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角散文】沈钦毅 ll 七月游疆散记
发布于 2021-11-30 14:20 ,所属分类:散文阅读园地
七月游疆散记
作者:沈钦毅
大四开始,大家就开始在各种场合讨论着毕业后是否要进行一场旅行。宿舍的人都来自塔城、伊犁、昌吉等不同的地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每一次对于毕业旅行的讨论都会让我们更加期待毕业的到来。6月,大家都忙于毕业论文,虽然每天忙得焦头烂额,但对于毕业旅行的热情丝毫未减退。
7月13日下午,我们与夕阳同行,向着大家一直神往的地方—赛里木湖出发了,我们把车载音乐开到最大,一路欢歌笑语。即将到达博乐市的时候,天空突然电闪雷鸣,雷声盖过了车里的音乐声,这时坐在后排的小刘说了一句:“不会要下大雨吧!”话音刚落,豆大的雨点就砸在了挡风玻璃上,我们发出啧啧的声音,说小刘不去买彩票可惜了。雨越下越大,开车的小吴放慢了车速,我也不由得抓紧了扶手,我往后排看去,坐在小刘旁边的小马竟还在酣睡。由于出发时间较晚,今天是来不及去赛里木湖了,我们在市里住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马不停蹄地前往目的地。我们路上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天,突然,小马大叫一声:“啊!快看!是赛里木湖!”我们这才发现,我们已经绕过了最后一座山,一片蔚蓝之色映入眼帘,湖水在太阳的照射下闪烁着,像是繁星一般,每闪一下,我就感觉自己的心也随之动一下。驱车直下,终于,我们看到了赛里木湖的全貌。赛里木湖湖身长,湖面宽阔,四面山丘像是一马平川的草原,没有树,平川草地下积聚一汪清水,阔大而又平静。
我们仿佛置若仙境,蓝蓝的天与碧绿的水再配上青青的草,构成了一幅水天一色的美景。悠悠的白云倒映湖中,时而聚拢时而散开,这样的美景在湖中倒映得一览无余。没有船,少了冲浪的闹声,没有外来的污染,这可能是赛里木湖至今保持清澈见底的原因。我们进入景区,车刚停稳,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冲下车跑到湖边,小胡说:“我真想下去游个泳,可惜水太凉。”小巴在一旁开玩笑说道:“刚好抓两条鱼上来我们烤着吃。”小马张开双臂像是在拥抱湖水一般,我一直在拍照片,随便一拍就是一幅美丽的画面。我们来到湖边几乎看不到任何一条鱼和虾蟹。听说,赛里木湖原来是一个死水湖,由于水冷,一般的鱼在这里不能生长,没有鱼虾,也就少了水鸟,后来人们从俄罗斯引进一种冷水鱼,这种鱼适应高山湖泊,在零度以下的深水中能够生存,能够繁殖,赛里木湖因为有了冷水鱼而活了起来。我们沿着宽阔的景区公路慢慢行驶着,游客络绎不绝,一些大妈穿着大红的衣服,举起绿色的丝巾拍照,我们看到后在车里哈哈大笑,幸亏车窗是关着的,我们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和游客,小马说:“现在看来,我终于知道这里为什么这么受欢迎了。”
我们一边走一边看着这片人间净土,不知不觉就又上山了,我们同时感叹,不知道下次来又是什么时候了。穿过隧道,我就知道马上就要到果子沟大桥了,我赶紧招呼着大家把手机拿出来准备录像拍照,穿过黑暗的隧道,随着一阵光亮,我们看到果子沟大桥如一头钢铁巨兽般横卧在群山之中,车子在桥上行驶时,我们感觉好像在云中奔跑,桥上不让停车,我们透过车窗从近80层高楼的高度向下看,有种恐惧的眩晕感。绕着山下了桥,又从桥底穿过,回头突然看到了我们刚下来的果子沟大桥,不禁再次感叹这座桥的奇迹之处,就像一道彩虹从山间穿过,好像我们刚从云顶过来似的。
到达伊宁市已经是下午六点左右,在市里停留一晚后,按照计划,我们联系到了在新源县的好友,一同前往唐布拉草原。我们在则克台到种蜂场这段316省道上缓慢行驶,路上不仅货车多,牛羊马也不示弱的占道,一路上和牛羊以及大货车相持多次,烟尘滚滚的走了一个多小时,到达种蜂场时我们车内几人头顶都在冒汗,小吴气喘吁吁,说道:“感觉我不是在开车,是自己在用腿走一样”,看样子他是紧张坏了。从种蜂场向东走就是唐布拉草原,我们虽然都有些疲倦,但在前往唐布拉的路上,我们的眼睛都是亮的,这片以天山山脉为背景的唐布拉草原,加上蜿蜒曲折的山路,果真是一幅百里画卷,好景美不胜收。小胡的手机电量只有10%了,但他还是忍不住一直在按着快门键。天气非常晴朗,头顶着纯净的蓝色,脚下是葱翠的绿色,就像在画里一般。
我们在唐布拉景区的小华山下驻扎,在一大片毡房中找到了属于我们自己的住处,哈萨克族小孩骑着马招揽游客,男人在宰羊剥皮,女人在一旁用钎子串着羊肉,我抬头望向天空,烤肉的炊烟伴随着西边的夕阳,让我想起了《桃花源记》里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趁着太阳还没落山,我和同行的几人看到了蜿蜒曲折通往山顶的台阶,我们都在猜测这到底有多少台阶,有人说一万,也有人说五千。于是我提议我们自己上去亲自数一数,大家一拍即合,说上就上,我们每上一层往山下看都能看到别样的风光,下山的人在为我们加油打气,说上面有好喝的马奶,这让我们充满了动力。30分钟后,我们终于到达了山顶,果不其然,不仅有马奶,还有牛奶等其他饮品,我们席地而坐,休息了片刻,留下了珍贵的合影。下山回到毡房,发现羊肉刚烤好,已经卷入馕中,我们在毡房里盘腿坐下,吃着烤肉喝着啤酒。太阳落山后的唐布拉草原微微有些寒意,小巴不知从哪找来了一足球,兴奋地叫我们一起来踢,我们围成一圈,足球在我们中间打着转。这时,一个哈萨克小伙骑着一匹骏马来到我们身边,问我们骑不骑马,小胡两眼放光,他在来唐布拉的路上就一直叨叨着要给我们展现他骑马的技术有多么的厉害。小胡二话不说飞身上马,我还没来得及想这么高的马他是怎么“飞”上去的,他就已经扬鞭飞驰而去,只留下我身旁的马蹄印,只见小胡就想电影里的战士一般,一手紧抓缰绳,一手握紧马鞭,不停地抽打着马背,马儿也像吃了兴奋剂一样,四只蹄子交替着飞速前进,不仔细看还以为马的身上有四个轮子。
早上八点,顶着蓬乱的头发走出毡房,眼前的景色让我惊呆了,薄云环绕着群山,就像电视剧《西游记》里神仙腾云驾雾一般,我赶紧拍了几张照片,生怕这一美景消失。一路向东,到达乔尔玛,瞻仰了独库公路纪念碑,再一次了解了独库公路的历史。独库公路每年只在夏天的几个月内对游客开放,这里也已经成为了自驾游的热门打卡地,我们沿着独库公路北段向独山子出发,我们将车速降了又降,一路的美景使我们忘乎所以,高山流水与长天共一色,雄鹰低空飞行,时不时钻入树林捕获猎物,一路上都是盘山公路,到达山顶,一切景色尽收眼底,仿佛只要伸手就能触摸到那一大片云,山顶上风很大,七月夏季的炎热在这重叠的山中逐渐消逝,再往上行驶,竟看到了常年不化的积雪!我们在哈希勒根隧道旁停下,看着游客们穿着短袖短裤在雪中玩耍拍照,我们也跃跃欲试,看了下此地的海拔:3386米,我们在有积雪的山上爬了一半,就感觉到了呼吸不顺,体验到了高原反应的感觉,但我们还是坚持爬到了积雪的最高处,小马不知道从哪找来了个破纸壳子,非要体验一下在山顶滑雪的感觉,只见他把双腿岔开一屁股坐在纸壳子上,顺着滑道滑下,一边滑一边喊着让我给他录像,我刚按下快门,他一个重心不稳摔了个嘴啃泥,我们哈哈大笑起来,记录到了这一精彩瞬间。我们在山中穿梭,层层而上,走在蜿蜒的独库公路上,被天山环绕,我们偶尔在观景服务区停车,看看自己前面刚刚走过的路,会有完全不同的体验,在开心不已的同时,我们也在咂舌赞叹大山的巍峨和筑路英雄的不易。在行驶过程中,会看到身旁裸露的石壁,这也是常常伴有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养路工人为了防范灾害的发生,在公路旁安装了护栏,在裸露的石头上围上了铁丝网。虽然看起来有保障,但我们在行驶过程中还是心惊肉跳。我看着外面的景色,一阵困意袭来,这时我才发现,我已经太久没合眼了,于是便睡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听到同伴的一声呼喊:“瀑布!”我惊醒过来,透过车窗向外看竟看到了溪流从石缝间流过不断溅起白色的水花,流向地势平坦的地方。看到观景台上的标识,我才知道这是“天瀑”,但是这瀑布与我想象的不同,没有那种震撼的感觉,直到我们沿着弯路继续爬升,不断靠近瀑布的上游,才看到了“庐山真面目”,瀑布旁巨大的石壁上写着“天瀑”两个红色大字,我们不禁疑惑,难道这是来自天上的瀑布?其实不然,这是从雪山上流下来的雪水!天瀑远看细小,从它旁边经过的时候,其声势之浩大令人震惊!在瀑布的旁边的斜坡上,有一些白色的毡房,这是牧民的房子,有些人家还会在门口支上烧烤摊,卖烤羊肉串、烤面筋等其他小吃,许多游客在那里驻足,一手拿着肉串,一手抓着烤面筋,吃的是不亦乐乎。也是,从乔尔玛上来,没有饭店,这种小摊也足以填饱肚皮。
我们的最后一站是小胡家,小胡家在昌吉市奇台县五马场乡内,我们到达时,太阳已经快落山了。这里很安静,大家都不说话时都能听见从耳边吹过的晚风,同学的家人热情招待了我们,小胡说,我们在路上的时候,羊已经迫不及待地跳到锅里了,我们哈哈大笑,这一笑不要紧,肚子又饿了。没过多久,肉还没端到桌子上,香味已经飘进鼻腔,朝着香味望去,好家伙,只见两大盘羊肉被托举着向我们走来。小胡拿着小刀,给我们一人旋了一块羊尾油,我虽然有些抵触这种油块之类的食物,但是出于礼貌,我还是硬着头皮把油咽了下去,随即开始大口吃着洋葱,小胡说:“羊尾油不能咀嚼,否则会上头……”话还没说完,小马已经将羊尾油大口咀嚼了起来,我们看着他有苦说不出的表情又是一阵哄笑。吃完羊肉,喝了一碗热热的羊汤,感觉羊油的劲上来了,有些头晕,又喝了一瓶“阿比达”苏打水,长长的打了一个饱嗝,才感觉好多了。
小胡提议我们再去江布拉克看一看。我们从奇台县一路向南,来到半截沟山脚下,走了一段大约10公里的山间小路,路边的绿色慢慢多起来,我们从山路往下看,漫山遍野的黄绿色、浅绿、翠绿色的麦田映入眼帘,我们来到山顶,眺望远处,远处白色的毡房、木屋、牛羊像天上的星星般在这片山中草原里点缀,小溪从山涧缓缓流下,突然,从身边飞驰而过了一匹骏马,等我们回过神来,只能看到马背上小伙的背影了。我们缓慢行驶,不愿意把车速提高一点,过了麦田拐弯又进入了一片山区,再一次登高望远,眼前又是另一番别样的壮观风景,环顾四周才发现,我们已经被朦胧的远山,交错的峡谷,翠绿的云杉所包围,从远处能依稀听见哈萨克牧民的歌声,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高原牧歌景象。
此次行程让我们都收获满满,不知道下次再聚在一起又是什么时候了。
本期编辑:天下白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伊犁锐角编辑部
总编:何金良
主编:单守银
编辑:郭静天下白
评论:大侠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