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李莉:经典观后感,革命后代赵晓霞亲情诵读,支援先生散文《画》呈现抗战文学不朽篇章.
发布于 2021-11-11 17:59 ,所属分类:散文阅读园地
李莉:拜读抗战“一支笔”支援恩师散文《画》有感
朗诵:赵晓霞
《画》支援 黑龙江省抗战作家,创作于1941年
选自《白藤花——支援文集》,原载于一九四一年九月十九日《滨江日报》八版《沧浪亭》副刊。
支援先生
(1919-2004)
在“8·15”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中华大地光复76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时值2021年8月16日,支援先生诞辰102周年纪念日,拜读他老人家80年前的抗战文学作品散文《画》,让我们共同重温红色文化经典,薪火传承,牢记使命,弘扬抗战精神,砥砺前行。
支援先生《画》
原载于一九四一年九月十九日《滨江日报》八版《沧浪亭》副刊。
不能忘却的1932年除夕,东洋小日本的铁蹄践踏了哈尔滨,这座城市依松花江而生存的人民便沦为亡国奴,松花江,这座城市的母亲河,流淌的不再是甘甜乳汁,而是她所哺育的孩子们屈辱的血和泪!
哈尔滨,曾经的“东方小莫斯科”,沦落成东洋小日本的贼穴魔窟!
哈尔滨,曾经的“东方小巴黎”,沦落成我炎黄子孙的人间地狱!
在殖民侵略统治重压之下,中国共产党人、左翼进步文人、红色音乐人,用文学、美术、戏剧、音乐,以曲笔、隐喻、委婉、影射的笔法跟凶狠残暴的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他们是我华夏民族的中流砥柱!
这其中就有老作家支援先生。支援先生是我的恩师,我曾亲耳聆听他老人家的教诲,受益匪浅。
在那不堪回首的日伪统治的黑暗年代,他老人家铁骨铮铮,不畏强暴,激扬文字,写下了不朽篇章,揭露抨击日本侵略者和他们豢养的汉奸走狗。
他老人家用手中的笔写下的每字每句每篇都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让伪装友邦善邻的东洋魔鬼原形毕露。
支援老不愧是被中国作家协会审核认定的抗战时期的“一支笔”。支援老不愧是哈尔滨抗战时期,利用文学形式,唤醒民众奋起反抗,砸碎一个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为抗战胜利而呼啸呐喊的左翼作家。
在支援先生的散文《画》中,把一个个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字里行间都把当时的场景描绘得淋漓尽致,仿佛让读者自己也能置身于那个年代而融入其中,并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
在当时那个特殊历史大背景下,支援先生采用了特异的艺术表现手法,用象征、暗喻、影射等曲笔的方式,揭露日本侵略者给中国百姓所带来的深重灾难。
开篇首段,描写的季节是凄凉的秋天。秋天,意味着肃杀、寒冷袭来。他老人家在寓示哈尔滨沦陷时期,沦为亡国奴的哈尔滨民众在水深火热的地狱里哭泣、挣扎,过着牛马猪狗般的生活。
听老一辈讲,当时的哈尔滨民众只能说自己是满洲国人,谁如果说自己是中国人,就是反满抗日,轻则坐牢,重则杀头。
支援先生是亲历者,他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他把写作的视觉直接瞄准在在这个城市里的隅角“贫民窟”的生活画面,这是最有表现力的场景。
人们衣衫褴褛,蹲聚在窟门前。
这样一幅真实生活画面,被作家用文字一笔一笔地描绘出来,如同画家在画布上涂抹、勾勒,把他们都生动形象地画出来。我认为:画家就是作家的化身,画家就是作家的代言人,画家和作家是一体的,作者通过画家的图画,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寓情于景,彰显主题。
到了近中午时分,老人伸伸懒腰,深深呼吸了一口气,拿起自己的上街乞讨的饭罐,孩子们拾起煤筐,开起自己的生活······
这幅画面所展示的就是当年的现实生活的缩影。
它如同电影一样,在我的脑海浮现。
人们天天这样的生活着!
人们在这个恶劣的居住环境中苦苦地挣扎着、生活着。
这就是日本侵略者铁蹄下,生活在最底层的哈尔滨劳苦大众的真实写照!
在作家的笔下,同时又展现了另一幅画面,就是在“贫民窟”对面一个小楼里,有一个青年画家。
画家在离他们500米远近的地方,花了很高的租金租了一间房屋,在这里居高临下地观察贫民窟的穷苦人们生活的全貌,“为的要以贫民窟的全貌作题材,完成几幅得意作品”。
“他常常对窗下望,并且不住地挥动画笔”,企图把这个场景在他的画布上勾画出来。
这时,在作家的笔下,你会看到他用递进的写法,写到天气的寒凉,并表明画家搬到这里已经两个多月了。你会看到“画家的住处十分的脏乱不堪,酒瓶、纸屑、书籍和画具,都散乱堆放置着。”而且在他画完的许多贫民窟的画案,又被他毁掉,并踏在画家的脚下。
“脏乱不堪”的画室,被自己“毁掉”的画案,被“践踏”在画家脚下的画作,这一切景象,反映了画家当时的生活状态,更是表现画家当时对现实生活的极度不满、烦躁恼怒、憎恨反抗的思想感情。
他生活体验在一个“贫民窟”的状态中,揭示出画家对劳苦大众深切的同情,然而却又无能为力的抗争。
在作家的笔下,仅用几个转换场景的再现,就把人们当时生活的窘境,用文字鲜活地表现出来。
他描写这时画家“苦恼时时扰着他的身心,常常彻夜不能睡眠,他疯狂的饮酒,同时推开窗子,再看那黑压压气氛下的穷窟。”“这时他几乎变成恼怒了,别人见着决不会觉得他这样之所以由来,而他也无从发泄这暴躁的情感。他只瞪着双眼在向下面巡视,但从望不见一点光亮照出他所表示不出的隐秘。于是,又无可奈何地关闭下窗,静静的期待着大地的晨曦。”
这段描写从“烦躁不安”到“彻夜不能睡眠”,从“疯狂饮酒”到“几乎恼怒”,而又“无从发泄”,这一系列思想行为的发展变化,都来源于“黑压压气氛下的贫民窟”。在“望不到一点光亮”的真实画面中,画家的“隐秘”是“期待着大地的晨曦”。
支援先生笔锋所描绘的画家每天“期待着大地的晨曦”,表明画家在沉思之中,摆着他的画布,凝视着这块土地,盼望着光明的到来。
“每当熹光微露,楼上的小窗早张开了,画家站在街前,窗台摆着画布,他如塑像般的凝视着这块土地,灰暗渐次被晨光逐开,一所,两所,这藉低洼地势培起的房子宛如使死者坯坯陷入的坟墓。阳光照来,从洞口爬来了龌龊的动物,偎依在洞口佝偻着。有褴褛老人,赤裸的孩子,还有被披发分辨不清的男女人物都在晒太阳。”
在这一段里,作家通过手中的笔,把当时的贫民窟形象地比喻为陷漏的坟墓,贫民们过着动物般非人的生活,“老人”、“孩子”、“男女人物”,人人都渴望着光明,渴望着“晒太阳”。
我想,所谓的龌龊的“动物”,却是在洞口佝偻着衣衫褴褛的老人和赤裸的孩子,还有分辨不清是男是女的人物。
这里所描绘的,是日伪统治下的黑暗岁月中,生活在最底层的哈尔滨劳苦大众居住的真实场景。
在这样一个群像中,支援他老人家如同画家一样,用精彩的文字表现出来,在我的脑海有很强的画面感,让我真实感受到当时的人们,凄惨的生活窘境与状态。虽然,阳光依然明媚,但是,他们的内心世界却是灰暗的,他们无能为力的活在残酷的现实中。
接着,支援他老人家笔锋一转,写到:
“画家他微闭着眼,让视线穿过睫毛,在朦胧模糊的视野,仿佛那所有的隐秘都在眼里现露而活动了。那状态、情景,都被他望穿,再看画布,这全贫民窟的位置景色也整个搬移画布上,而且这缩影在他看着非常逼真,生动,那梦幻中的崇高杰作瞬息便可完成。然后他再毫无迟疑,敏捷而迅速地涂了几笔。贫民窟的轮廊出来之后,他再微闭双眼去看之后,审查画布,他觉这时与画布同一的凄迷表现,于是兴奋地抓起色笔开始涂抹了,阴晦的气氛裹着灰色的人们。”
这一大段,就是当年在日伪统治下的黑暗岁月里,劳苦大众最真实的生存状态。
画家“望着未完成的杰作,多少还能觉得一丝满意,于是爬上床安适地睡去。”
这寥寥几笔之中不难看出,画家为完成一部杰作而感到放松时的一种心态,也是作者借景抒情,揭露现实,表现劳苦大众的疾苦,鞭挞时弊,抒写的一种情怀。
然而,作家笔锋没有停止,继续深入,描绘画家“醒来,第一次睁开眼,他便觅视那画,把画悬在壁上,用一种观察题材的心情来鉴赏。初还安逸,进而发生怀疑、悔恨,甚至恼怒起来。”
画家认为自己手中的这支笔,“丝毫没有表现出贫民窟人民的忧悒。”贫民窟的那些悲哀、凄惨的人们“可以用第一理由来指责他,不该用这支笔涂画蓝天、白云、油绿的地、金色的光。根本不该这样去画。”
“他总觉得那蓝天白云的颜色强烈的刺着他的眼,使得他不得不恼怒,疯狂!”
哧——!他一下子把画布撕毁了。
在这一段里所描绘的画家,表面看来是对自己的画作的不满,其实这正反映出作家与画家同样,不但对生活在贫民窟的劳苦大众深切的同情,而这造成一切的根源就是来自该诅咒一千倍、一万倍的日本侵略者!更重要的更深层次的意义,表达出作者对改造这一现状的思考与探索。
“被撕毁的未完成的作品在屋地堆起来了,然而他不绝望,在画家的床头写着这样一句话——任是十年,百年,只要有着我的精力,便无疲倦去描绘。”
从这寥寥数笔的文字中,展示支援他老人家坚韧不拔的精神与力量,哪怕十年、百年,他老人家依然要拿起手中的笔,与日伪统治者去呐喊,去抗争,去寻找一条解放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的光明之路。
最后一个段落这样写到——
“三年后,画家终于完成了一幅作品,这作品依然是迎着小窗的地址,但绝无三年前那种阴郁景色了,焕然的,是极其光辉的楼房,有用红色砌成的一所齐整的台子。当他完成了杰作将搬开这小楼的前一天夜里,他看那座辉煌的楼,然后把作品擎在手里,疯狂的用毛笔写下去……”
这一段所表现画家三年之后,他对自己再画这幅作品的完成很欣慰。“阴郁”的景色焕然着“极其光辉”“辉煌的楼”。
当他要离开这座小楼时,再回首看了看,然后,把他的作品在手中擎起,并在上面写下这样一句话——“明朗给予了你,明朗的债被我还清了。”
在这里,作家让读者意识到了画家终于完成这个杰作,他是在完成一种自我救赎。
这寥寥几笔,表现作家也好,画家也罢,不再跟随着生活在贫民窟阴暗角落的人们那样无能为力的活法,摆脱了这阴暗灰色的世界所笼罩的残酷现实,他要追随辉煌的光,照亮自己的前程。
文章结尾意味深长,“这画寂寞的让画家焚毁了,是他偏于画明朗色彩一个转变的刹那。”这里揭示出作家借助画家之举动,表明了作家理想社会于现实社会不可调和矛盾,殖民压迫于反侵略斗争的日益尖锐的矛盾冲突。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支援先生要用实际行动,用他手中的笔去寻找光明,誓跟日本侵略者抗争到底的信念与决心。
当把整篇《画》这部作品,认真拜读,反复咀嚼琢磨之后,我能感受到他老人家是在借助画家作画的描写,表现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1941年,支援先生只有22岁,以他浑熟凝炼机敏的文笔写下这样一篇传世经典力作!令后辈敬佩,敬佩在支援他老人家笔下,如同一幅画将三四十年代东洋小日本铁蹄践踏下的哈尔滨民众生活的画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当我拜读支老的其它抗战作品时,有诸多章节,都会发现他所描绘的人们,在白色恐怖之下,几乎均有描写太阳的文字。
这一特征,是他在预示着,黑暗终将离去,曙光会即将到来!让人们在绝望中,看到黎明前的曙光,唤醒人们焚毁一个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冲破黑暗的牢笼,迎接太阳,追求光明。
这就是——支援!这位红色文化的先锋,勇敢的文学斗士,在散文《画》这篇传世杰作中,所要呐喊出来的声音!
支援先生以笔为枪,投身抗战,在没有硝烟的文化战线上,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呐喊助威!也是三十、四十年代那个黑暗的、动乱的时代里,所有的左翼文化先锋,如金剑啸、萧红、萧军等前辈共同所发出来的吼声!
红色文化薪火传承,作家永远活在他的作品里,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宣传支援他老人家《画》这篇遗作,为什么要写《画》的读后感的原因所在。
生活在日伪白色恐怖统治下的黑暗岁月中,对文字严酷管控的大背景下,支援先生与日本侵略者抗争的决心与勇气,通过文章巧妙的构思,独具匠心的设计,与敌伪斗智斗勇,为躲过当局审查,只能用类似借鉴画家这种象征、暗喻、委婉、影射的曲笔表现主题思想,充分展示了支援先生艺术的才华和斗争策略。
他老人家把他所要描绘的人物、情境及其内涵,用最精炼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让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如诗如画的场景与画面!又如同身临其境!
每当我细细品味、咀嚼字里行间的词句,我都会犹如看到当年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与社会现实的缩影,一幅幅画面感,油然而生,更犹如同电影一样,在我的脑海中一幕幕呈现出来,人民见了拍手称快,敌人见了胆战心惊。
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这就是文字的厚重!
在日伪政权统治的白色恐怖笼罩之下,有极少数的汉奸文人,数典忘祖,摇唇鼓舌,甘当东洋魔鬼的黑笔杆、吹鼓手。
然而,更有金剑啸、萧红、萧军等,还有支援这样一批爱国的左翼文人,不屈服暴力,义无反顾地用文学、用音乐做武器,揭露、鞭挞日伪统治者的丑恶嘴脸。
他们以赤子之心,挺身而出,勇敢的担当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
他们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他们以笔作刀枪,刺向日本侵略者的黑心脏。
他们是我华夏儿女的楷模!
他们是我中华民族的脊梁!
支援老作家被中国文联称之为抗战时期的“一支笔”,并授予他铜质牌匾。一只右手握笔的立体手模的塑像,被高高地镶嵌在齐齐哈尔市“和平广场”的抗战纪念墙上!
他老人家无愧于抗战老作家这个称谓!
他老人家的英名将流传千古!
他老人家的作品将永垂不朽!
他老人家将永远镌刻在人们的记忆中!
2021年8月16日于哈尔滨
李莉
诵:赵晓霞
主播简介:
赵晓霞,民族英雄赵尚志的亲属,革命先辈赵尚朴的女儿。哈尔滨人,一位退休医务工作者,爱好音乐、舞蹈,热心于环境保护宣传和抗联精神宣传的志愿者。近年来酷爱朗诵,多次参加各类的朗诵活动,并获赞誉。
赵晓霞
支援
秋。寒意沁进人们的心,阳光更显得踯淡而凄凉。每当清晨,这都市一角的贫民窟,有老人和孩子们蹲聚在窟门,寂寞地晒太阳。他们也感到那阳光不带给他们多少温暖,但只为无事可做,便半睡似地摊在这里。孩子像也染上了老年的忧郁,郁死呆呆地颓摆着。一直等到近午,他们才都像呼出一口气,伸伸懒腰,个捡起来各自的用具,老人的是饭罐,孩子们的是煤筐,开始工作而活动去了。
(图片来自网络,与本文无关)
天天是这样,而他们天天被对面一座小楼上的青年画家赏识着这种姿态。
画家的楼距这里约有五百米远近,据说这是画家出着很高的赁金搬来的,为的要以贫民窟的全面作题材,完成几幅得意作品,所以他是常常对窗下望,并且不住地挥动画笔。
天气愈发寒凉起来,屈指画家已经搬进这里两个多月。这小型的房屋里从没有过一次整理,酒瓶、纸屑、书籍和画具都散乱地放置着,尤其地板上有许多毁掉的贫民窟的画案,被踏在画家的脚下。这一切的淆杂混乱的景象都可象征画家近来的生活,的确画家有些发窘了。
他深感到这题材的隐秘情态,他更觉到自己的能而悲哀,他曾费尽思索运用着画笔,然而总都不能满意他笔下表示的线条。苦恼时时扰着他的身心,常常彻夜不能睡眠,他疯狂地饮酒,同时推开窗子,再看那黑压气氛下的穷窟,这时他几乎变成恼怒了,别人见着决不会觉得他这样之所由来,而他也无从发泄这暴躁的情感。他只瞪着双眼在下面巡视,但从望不见一点光亮照出他所表示不出的隐密。于是又无可奈何地关闭下窗,静静的期待着大地的晨曦。
(图片来自网络,与本文无关)
每当熹光微露,楼上的小窗早张开了,画家站在街前,窗台摆着画布,他如塑像般的凝视着这块土地,灰暗渐次被晨光逐开,一所,两所,这藉低洼地势培起的房子宛如死者坯坯陷漏的坟墓。阳光照来,从洞口爬来了龌龊的动物,偎依在洞口佝偻着。有褴褛老人,赤裸的孩子,还有披发分辨不清的男女人物都在晒太阳。
画家微闭着眼,让视线穿过睫毛,在朦胧模糊的视野,彷佛那所有的隐秘都在眼里现露而活动了。那状态、情景,都被他望穿,再看画布,这全贫民窟的位置景色也整个搬移到画布上,而且这缩影在他看着异常逼真,生动,那梦幻中的崇高杰作瞬息便可完成。然后他再毫无迟疑,敏捷而迅速地涂了几笔。贫民窟的轮廓出来之后,他再微闭双眼去看之后,审查画布,他觉这时与画布同一的凄迷表现,于是兴奋地抓起色笔开始涂抹了,阴晦的气氛裹着灰色的人们。
(图片来自网络,与本文无关)
中午,晒太阳的人们消逝了,这块土地渐也是现出湿雾样的光晖。画家为景色的转变有些倦了,望着未完成的杰作,多少还能觉得一丝满意,于是爬上床安适的睡去。
醒来,第一次睁开眼,他便觅视那画,把画悬在壁上用一种观察题材的心情来鉴赏。初还安逸,继而发生怀疑,发出悔恨,甚至恼怒起来。他认为这支笔毫没有表现出贫民窟的色调,人们的忧悒。可用第一理由来指责的是不该用蓝笔涂了天空、白云,油绿的地,金色的光。根本这都市便无明朗,尤其是这里,所有的画是阴沉,凄沧,但他总觉到那蓝天白云的颜色强烈的刺着他的眼,使他不得不恼怒,疯狂。
被撕毁的未完成的作品在屋地堆起来了,然而他不绝望,并在他床头写着——任是十年,百年,只要有着我的精力,便无疲倦去描绘。
……
三年后,画家终完成了一幅作品,这作品依然是迎着小窗的地址,但决无三年前那种阴郁景色了。焕然的,这是极其光辉的楼房,有用红色砌成的一所齐整的台子。当他完成了杰作,将搬开这小楼的前一天的夜里,他看那座辉煌的楼,然后把这作品擎在手里,疯狂的用毛笔写下去“明朗给予了你,明朗债被我还清了,我将寻找那阴暗,我跟随那阴暗的人们……”之后,这画寂寞的让他焚毁了,是他偏于画明朗色彩一个转变的刹那。
本文选自《白藤花——支援文集》,原载于一九四一年九月十九日《滨江日报》八版《沧浪亭》副刊。
支援先生
作者支援简介:支援(1919—2004),满族,东北沦陷时期哈尔滨市著名的左翼作家和东北作家群的重要成员,著有各类文学作品300余万字,其中抗战类题材超过三分之一比例,代表作短篇小说《白藤花》被誉为东北抗战文学的经典。
支援先生是哈尔滨市唯一一位抗战作家。
2003年,被授予“哈尔滨市终身优秀艺术家”光荣称号。
199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时,支援荣获中国作家协会授予“以笔为枪,投身抗战”铜质纪念牌。
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齐齐哈尔和平广场抗战胜利纪念墙上,镶嵌支援手握一支笔的立体手模,手模下附有碑文。
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哈尔滨市文联、哈尔滨市作协为纪念抗战老作家支援,出版了《白藤花——支援文集》上、下两册(下期介绍),共计175万字。现已被黑龙江文学馆及国内多家博物馆收藏。
2019年8月16日,哈尔滨市隆重召开了抗战老作家支援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
《白藤花》支援文集上下册
2005年,齐齐哈尔和平广场抗战胜利纪念墙
镶嵌支援先生手模和碑文
1942年,支援先生23岁,
发表著名抗战文学作品
《白藤花》
1948年,30岁的支援与26岁的沈桂弟经过8年苦恋,喜结连理。
支援先生
1995年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中国作家协会授予支援
《以笔为枪 投身抗战》纪念牌
《白藤花--支援文集》的问世,既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文学,也是给世界反法西斯提供了抵抗文学的有力实证,《白藤花不朽,抗战精神永存。
2018年10月7日,哈尔滨市图书馆“一书一城”隆重召开了《白藤花--支援文集》推介大会,广受赞誉。
图为支援先生的女儿支雁在会上。
支氏三姐妹支雁(右一)、支鹰(中)、支凤(左一)
深情缅怀,牢记家训,决心继续做好红色文化传承,告慰父亲。
这是她们参观瞻仰哈尔滨党史纪念馆“左翼作家作品展柜”,
里面陈列着的《白藤花--支援文集》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