員間不和,會先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衡量比賽時球員和戰術的安排,再作出適當的調和。「齊人練波」亦成為他日常的一大挑戰。練習是義務性質,加上有別於過往一年幾次比賽,不參加訓練就無法上場所具有的懲罰機制。然而,挑戰正好也帶來成就感,王景龍滿足地說:「我覺得每一場比賽佢地打得好我已經好開心。甚至乎可以參賽,已經係件開心事。聽過黃偉烽和李國麟的經歷,自己亦曾是代表隊的一員,再到現在看著現役球員的成長。」王景龍明白到在現今澳門隊大部份成員都已為職場人士,要所有人遷就球隊的練習時間近乎不可能,因此球員能夠備戰和上陣,已經是不簡單的事。


澳門籃球的未來

即使社會變得豐裕,每名球員平均能享受到的資源未必能大幅提升。而且正如前述,現在年輕人的選擇更多,即使他們有著比過去更優越的身體條件,但有意把籃球運動當作生活目標的人卻可能較過往少。澳門籃球發展可何去何從?

林霆朗認為需要思考現時澳門籃球資源的分配方式。籃球的進步和發展應作長遠考慮,現有場地過少,或「有場唔畀人打」都是阻礙球隊和球員發展的問題。同時,「澳門亦應慢慢向競技運動發展,提升運動的水平。」他樂見現時澳門出現職業隊伍,令球員的水平都有所提高,但可惜暫時只集中在某一批球員上,仍有待普及的提高,且需要後起之秀接棒。雖然在訪問中他是「新生一代」,但他說:「新一代的球員很有潛力,但他們亦即將準備投入社會工作,作為前輩,我希望出外比賽能向後輩展示實力和成果,讓他們知道澳門球員是可以達高水準和贏比賽,鼓勵他們進一步努力向上。」

參與亞洲盃外圍賽

同樣是前線球員的羅協銘認為單靠基層球員的努力,很難帶動到整個籃球圈子的成長,需要依靠上層和中層的政府和籃球總會才能達成。其中,提升本地聯賽的質素和其重要性,是讓澳門籃球更上一層樓的方法。他舉例,如球隊老闆/班主有意投放更多資源於球隊上,制度上不應有過多制肘阻礙發展。又例如澳門的職業籃球隊是無法參加本地聯賽,亦無場地練波。這樣名義上的職業隊,在訓練上卻與業餘無別。羅協銘認同,現今盤活體育離不開商業,尤其是競技體育。以現在聯賽的水平,澳門籃球很難有明顯進步。若本地聯賽像香港一樣有幾支具實力的球隊互相爭冠,球員水平一定能再提高,技術和表現提升亦可吸引更多人支持,漸漸打造出真正的職業球員,這樣澳門隊亦可挑選更多優秀人選入隊。

前輩黃偉烽同樣非常認同商業與運動應密不分離,球隊有更多資源必定能有所提升。「部份年輕人缺席練波,不少情況是要打工賺外快。若球隊資金充足,仿傚香港半職業球隊的運作形式,把練波和比賽都變為有薪的活動,相信可以吸引到更多人願意投放時間於籃球上。」他亦提到,作為澳門頂尖代表的澳門隊,應多爭取機會出外作賽,即使面臨敗仗,亦是經驗的一種,多作交流對賽才有可能更進一步,同時亦可以增加球員對身為澳門代表的榮譽感。「作為澳門隊球員沒有獲得任何利益,但代表澳門所帶來的榮譽感提升,便是其中可以進一步燃起球員鬥志的方法。」

李國麟認同資金對籃球發展有很大影響,但亦認為籃球總會的角色相當重要,毫不避諱直說:「籃球總會和政府要多聽不同的聲音,畀聲音入返去籃球界。」他補充並非指責總會封閉,只是認為缺少溝通平台和表達意見的渠道。「全世界的體育不能避免都要用錢『推砌』出來,有資源才能有推動力和執行力。」他補充:「總會看到的大局與我們個人作為運動員看到的未必一樣,因此期望他們能更廣納意見。」另一方面,部分澳門球員抱怨沒有比賽,但他留意到國內出現新的比賽平台,當中的球員沒有參加職業聯賽,但亦有不錯的水平。他建議澳門可考慮由民間組織新的比賽平台,又或引入其他地區的平台,讓更多球員能有機會作賽。他解釋:「其實我們五個點解咁中意打籃球?點解要打校隊?打完校隊打澳門隊,其實講到尾都係『威』。因此,若有新的平台,能有更多的比賽讓球員參加,便能提高知名度,心態上亦能驅使他們更專注於籃球運動上。」

此外,李國麟認為籃球員以外的專業角色對籃球界發展亦相當重要。舉行籃球比賽除了場地外,裁判、職員亦是當中的要員。這些專業的裁判和職員多為籃球總會的職員,民間欲舉辦較為正式的比賽時必須「借人」,因此他建議籃球總會可協辦更多比賽,讓舉辦比賽的風氣更盛行。再者,培育籃球教練同樣重要,籃球總會可帶頭舉辦教練課程,讓有意入行的新人有渠道加入,在職的亦能持續提高水準。看著澳門籃球界多年的發展,李國麟懷著滿滿的感情與積澱的思考,他敢言,因為希望整個界別的成長。

王景龍同樣有深刻的體會,「而家聯賽都係一支獨大的。佢地羸都好,但去到代表澳門時,佢地唔習慣對手的強度。」在黃偉烽和李國麟的時代,聯賽有兩、三支具實力的隊伍,競爭更為激烈,亦有助球員的成長。他指出,過往在澳門堅持打籃球的都是興趣使然,與現今新生代的球員打校隊和大學隊更多純粹因虛榮心。他曾嘗試要求有潛質的球員在比賽中表現出更高水平,但竟遭反問:「點解要打咁高水平?都係嗰隊贏㗎啦!」此外,教練的培訓反而比以往退步,過往像黃偉烽可以到香港修讀教練課程,但現在只能依靠教練自行出外尋找合適課程修讀。「如果能持續安排教練的培訓課程,亦有助吸引現役球員轉型為教練,繼續留在籃球界的圈子,降低因為投身到其他工作而無奈放棄籃球的情況。」

此外,王景龍認為需要為籃球界添加新元素,他留意到近年在比賽時,有不少自由攝影者到場拍攝球員比賽,與過往只有記者報導和拍照的情況完全不同。透過更多人分享球員的照片,漸漸改變了籃球的氣氛,亦可能有機會像香港一樣出現球迷會。球迷會不但有成員到場拍照,介紹球員和比賽,讓大眾能有多一個渠道了解澳門籃球。他無奈表示,澳門卻是反撲歸真,圖片和文字介紹都缺乏,甚至有感過往報紙的報導比現在更要詳盡。簡而言之,宣傳上要加強,「不能予人澳門籃球只是一小班人在『圍威喂』的感覺。李國麟補充,各個球隊可考慮設立官方的社交平台,並將球員資料和相片上載,讓市民更容易認識本地聯賽。


雖然年代不同,兩代人同樣熱愛籃球,縱使因投身社會或處於人生不同的階段而有不一樣的角色,但對籃球仍不離不棄。我們相信,這份愛和堅持,就是他們能成為澳門籃球界表表者的關鍵原因。他們不但享受籃球,亦在過程中累積很多經驗與想法,除要繼續一代一代傳承下去,亦要思考如何發光發亮,轉化成推動澳門籃球界的一種資源。作為大眾的我們亦可以花多一點時間關注本地運動員,才可讓整個社會更重視本地運動界的發展。正如幾位受訪者所說的,不能否定榮譽感是推動進步的一種動力,越多的關注能達致更大的榮譽感,要在國際舞台看到澳門運動員出賽,依靠的不只有運動員,還有我們大眾對體育的重視和關心。

採訪及撰文:君尋、笑皇子、皮朋、伯頓
攝影:Kelvin
設計:皮朋

部分照片由受訪者提供,並鳴謝以下個人或單位:
Catch and Shoot
John Ho

場地支持:粵華中學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