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发布于 2021-11-07 22:20 ,所属分类:中小学语文学习资料

重庆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灵感既然是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那不就无法用人力来解释么?从前人大半以为灵感非力,以为它是神灵的感动和启示。在灵感之中,仿佛有神灵凭附作者的驱体,暗中驱遣他的手腕,他只是坐享其成。但是从近代心理学发现潜意识活动之后,这种神秘的解释就不能成立了。
什么叫做“潜意识”呢?我们的心理活动不尽是自己所能觉到的。自己的意识所不能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就属于潜意识。意识既不能察觉到,我们何以知道它存在呢?变态心理中有许多事实可以为凭。比如说催眠,受催眠者可以谈话、做事、写文章、做数学题,但是醒过来后对于催眠状态中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往往完全不知道。心理学家根据许多类似事实,断定人于意识之外又有潜意识,在潜意识中也可以运用意志、思想,受催眠者和精神病人便是如此。在通常健全心理中,意识压倒潜意识,只让它在暗中活动。在变态心理中,意识和潜意识交替来去。它们完全分裂开来,意识活动时潜意识便沉下去,潜意识涌现时,便把意识淹没。
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它好比伏兵,在未开火之前,只是鸦雀无声的准备,号令一发,它乘其不备地发动总攻击,一鼓而下敌。在没有侦探清楚的敌人(意识)看,它好比周亚夫将兵从天而至一样。据心理学家的实验,在进步停顿时,你如果索性不练习,把它丢开去做旁的事,过些时候再起手来写,字仍然比停顿以前较进步。这是什么道理呢?就因为在意识中思索的东西应该让它在潜意识中酝酿一些时候才会成熟。功夫没有错用的,你自己以为劳而不获,但是你在潜意识中实在仍然于无形中收效果。
灵感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它虽是突如其来,却不是毫无准备。法国大数学家潘嘉赉常说他的关于数学的发明大半是在街头闲逛时无意中得来的。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听过有一个人向来没有在数学上用功夫,猛然在街头闲逛时发明数学上的重要原则。在罗马落水的如果不是素习音乐的柏辽兹,跳出水时也决不会随口唱出一曲乐调。他的乐调是费过两年的潜意识酝酿的。
灵感的培养正不必限于读书。人只要留心,处处都是学问。艺术家往往在他的艺术范围之外下功夫,在别种艺术之中玩索得一种意象,让它沉在潜意识里去酝酿一番,然后再用他的本行艺术的媒介把它翻译出来。吴道子生平得意的作品为洛阳天宫寺的神鬼,他在下笔之前,先请斐旻舞剑一回给他看,在剑法中得着笔意。王羲之的书法相传是从看鹅掌拨水得来的。法国大雕刻家罗丹也说道:“你问我在什么地方学来的雕刻?在深林里看树,在路上看云,在雕刻室里研究模型学来的。我在到处学,只是不在学校里。”
从这些实例看,我们可知各门艺术的意象都可触类旁通。书画家可以从剑的飞舞或鹅掌的拨动之中得到一种特殊的筋肉感觉来助笔力,可以得到一种特殊的胸襟来增进书画的神韵和气势。推广一点说,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范围之内用功夫,须处处留心玩索,才有深厚的修养。鱼跃莺飞,风起水涌,以至于一尘之微,当其接触感官时我们虽常不自觉其在心灵中可生若何影响,但是到挥亳运斤时,他们都会涌到手腕上来,在无形中驱遣它,左右它,在作品的外表上我们虽不必看出这些意象的痕迹,但是一笔一划之中都潜寓它们的神韵和气魄。这样意象的蕴蓄便是灵感的培养。

(摘编自朱光潜《谈美》)

文本二:

古人对灵感与创作主体实践积累关系的揭示,早在先秦时期的庄子那里已萌其蕖。庄子提出的技艺神化说,注重完全天然的艺术而反对人为造作的艺术,他所讲的一系列寓言故事如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等,都贯穿着这样的思想。庄子的学说看似带有排斥人们的能动认识的意味,但是,它又从另一角度说明神化的技艺来自于艺术实践活动的积累,也就是主体驾驭客体的能力在反复的实践过程中逐渐演进而终臻神妙,神化技艺与灵感的相通之处主要在于,它们都以艺术实践活动的积累为生成的前提。
古人还指出灵感现象之所以能在某一个作家身上发生,与该作家的个体生活史也有极密切的联系。因为人们的生活经历不同,所形成的生活积累,也就会影响他对客观事物的情感反应。因而发生在触物之际的创作灵感,并不是飘忽无根的不可测度的现象,而是作家所经历的客观生活以主观情感的方式在某种契机引发下的灵光闪现。
如据载初唐诗人宋之问一次在杭州夜游灵隐寺,面对月下的寺中殿阁和鹫岭偶发诗兴,不禁吟道:“鹫岭郁岧峣,龙宫隐寂寥。”然接下来却苦吟良久也未得佳句。这时走过来一老僧为他续作两句:“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这两句诗把灵隐寺开阔的远景鲜明地展示出来,显得气象非凡,确为诗中警拔之句。这两句写的是灵隐寺的远景,而不是诗人的眼前景。宋之问夜游灵隐寺时,既看不到沧海日出的景象,也没有依门倾听江潮的生活体验,所以他纵使才高八斗也作不出这样的诗句,而寺中的老僧平素有这样的生活积累,才能脱口吟出如许佳联。
此外,作家创作灵感的出现,在其身心状况方面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庄子提出“致虚静、守敬笃”,以虚静的状态来排除世俗尘杂的干扰,这样才能对至道进行观照,从而进入“大明”的境界。可以说,庄子“虚静”说的原理是与艺术创作对作家摒除尘俗之想,专心凝虑在审美境界中展开想象的要求完全一致。同样的,刘勰认为,作家写作应当依循志意,顺乎自然,保持心气平和、神清气爽的状态,文思才不会壅滞。相反,如果一味地搜索枯肠而“钻砺过分”,则就会“神疲而气衰”,导致文思艰涩、窒碍难通。

(摘编自墨白《中因古代文论中的“灵感”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代心理学的出现改变了前人关于灵感的认知,灵感出现不再凭附神灵的感动和启示,或许可以用人力来做解释。

B.如果我们学会暂时停下练习,让思索的东西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熟,则凡事都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收到极佳的效果。

C.各门艺术的意象都可触类旁通,因为它们的神韵和气魄是相通的,艺术家就应该尽可能精通各门艺术从而获得灵感。

D.宋之问吟出的诗句不如老僧的诗句境界开阔,说明作家如果缺少必要的生活体验,即使才高八斗,也难以写出佳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精神病人与正常人一样也具有潜意识,只不过在变态心理中,意识和潜意识交替来去,二者是完全分裂的状态。

B.柏辽兹如果没有落水,他可能就不会随口唱出一曲乐调;但如果没有素来在音乐上下功夫,他就决不会唱出这乐调。

C.吴道子赏剑法、王羲之观鹅掌拨水等例说明,艺术家在潜意识中酝酿的东西,最后都能在他的本行艺术中直接呈现。

D.音乐家坂本龙一曾前往北极录制融雪的声音,还会把塑料桶罩在头上倾听雨的声音,这与罗丹的学习之道是一样的。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最后两段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陶宗仪:遇事肯綮,摘叶书之,贮一破盎,去则埋于树根,人莫测焉。如是者十载。

B.刘勰:凡操千曲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

C.苏轼:(知微)营度经岁,终不肯下笔。一日仓皇入寺,索笔墨甚急,奋袂如风,须臾而成。

D.吕本中:张长史见公孙大娘舞剑顿悟笔法……未尝少忘胸中,故能遇之有得,遂造神妙。

4.请根据文本二,简要分析灵感生成的条件。

5.请简要分析文本一的论证特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俄罗斯性格

阿·托尔斯泰

当德国鬼子已经被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的时候,我的朋友叶戈尔·德略莫夫的坦克在小山冈上的一片麦地里中了弹,机组有两名战士当场牺牲。中了第二弹后,坦克着起火来。驾驶员丘维略夫拖着他爬过一个又一个弹坑到救护站去。
叶戈尔·德略莫夫活了下来。他在医院里躺了八个月,做了一次又一次整形手术,医生给他重新做了鼻子、嘴唇、眼睑和耳朵。八个月之后拆掉绷带的时候,他看见了自己的面孔。那个把一面小镜子递给他的护士,把身子转了过去,抽泣起来。他立即把镜子还给了她。
他说:“这还不算是最糟糕的事。就这副嘴脸也一样能活下去,一样能回到战场。”
他被批准休假二十天,为了彻底养好身体,他动身回家探望父母去了。
他下了车后步行了十八俄里。四面是厚厚的积雪,空气潮湿,周围阒无人迹,冰冷的风不停地吹开他军大衣的下摆,在他耳边孤独凄凉地呼啸。等他进得村来,已经是傍晚时分了。他忽然停下脚步,把手插在大衣兜里,摇了摇头,转过身斜插着走到父母住的房子侧面,站在齐膝深的雪里穹下身于往窗里探望。叶戈尔·德略莫夫隔着窗子看着母亲,心里明白:绝不能让母亲受惊,不能叫她苍老的面孔由于绝望而抽搐。
他打开篱笆门进了院子,走上台阶敲起门来。母亲在门里应声问道:“是谁呀?”他回答说:“是苏联英雄格罗莫夫中尉。”
他的心剧烈地跳出来,使他不由得一肩头靠到了门框上。是呀,母亲并没有听出他的声音来,就连他自己也好像是头一回听到自己的声音。动了多次手术之后,他的嗓音变了,变得嘶哑不清了。
“玛利娅·波莉卡尔波芙娜的儿子德略莫夫上尉托我给他母亲捎口信问好来了。”母亲立即打开门,扑到他跟前,握着他的双手问道:“我的叶戈尔活着吗?他身体好吗?您这位大哥请进屋去吧!”
叶戈尔·德略莫夫在桌子旁边的长凳上坐了下来,他开始对母亲讲她儿子的情况,也就是讲自己的情况,讲得很详细:讲他吃得怎样,喝得如何,什么也不缺,身体一直很好,总是快快活活;同时也讲了他和他那辆坦克参加过的战斗,但是讲得很简单。
“请您告诉我,打仗是不是挺可怕的?”母亲打断他的话这样问道,一面用那双黑黝黝的、此刻对他视而不见的眼睛直盯著他的脸。
“是的,老妈妈,当然是挺可怕的,不过我们已经习惯了。”
他的父亲叶戈尔·叶戈罗维奇回来了。他对客人瞧了几眼,在门槛上跺了跺已经穿破了的毡靴,不慌不忙地解下围巾,脱掉短皮大衣,然后走到桌子跟前和客人握手问好。啊,这是他多么熟悉的手啊,这就是他小时候每当犯了错误父亲用来惩罚他的那只又宽又大的手啊!父亲什么也没有问便坐了下来,半闭着眼睛,也开始听着他讲的那些事。
德略莫夫上尉坐的时间越长,把自己的事当成别人的事讲得越多,就越是没有办法把真相和盘托出,坐在父母的桌子面前,他既觉得幸福温暖,又感到委屈心酸。他们就像当年那样坐下来吃晚饭,在吃饭的时候,德略莫夫上尉才发觉母亲特别留神地盯着他握勺的那只手。他苦笑一下,这时母亲抬起头来,脸上的肌肉痛苦地抽动着。
父母在火炕上腾了一个地方给他睡。在隔扇的那一边,父亲不时轻轻地打着鼾;母亲翻来覆去,唉声叹气,睡不着觉。上尉用双手捂着脸趴在那里,心里想道:“妈妈呀,我的妈妈呀!难道到这会儿你还认不出我来!难道你就认不出这是我?……”
就在这一瞬间他下定决心要走,而且明天就走。
他回到了原来所在的团队。战友们怀着由衷喜悦的心情迎接他归队,这就使他卸下了那个把他折磨得吃不下、睡不着、喘不过气来的精神包袱。
大概过了两个星期,母亲来了一封信:
“你好,我最亲爱的儿子。我真怕给你写这封信,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去想才是。有一个人从你那儿到咱家来过,这个人好极了。他本来打算要住几天的,可不知为什么收拾起东西说走就走了。打那以后,我就一宿一宿地睡不着觉,总觉得那是你回来过。你爹为了这个尽骂我,他说:‘你这个老婆子发疯了吧,要是这个人是咱们的孩子,难道他不会明说吗?……他干嘛要瞒着呢?如果他的脸变得和来过咱家的这个人那样,咱们该感到自豪才对。’你爹老是想要把我说服,可是我这颗做娘的心呀,却还是一个劲地认准了,小叶戈尔呀,你给我写封信来,告诉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莫非我真是疯了不成?……”
叶戈尔·德略莫夫把这封信给我看了。我对他说:“傻瓜呀,你这个傻瓜!快给你母亲写封信请罪吧!别把她折腾疯了……她就那么稀罕你的脸蛋子了?!因为你的脸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她还会更疼你哩!”
他当天就写了这得一封信:“亲爱的双亲:请原谅我糊涂不懂事,回过咱家的那个人确实是我——你们的儿子……”
过了几天,我和徳略莫夫正站在靶场里,一个士兵跑来对他说:“大尉同志,有人找您”这个士兵虽然站得规规矩矩,可是脸上那副表情好像打算去喝二两庆祝什么喜事似的。我们动身回镇上去,当走近我和他合住的房子时,我看见他六神无主,无缘无故地一个劲儿地清嗓子……我想:“坦克手呀,你这个坦克手,怎么还会这样紧张!”我们走进屋去,他走在我的前面。我听见他说了一声:“妈妈,你好哇!这是我呀!……”于是我看到一个瘦小的老太太扑上去紧贴在他的胸前。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德略莫夫回家时,“厚厚的积雪,空气潮湿”“冰冷的风”等内容既交代了当时的环境,也暗示了主人公悲伤的心情。

B.为了不让父母受到惊吓,也为了自己的尊严,德略莫夫假称自己是苏联英雄格罗莫夫中尉,以他的身份来看望自己的双亲。

C.回家后德略莫夫只呆了一个晚上,就下决心离开温暖的家返回部队,这反映了他因父母未能认出自己而矛盾痛苦的心理。

D.这篇小说以时间为线索,按照“受伤——回家——归队——相认”组织情节,没有巨大的波澜,却有感人至深的力量。

7.下列对小说艺术手法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护士“把身子转了过去。抽泣起来”,作者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写出了德略莫夫受伤后的相貌,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B.吃饭时母亲留神盯着徳略莫夫握勺子的那只手,表明母亲对这个动作很熟悉,为下文猜测来访者是自己儿子埋下了伏笔。

C.“父亲打鼾”与“母亲翻来覆去”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两人对于“客人”身份不同的态度,表现了母亲的复杂心理。

D.作家运用了细节、心理、语言、肖像、动作等多种描写方法刻画德略莫夫这一形象,主人公既高尚伟岸,又细腻深情。

8.小说以“我”和“德略莫夫”两个视角来讲述故事,请结合文本分析其效果。

9.小说体现了“俄罗斯性格”的哪些内涵?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理奏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斫昭陵柏,罪当除名,上特命杀之。大理丞太原狄仁杰奏:“二人罪不当死。”上曰:“善才等斫陵柏,我不杀则为不孝。”仁杰固执不已,上作色。仁杰曰:“犯颜直谏,自古以为难。臣以为遇桀、纣则难,遇尧、舜则易。今法不至死而陛下特杀之,是法不信于人也。且张释之有言:‘设有盗长陵一土,陛下何以处之?’今以一株柏杀二将军,后代谓陛下为何如矣!臣不敢奉诏者,恐陷陛下于不道,且羞见释之于地下故也。”上怒稍解,二人除名,流岭南。
初,仁杰为并州法曹,同僚郑崇质当使绝域。崇质母老且病,仁杰曰:“彼母如此,岂可使之有万里之忧!”诣长史蔺仁基,请代之行。武承嗣、三思营求为太子,太后意未决。狄仁杰每从容言于太后曰文皇帝亲冒锋以定天下传之子孙大帝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与母子敦亲太后曰:“此朕家事,卿勿预知。”仁杰曰:“王者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孰非臣妾,何者不为陛下家事!”他日,又谓仁杰曰:“朕梦大鹦鹉两翼皆折,何也?”对曰:“武者,陛下之姓,两翼,二子也。陛下起二子,则两翼振矣。”太后由是无立承嗣、三思之意。
太后尝问仁杰:“朕欲得一佳士用之,谁可者?”仁杰曰:“未审陛下欲何所用之?”太后曰:“欲用为将相。”仁杰对曰:“荆州长史张柬之,其人虽老,宰相才也。”太后擢柬之为洛州司马。久之,卒用为相。仁杰又尝荐夏官侍郎姚元崇、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仁杰曰:“荐贤为国,非为私也。”
神功元年冬,仁杰上疏以为:“天生四夷,皆在先王封略之外,故东拒沧海,西阻流沙,北横大漠,南阻五岭,此天所以限夷狄而隔中外也。窃谓宜立阿史那斛瑟罗为可汗,委之四镇,继高氏绝国,使守安东。省军费于远方,并甲兵于塞上,使夷狄无侵侮之患,则可矣。”事虽不行,识者是之。
太后信重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辛丑薨,太后泣曰:“朝堂空矣!”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狄仁杰每从容/言于太后/曰/文皇帝/亲冒锋以定天下/传之子孙大帝/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

B.狄仁杰每从容/言于太后/曰/文皇帝亲冒锋/以定天下/传之子孙大帝/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

C.狄仁杰每从容言于太后曰/文皇帝亲冒锋/以定天下/传之子孙/大帝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

D.狄仁杰每从容言于太后曰/文皇帝/亲冒锋以定天下传之子孙/大帝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理,文中指大理寺,是专门负责刑狱案件审理的官署,长官为大理寺卿。

B.昭陵,“陵”指帝王陵墓,“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合葬陵墓。

C.朕,秦以前用作第一人称代词,意为“我”,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D.四夷,是古代对中原周边各族的统称,即东夷、南蛮、北戎和西狄的合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高宗想处死误砍昭陵柏的两位将军,狄仁杰据理力争,并援引张释之的话,最终使两位将军免于一死。

B.狄仁杰任并州法曹时,同僚郑崇质将要出使遥远的地方,因其母年迈多病,于是狄仁杰请求替其出使。

C.太后让狄仁杰举荐宰相的人选,狄仁杰向太后举荐年老却有宰相之才的张柬之,太后最终任命张柬之做宰相。

D.狄仁杰上奏疏建议朝廷应该立阿史那斛瑟罗为可汗,恢复已灭亡的高丽国来镇守安东,这个建议被朝廷采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仁杰固执不已,上作色。

(2)太后信重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

14.狄仁杰不奉诏处死两位砍伐昭陵柏树将军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歌子

苏轼

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晴。不知钟鼓报天明。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

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注未成。求田问舍笑豪英。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

[注]归来计:指诗人返隐归乡的打算。

1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既写了天气由雨转晴的变化,又写了作者归来后疲惫的状态。

B.词人如庄周梦蝶一般,不知自己变成蝴蝶还是蝴蝶变成自己,内心迷惘。

C.本词下片末句承上“归来”二字,又与开头雨中艰难跋涉的情景呼应。

D.本词多用典故,既丰富了全词内容,又典雅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16.“求田问舍笑豪英”与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都使用了“求田问舍”的典故,二者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诗句“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化用了《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反面论证了做事要坚持不懈。

(3)《师说》中士大夫以年龄地位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又瞧不起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韩愈对此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阿房宫赋》中杜牧认为,如果六国各自爱护它的人民,“________________”;假使秦王朝又爱护六国的人民,“________________”。

六、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包括文化的复兴。今天,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借助现代技术,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力量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维护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不是、闭关锁国,而是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 )。以丝绸之路为例,它不仅是一条通商道路,更是一条文化纽带。唐代的长安城,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国际性城市;明代初期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带回“麒麟”——非洲长颈鹿,南京城 ,都来一睹其真容。有学者把中华文化比作“一个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旋涡”,不断与周边各个地方的各种文化相融相生,最终形成一个极其丰富而巨大的“时空存在”,这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 、包容力和创造力。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墨守成规 金碧辉煌 万头攒动 整合力

B.抱残守缺 富丽堂皇 万人空巷 整合力

C.抱残守缺 金碧辉煌 万人空巷 凝聚力

D.墨守成规 富丽堂皇 万头攒动 凝聚力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世界的也是中国的,过去的也是未来的B.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未来的也是过去的

C.世界的也是中国的,未来的也是过去的D.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过去的也是未来的

20.下列语句中的破折号与文中“非洲长颈鹿”前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在心里唤起自己体验过的情感,用动作、线条、色彩、形象来传达这种情感,并使别人也能体验——这就是艺术活动。

B.北美洲西部的红色人种非常喜欢当地最勇猛的野兽——灰熊,并用它们的爪做装饰品,这里面掺杂着某种迷信。

C.《哈姆莱特》中波洛涅斯对儿子说:“不要向人估钱,也不要借钱给人——尤其不要忘记,要对自己诚实。”

D.作为这一切工作的完成——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拿这一成果引以自豪。

七、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我们通常的感知中,人们是因为冲突才会出现分裂,是因为 。但如果把视角拉得更远,你会看到,人类的历史恰恰是一部因为“冲突而汇聚到一起”的故事,更确切地说,是经过冲突、达到共通、最终汇聚到一起。比如美国从建国到南北战争。再到战后的重建;比如欧洲经过了世界大战、战后的和平进程,再走向欧盟。而且,让我们走到一起的原因有时并不是彼此喜欢, :气候和环境的危机,极端主义对安全的威胁,①新技术带来挑战,全球疫情传播的冲击,②还有世界范围内贫富差距的加深。③所有这些都不是一个国家在内部能够单独解决的问题。④所以,即使在负面的意义上,人类也分享着共同的命运。⑤这些无法独自应对的共同问题,⑥各个国家需要在竞争中保持对话与合作。
对于这一问题,中国古话曾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这种看法,就好像在一场旅途中只是眼下的路面。如果我们抬起头,观察更多长远而缓慢发生作用的变量。你就会明白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说的一句话:“合久必分只是一时,分久必合才是不变的大趋势。”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共有三处语病,请找出并修改。

八、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浙江杭州一家养老院住进了不少年轻人,其中许多还是00后。搬入这个养老院的年轻人,每个月只要支付300元租金即可入住,但同时每个月必须为老人提供至少20个小时的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的形式多样,可以进行书画、音乐、舞蹈、插花等教学。养老院要求青年入住者是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单身青年,且市区无住房。通过报名、审核、面试,入住后还要进行考评。
有人认为,老人得到了陪伴,年轻人减轻了负担,这是双赢;也有人认为,这种行为占用了社会有限的养老资源。
对以上观点,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以及解析


1.A

2.C

3.D

4.(1)艺术实践活动的积累;(2)作家所经历的客观生活;(3)作家摒除杂念,心态平和,能够在审美境界中展开想象。

5.(1)文本一采用递进式结构:首先提出问题,灵感并非神灵附体,而是与潜意识活动有关;接着先解释什么是“潜意识”,然后指出灵感与潜意识的关系,这是分析问题;最后指出培养灵感的方法,这是解决问题。(2)文本一采用了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比如用法国大数学家潘嘉赉和音乐家柏辽兹的例子证明“灵感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它虽是突如其来,却不是毫无准备”,用吴道子、王羲之和罗丹的例子证明“灵感的培养正不必限于读书。人只要留心。处处都是学问”;把“灵感”比喻成“伏兵”,论证“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凡事都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收到极佳的效果”夸大其词。原文说“在进步停顿时,你如果索性不练习,把它丢开去做旁的事,过些时候再起手来写,字仍然比停顿以前较进步”,但是要想“进步”需要的条件很多,比如个人的基础等,绝不是仅仅学会“停顿”就一定能“收到极佳的效果”。

C.“因为它们的神韵和气魄是相通的”强加因果,原文是“各门艺术的意象都可触类旁通”“……在作品的外表上我们虽不必看出这些意象的痕迹,但是一笔一划之中都潜寓它们的神韵和气魄”,二者并没有联系;“尽可能精通各门艺术”错误,原文是“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范围之内用功夫”。

D.“宋之问吟出的诗句不如老僧的诗句境界开阔”错误。原文是“这两句诗把灵隐寺开阔的远景鲜明地展示出来,显得气象非凡,确为诗中警拔之句”,并未把宋之问的诗句与之比较。

故选A。

2.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C.“最后都能在他的本行艺术中直接呈现”说法绝对。原文说各种意象可触类旁通,“当其接触感官时我们虽常不自觉其在心灵中可生若何影响,但是到挥亳运斤时,他们都会涌到手腕上来,在无形中驱遣它,左右它”,这是主张多学习本行意外的东西,但是究竟这些东西能不能在本行中体现出来,如何体现出来,还与很多因素有关,因此选项说法太绝对。

故选C。

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最后两段是说“各门艺术的意象都可触类旁通”,主张“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范围之内用功夫,须处处留心玩索,才有深厚的修养”。

A.是陶宗仪用来捕捉灵感的方法,不能论证材料一最后两段的观点;

B.主张多观察多练习,与材料一观点无关;

C.是描写得到灵感后的状态,不能论证材料一最后两段的观点;

D.通过观剑悟到笔法,能够证明材料最后两段的观点。

故选D。

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结合“神化技艺与灵感的相通之处主要在于,它们都以艺术实践活动的积累为生成的前提”可概括出艺术实践活动的积累是灵感产生的条件之一;

结合“古人还指出灵感现象之所以能在某一个作家身上发生,与该作家的个体生活史也有极密切的联系”“发生在触物之际的创作灵感,并不是飘忽无根的不可测度的现象,而是作家所经历的客观生活以主观情感的方式在某种契机引发下的灵光闪现”,可概括出作家所经历的客观生活是触发灵感的条件之一;

结合“此外,作家创作灵感的出现,在其身心状况方面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庄子‘虚静’说的原理是与艺术创作对作家摒除尘俗之想,专心凝虑在审美境界中展开想象的要求完全一致。同样的,刘勰认为,作家写作应当依循志意,顺乎自然,保持心气平和、神清气爽的状态,文思才不会壅滞”,可概括出作家摒除杂念,心态平和,能够在审美境界中展开想象是灵感产生的条件之一。

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结构及论证方法的能力。

论证特点一般包括论证结构特点和论证方法两大方面。

先看论证结构。

文章首先指出“从前人大半以为灵感非力,以为它是神灵的感动和启示。在灵感之中,仿佛有神灵凭附作者的驱体,暗中驱遣他的手腕,他只是坐享其成。但是从近代心理学发现潜意识活动之后,这种神秘的解释就不能成立了”,即提出问题,灵感并非神灵附体,而是与潜意识活动有关。

接着解释“什么叫做‘潜意识’呢?”“自己的意识所不能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就属于潜意识”;然后论述“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灵感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它虽是突如其来,却不是毫无准备”,也就是先解释什么是“潜意识”,然后指出灵感与潜意识的关系;

最后指出“灵感的培养正不必限于读书。人只要留心,处处都是学问。艺术家往往在他的艺术范围之外下功夫”“各门艺术的意象都可触类旁通”“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范围之内用功夫,须处处留心玩索,才有深厚的修养”“这样意象的蕴蓄便是灵感的培养”,这是在说明培养灵感的方法。

由此可见,材料一的论证结构是递进式结构。

再看论证方法。

有举例论证,如“比如说催眠,受催眠者可以谈话、做事、写文章、做数学题,但是醒过来后对于催眠状态中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往往完全不知道”,用催眠者的例子证明潜意识的存在;再如“法国大数学家潘嘉赉常说他的关于数学的发明大半是在街头闲逛时无意中得来的”“在罗马落水的如果不是素习音乐的柏辽兹,跳出水时也决不会随口唱出一曲乐调。他的乐调是费过两年的潜意识酝酿的”,用法国大数学家潘嘉赉和音乐家柏辽兹的例子证明“灵感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它虽是突如其来,却不是毫无准备”;再如“吴道子生平得意的作品为洛阳天宫寺的神鬼,他在下笔之前,先请斐旻舞剑一回给他看,在剑法中得着笔意。王羲之的书法相传是从看鹅掌拨水得来的。法国大雕刻家罗丹也说道……”,用吴道子、王羲之和罗丹的例子证明“灵感的培养正不必限于读书。人只要留心。处处都是学问”。

有比喻论证,如“它好比伏兵,在未开火之前,只是鸦雀无声的准备,号令一发,它乘其不备地发动总攻击,一鼓而下敌。在没有侦探清楚的敌人(意识)看,它好比周亚夫将兵从天而至一样”,论证“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

6.B

7.D

8.①小说开头和结尾使用第一人称视角来叙述,德略莫夫回家的故事以第三人称视角来叙述;

②使用第一人称视角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使用第三人称视角可以客观全面地展现故事全貌,增强故事的完整性;

③两者结合,使情节的展开更加顺畅合理,有利于主题的表达。

9.①直面挫折,顽强乐观的精神。德略莫夫受伤之后几乎毁容,但他却乐观地想自己还活着;

②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德略莫夫是在反抗入侵者的战役中受伤,并且伤好之后回到部队继续战斗,父亲认为儿子如果为了国家受伤,也是值得自豪的;

③甘愿承受苦难的高贵品质。德略莫夫思念亲人,却隐藏自己的身份与亲人相见,母亲虽对儿子毁容忧心忡忡,但却将担忧隐藏心底。

【解析】

6.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概括与分析能力。

B.“也为了自己的尊严”错误,原文没有提到。原文,叶戈尔·德略莫夫隔着窗子看着母亲,心里明白:绝不能让母亲受惊,不能叫她苍老的面孔由于绝望而抽搐。据此可知是为了不让父母受到惊吓。

故选B。

7.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作家运用了细节、心理、语言、肖像、动作等多种描写方法刻画德略莫夫这一形象”错误。作者并没有对德略莫夫进行肖像描写。

故选D。

8.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叙述视角的作用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分清叙述视角的种类以及各自的作用,进而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分析。

小说开篇写道“我的朋友叶戈尔·德略莫夫的坦克在小山冈上的一片麦地里中了弹,机组有两名战士当场牺牲”,小说结尾说“我和德略莫夫正站在靶场里……我们动身回镇上去,当走近我和他合住的房子时,我看见他六神无主,无缘无故地一个劲儿地清嗓子……我想:‘坦克手呀,你这个坦克手,怎么还会这样紧张!’我们走进屋去,他走在我的前面。我听见他说了一声:‘妈妈,你好哇!这是我呀!……’于是我看到一个瘦小的老太太扑上去紧贴在他的胸前”,小说开头和结尾使用第一人称视角来叙述,使故事人物更“透明”,更易于理解,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他被批准休假二十天,为了彻底养好身体,他动身回家探望父母去了。他下了车后步行了十八俄里”“叶戈尔•德略莫夫隔着窗子看着母亲,心里明白:绝不能让母亲受惊,不能叫她苍老的面孔由于绝望而抽搐”“他的心剧烈地跳起来,使他不由得一肩头靠到了门框上。是呀,母亲并没有听出他的声音来”“他的父亲叶戈尔•叶戈罗维奇回来了。他对客人瞧了几眼”……德略莫夫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回家的故事采用第三人称视角来叙述,也就是站在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立场进行叙述,这种叙述方式由于没有视角限制而使作者自由、客观、全面地展现故事全貌,增强故事的完整性。

总之,采用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结合,更有利于将故事情节展现在读者面前,有利于主题情感的表达。

9.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本文题目为“俄罗斯性格”,“俄罗斯性格”的内涵是通过小说主人公德略莫夫的性格特点体现的。

由“八个月之后拆掉绷带的时候,他看见了自己的面孔。那个把一面小镜子递给他的护士,把身子转了过去,抽泣起来。他立即把镜子还给了她。他说:‘这还不算是最糟糕的事。就这副嘴脸也一样能活下去,一样能回到战场’”分析,小说主人公德略莫夫受伤后容貌大变,以至于自己不忍直视,但他却说“这还不算是最糟糕的事。就这副嘴脸也一样能活下去,一样能回到战场”,由此可以看出“俄罗斯性格”的内涵之一是:直面挫折,顽强乐观的高贵品质。

由“他回到了原来所在的团队。战友们怀着由衷喜悦的心情迎接他归队”“如果他的脸变得和来过咱家的这个人那样,咱们该感到自豪才对”分析,俄国人面对德国的入侵,德略莫夫是在反抗入侵者的战役中受伤,并且伤好之后回到部队继续战斗,父亲认为儿子如果为了国家受伤,也是值得自豪的,这都表现了俄国人保家卫国的崇高精神。由此可以看出“俄罗斯性格”的内涵之一是:保家卫国的崇高精神。

结合“他被批准休假二十天,为了彻底养好身体,他动身回家探望父母去了”“叶戈尔•德略莫夫隔着窗子看着母亲,心里明白:绝不能让母亲受惊,不能叫她苍老的面孔由于绝望而抽搐”“玛利娅•波莉卡尔波芙娜的儿子德略莫夫上尉托我给他母亲捎口信问好来了”“在吃饭的时候,德略莫夫上尉才发觉母亲特别留神地盯着他握勺的那只手。他苦笑一下,这时母亲抬起头来,脸上的肌肉痛苦地抽动着”“母亲翻来覆去,唉声叹气,睡不着觉”“打那以后,我就一宿一宿的睡不着觉,总觉得那是你回来过。你爹为了这个尽骂我,他说:‘你这个老婆子发疯了吧,要是这个人是咱们的孩子,难道他不会明说吗?……他干嘛要瞒着呢?如果他的脸变得和来过咱家的这个人那样,咱们该感到自豪才对。’你爹老是想要把我说服,可是我这颗做娘的心呀,却还是一个劲地认准了”分析,德略莫夫想念父母,为了不让父母担心痛苦而隐藏自己的身份,母亲猜测出那个人可能是儿子,但却将担忧藏在心里,体现了“俄罗斯性格”中不愿让亲人承受痛苦而甘愿自己承担一切的优秀品质。

10.C

11.D

12.D

13.(1)狄仁杰一再坚持自己的意见,唐高宗满脸怒色。

(2)太后信任倚重狄仁杰,大臣们没有人能比得上(他),(太后)常叫他国老而不称呼名字。

14.(1)按照法律,这两人罪不至死,如果处死,会让百姓失去对法律的信任。

(2)影响后代的人对唐高宗的评价。

(3)担心让陛下陷入无道的境地,自己作为臣子也无颜。

【解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每从容”做“言”的状语,之间不可断开,排除AB;

“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中“且”表递进,引出固定句式“与……孰……”(与……相比……哪一个……),姑侄和母子用“与”连接做主语不可断开,故排除D。

句意:狄仁杰常常从容不迫地对太后说:“太宗文皇帝亲自冒着刀枪箭镞,得以平定天下,并将这伟大基业传给子孙后代。高宗将两个儿子托付给陛下。陛下如今却想将国家移交给外族,这难道符合上天的意思吗?况且姑侄与母子相比谁更亲?”

故选C。

11.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D.“即东夷、南蛮、北戎和西狄的合称”错误,应是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

故选D。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这个建议被朝廷采纳”错误,原文“事虽不行,识者是之”,可知,这事没有实行,说明这个建议没有被朝廷采纳。

故选D。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固执”,坚持;“已”,停止;“作色”,露出生气的脸色。

(2)“信重”,信任倚重;“莫及”,没有哪一个可以相比;“名”,称呼名字。

14.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今法不至死而陛下特杀之,是法不信于人也”可知,如果处死这两个罪不至死的人,会让法律失去取信于人的根本。

根据“今以一株柏杀二将军,后代谓陛下为何如矣”可知,影响后代的人对唐高宗的评价。

根据“臣不敢奉诏者,恐陷陛下于不道,且羞见释之于地下故也”可知,担心让陛下陷落到无道的境地,自己作为臣子也无颜。

参考译文:

大理寺上奏说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砍昭陵上的柏树,按照罪责法令应当被除去官吏名籍。唐高宗却特意命令将他们处死。大理丞太原人狄仁杰上奏道:“这两个人的罪责不应当被处死。”唐高宗说:“权善才等砍昭陵柏树,我不杀了他们就是我的不孝。”狄仁杰一再坚持自己的意见,唐高宗满脸怒色,狄仁杰说:“冒犯陛下的威严,直言强谏,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很难做到的。但我以为如果遇到桀、纣固然会很困难,而如果遇到尧、舜这样的仁君却很容易做到。如今依照法令不应当被处死的人,而陛下却执意要处死,这样一来,就会让法律失去取信于人的根本,汉朝张释之曾对文帝说过:‘假如有人盗取高祖长陵一土,那么陛下将如何处分他呢?’如今因误砍一棵柏树而将两位将军处死,那么后代会怎么看待陛下?我之所以不奉诏执行陛下的命令,是唯恐让陛下陷落到无道的境地,也是因为害怕无颜去九泉之下见张释之的缘故。”听他这样一说,唐高宗的怒气这才稍微消了一点,权善才、范怀义因此只是被除去名籍,流放到了岭南一带。

起初,狄仁杰担任并州法曹一职,同事郑崇质本应当出使遥远的地方。可是郑崇质的母亲年迈多病,狄仁杰说:“他母亲的情况如此不好,怎能再让她有万里离别的忧愁呢!”于是到长史蔺仁基那里去,请求代替他前行。武承嗣、武三思图谋当太子,太后仍旧犹豫未决。狄仁杰常常从容不迫地对太后说:“太宗文皇帝亲自冒着刀枪箭镞,得以平定天下,并将这伟大基业传给子孙后代。高宗将两个儿子托付给陛下。陛下如今却想将国家移交给外族,这难道符合上天的意思吗?况且姑侄与母子相比谁更亲?”太后说道:“这是朕的家事,你就不要掺和了。”狄仁杰说:“君王应当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有谁不是臣妾,有什么事不是陛下的家事呢?”有一天,太后对狄仁杰说道:“我梦见一只大鹦鹉两翼都被折断了,这作何解释呢?”狄仁杰回答道:“武就是陛下的姓,两翼就是您的两个儿子。陛下如果起用了两个儿子,那么两翼就会都振作起来了。”太后从此便打消了册立武承嗣、武三思为太子的心思。

太后曾经询问仁杰:“我想找一个德才兼优的士人任用,谁可以提拔?”仁杰问道:“(我)不明白陛下要让他担任什么职事?”太后说:“要用他作将相。”仁杰答道:“荆州长史张柬之,那人虽然年纪大,却是宰相之才。”太后就提拔柬之当洛州司马。过了很久,终于任用他当宰相。仁杰又曾经举荐夏官侍郎姚元崇、太州刺史敬晖等几十人,(后来)这些人都成为名臣。有人对仁杰说道:“天下贤才,都出在您的门下了。”仁杰说:“我举荐贤才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自己。”

神功元年冬季,狄仁杰上疏认为:“天生四夷,都在先王疆界之外,所以东边抵达沧海,西边阻隔流沙,北边横着大沙漠,南边阻隔着五岭,这是上天用以限制夷狄而隔开中原和外夷的险阻。我以为应该立阿史那斛瑟罗为可汗,委托给他四镇,恢复已灭亡的高丽国,让它的国王高氏镇守安东。我们可以节省戍守远方的军费,集中兵力于边塞上,让夷狄没有越境侵侮的祸患,(这样)就可以了。”这事虽然没有实行,但有识之士都认为他的意见正确。

太后信任倚重狄仁杰,(在这方面)大臣们没有人能比得上(他),(太后)常叫他国老而不称呼名字。仁杰喜欢当面揭发奸伏,在朝廷上争辩是非,太后常改变主意依从他的主张。辛丑年,狄仁杰去世,武则天流着眼泪说:“朝堂上再也没有可以依靠的了!”

15.B

16.①苏诗:表达了作者进退两难的苦闷之情。“求田问舍”,这一典故用来比喻辞官归隐,“笑豪英",是说为英雄豪杰所耻笑,因为退隐等于放弃自己早年立下的报国的壮志;

②辛诗:抒发了作者为国忘私,收复失地的远大志向,以及对南宋朝廷不积极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这句话运用了许汜“求田问舍”,暗斥宋朝廷胸无大志,侧面烘托自己为国分忧,渴望恢复中原国土,统一祖国的远大抱负。

【分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内心迷惘”错误。“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意思是“酣睡梦中,我如蝴蝶一样欢乐畅快”。这句话运用了“庄周梦蝶”的典故,表现了行旅生活结束后的一身轻松,并不是内心迷惘。

故选B。

16.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鉴赏诗人情感的能力。

本文“求田问舍笑豪英”的意思是:我经营家产惹得人们笑话。“求田问舍”,这一典故用来比喻辞官归隐。“笑豪英”,是说为英雄豪杰所耻笑,因为退隐等于放弃苏轼自己早年立下的报国的壮志,写出了苏轼进退两难的心情,既因一事无成而想归隐,又担心会被英豪嘲笑,十分苦闷。

辛弃疾的“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意思是:如果只想像许汜一样,买田置屋,怕会羞于看见才气横溢的刘备。刘郎在这里泛指有大志的人,这个典故用在这里是说他既不学少吃鲈鱼而还乡的水兰国中的“怕应”舍的许汜,“怕应羞见”中的“怕应”二字是词人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你这样的小人,有何颜面去见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这句话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也折射出了辛弃疾的雄心壮志——希望为宋王朝收回失地,也讽刺了宋朝廷当局者任由国土飘摇。既表明词人为国忘私的胸怀,又批判了不顾国事、钻营私利之人。

17.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则足以拒秦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容易写错的字:“抟”“锲”“朽”“欤”“递”。

18.B

19.D

20.B

【分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处,墨守成规: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抱残守缺: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语境是形容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应使用“抱残守缺”。

第二处,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颜色鲜明华丽,光彩夺目。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华丽雄伟。也形容场面华丽而盛大。语境是形容唐代长安城华丽盛大,应使用“富丽堂皇”。

第三处,万头攒动: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这里应是形容南京城的人都出来观看,应使用“万人空巷”。

第四处,整合力:把零散的东西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的能力。凝聚力:比喻能使成员团结协作的力量。语境强调中华文化与周边各个地方的各种文化相融相生,形成一个巨大的“时空存在”的整体,应用“整合力”。

故选B。

19.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语段的中心说的是中国的文化以及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选择的句子处于第二段的开头,开头句一般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结合第一段“维护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不是抱残守缺、闭关锁国,而是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可知,上文强调我国文化的主体性;

结合下文“以丝绸之路为例,它不仅是一条通商道路,还是一条文化纽带……明代……南京城……都来……”“‘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的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与周边各个地方的各种文化相融相生”可知,下文是说中国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之间的关系,而且是按照由古到今的顺序。

由此可知,文中是按照“中国一世界”“古代一现代”的顺序来谈论中国文化;而且按照逻辑关系来看,一般都是由小到大,由早到晚,应该先说中国,再说世界,先说过去,再说未来。所以排除ABC三项。

故选D。

20.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破折号作用为解释说明。

A.表示总结上文。

B.表解释说明。

C.表意思的递进。

D.表话题的转换。

故选B。

21.(1)共通才会出现汇聚和融合(2)而是因为我们面临共同的威胁和挑战

22.(1)“差距的加深”改为“差距的加大”(2)“在内部能够单独解决”改为“能够在内部单独解决”(3)“各个国家需要”改为“需要各个国家”

【解析】

21.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语境强调人们通常的感知,前面有“是因为冲突才会出现分裂”,后面这句话与前句形式相似,是对前面句子的补充,根据下文“达到共通、最终汇聚到一起”可知,与“冲突”对应的是“共通”,与“分裂”对应的是“汇聚”“融合”等,据此应填“共通才会出现汇聚(融合)”。

第二处,前面有“并不是彼此喜欢”,后面应该用“而是……”呼应,强调让我们走到一起的原因是与“喜欢”相反的一面,根据后文“危机”“威胁”“挑战”“冲击”等词可知,此处应填“而是因为我们面临共同的威胁和挑战”。

22.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②“差距的加深”搭配不当,改为“差距的加大”;

“③在内部能够单独解决”语序不当,“能够”是能愿动词,放在前面紧邻主语,“在内部”修饰“单独解决”,改为“能够在内部单独解决”;

⑤⑥“……共同问题,各个国家需要……”中途易辙,出现了两个主语,把“各个国家需要”改为“需要各个国家”。

23.例文:

开启“养老”新模式,实现“跨代式”双赢

近闻浙江杭州一家养老院采取了创新举措——让年轻人“入住”养老院,初听实在是匪夷所思,好端端的年轻人不在外面好好打拼,闯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开创自己的事业辉煌,而是提前开启“夕阳无限好”的“养老模式”了——当志愿者,笔者不由得为养老院的这个举措拍案叫绝!
这些有学历,有才艺而又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年轻后生,没有按照人们的惯常思维,选择所谓理想的职业,或当白领、金领之类。那么,养老院是用什么“诱惑”住这些年轻人的呢?原来,被录用的志愿者每个月只需要支付300元租金就可入住,这其实是一笔可观的开支节约呀。不用说在物价和消费水平较高的杭州,就是在经济相对滞后的地区,一个月300元的租金也委实难找。而另一方面,这些七老八十的老爷爷老太太,有了年轻人陪他们聊天,教他们书法、绘画、唱歌、跳舞……老年人的生活真可谓丰富多彩,要多滋润有多滋润。志愿者们为他们提供的服务,那可以说比儿孙偶尔的看望不知好到哪里去了。一言以蔽之,这家养老院的创新之举,实现了两代人的双赢,也为养老院这个机构本身赢来了口碑。
或许有人说,哪里来的“双赢”?这是让年轻人占据有限的社会资源啊!甚至,持这种观点的人会说,芳华绝代的青年人,不是投身于更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之中,而是和一群老太太、老头聊聊天、养养花、种种草、下下棋、唱唱歌、跳跳舞……这简直就是自甘堕落、不思进取嘛,于国于民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哪怕是委婉地说,也是大材小用、浪费青春、蹉跎岁月。这种观点,看似颇有道理,其实是荒唐可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然离不开青年人,但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之一吗?我们国家的现状是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社会养老保障和配套的服务必须匹配和同步跟进,传统的养老模式,势必在新时代作一些创新也是与时俱进的表现。浙江杭州的这家养老院开创的这种模式就是一个很好范例,值得借鉴和推广。
至于说到年轻人,大材小用、浪费青春,“占用了社会资源”更是无稽之谈。高学历的青年人给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教老年人唱歌跳舞,正是发挥他们青春活力的最好契机,而养老院也是一个展示他们才干的大好舞台。他们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给他们一些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抚慰,也是青春奉献的表现,理应得到相应的报酬。更何况,他们不是白住这个地方,要交300元租金,这何来的“占用社会资源”?同时,从报名到面试、录用,每个环节都有考评机制、淘汰机制,所以养老院的这个举措是明智的,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创举,而不是博人眼球的“噱头”。
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是应运而生的。同样,我们对于这家养老院的创新举措,应多一些理解和悦纳,更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就扣上一顶“占用社会有限资源的”帽子,多听听、多看看,多了解,多做实地考察,然后再下结论也不迟。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所给材料为时事型材料。

“养老院”顾名思义是老年人的养老场所,而今却住进了年轻人,这是养老院的创新之举,还是年轻人好逸恶劳的荒唐行为?命题人设置了两种不同的舆论反馈,以考查学生的思辨性。考生下笔的侧重点就是对上述观点的取舍或作辩证思考。

对于搬入这个养老院的年轻人,每月只要支付300元租金即可入住,但每个月必须为老人提供至少20个小时的志愿服务。给老年人服务的形式多样——书画、音乐、舞蹈、插花等等。单就报名资格来看,对应聘者的学历、婚姻状态、住房条件等都有要求,这不能不说是杭州某养老院推出的创新举措。考生可从这家养老院的创举这个角度谈,先表态养老院的做法值得肯定和推广,然后具体分析原因,那就是“老人得到了陪伴,年轻人减轻了负担”,从而实现了“双赢”的观点。

如果认可是“占用了社会有限的养老资源”这个观点,可以从青年人本应该在其他行业大展宏图,怎能“入住”养老院“养老”“陪老”?而养老院招聘这些高学历的青年才俊“陪老”岂非大材小用。好钢应该用在好的器物上,优秀的青年更应该选择有利于自己发展,更有利国家和民族进步的事业中去,争做时代的弄潮儿。

立意:

1.为年轻人“入住”养老院叫好。

2.开启“养老”新模式,实现“跨代式”双赢。

3.年轻人“入住”养老院需缓行。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