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树勇散文选(346):外来文明输入陕南的路径

发布于 2021-11-29 17:24 ,所属分类:散文阅读园地

外来文明输入陕南的路径

胡树勇


陕南安康、汉中、商州三地区处在秦巴山范围,这里有小盆地、有大川道、有高山谷,地貌虽有差别,但却同处于陕南这个“小气候”中。这“小气候”圈,一是真正意义、自然界的小气候区;陕南三地区的气候特征相近,一是文化、经济、政治等人文精神上的小气候区;陕南各地的人文精神也多有相似。


陕南的人文精神有着许多相同的共性,比如方言相同的多,尽管语调有差异,但方言中的词、句子多有相同。另外,如陕南的饮食,也多有共性,这里的人们喜好饮茶,而且一律是自产的陕青茶;人们的主食是大米、小麦,而多数人喜食大米,这一点有别于其他北方地区,尽管陕南的地理位置划归北方。又比如陕南的节日礼庆、婚丧嫁娶习俗,也多有雷同,风俗相近,礼节可揣摩。还如陕南的衣着服饰也有共性,前些年本省某大报在画陕南山民时,还在用头缠白布的老农形象,其实现在早已不是这种情形,山民们大多戴上了商店买来的机器布料做的各式帽子。


这种种相同的共性表明陕南的土著文化相近似,而且外来文明生活的传入也有一个大致相同的路径,我以为这条路径就是源于陕南、流经陕南地区的汉江水路。


汉江源于陕南西部的宁强县,而后自西向东横穿出陕境,进入湖北西北部,最后汇合于长江。这一条水道自古以来便自然地成了陕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黄金水道”。史料记载下来的发生在黄金水道上的重大事件可谓不少,远的如汉刘邦溯江而上在汉中建国兴邦,随后的“三国演义”,再后的如宋与金在汉江上游大战,以及明末李自成转战陕南商洛山中,清朝的南方人大迁徙北上到陕南,清代汉江上游与下游频繁的以船为载体的商业贸易,以及在汉江沿岸大小城镇所建的湖南馆、黄州馆、江西馆、川陕馆等各种会馆,和那些清代后期西方基督教在陕南各地建教堂传教,无一不是和汉江这一条黄金水道一脉相连。


因为汉江流入长江,历史上又比较畅通,南方文化便自然要从这一条黄金水道溯江侵入到陕南,陕南因为自身的需求发展,又必然很情愿的吸取这种种的南方文明,因此,陕南人便多了些南方生活习俗和气质。


但仅仅是多了些南方习俗和气质,陕南人却没有排斥北方习俗和气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陕南由于秦岭山脉的阻挡,与关中等北方地区接触来得没有象南方那样方便,毕竟水路轻松便捷于山路栈道,因此,只因为山之阻挡,陕南吸收北方习俗来得少了,至少近几百年的情形如此。实际情况亦如此,你在关中道上问问,有多少人知道陕南人的衣食住行?


除了汉江水道与秦岭到关中之道,因为陕南与甘肃、四川、湖北、河南等省相邻近,因此陕南的许多县又与这些周边省份保持着较多的接触,而且以近邻为亲,交往比他处较多。这样,就产生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你到陕南各县走走,人们的衣食住行虽有大同,却存小异,仔细调查这小异,便会发现,这小异与周边省份的县颇有关系,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由此便也产出了个性。


总之,陕南的人文地理共性鲜明,个性诱人,它即象一个哲学的“杂家”,又似一朵朵颜色有别的鲜花,这些七彩鲜花把个陕南装点的姹紫嫣红,越来越引起世人的。


(原载本人2001年出版的散文集《江汉清音》)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