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旅》:什么样的老师才是真正好老师?

发布于 2021-12-01 17:51 ,所属分类:中小学语文学习资料

爱读书,谈理想,说教育 | 陈生
日日不断之功 | 第11篇原创文章
简单是沐嘉这个月的第三位家庭老师了。
马列文混文化圈,有钱,有人脉,可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老师,这是为什么?

杨老师,名校金牌老师,家长没点关系,可能有钱也请不到她,所以,她作为老师是非常自信,气场也非常足,她一来就给沐嘉一个下马威:“我是看你阿姨的面子,才来教你”,然后就搬出她的课程表和学习计划。
我们作为观众,一看就能知道这个杨老师根本没能力教好沐嘉,难道是杨老师浪得虚名,没有真才实学?我认为不是,杨老师在名校肯定是一个优秀老师,她带的班级的学生成绩肯定不错。
那是什么原因让她的教学技能在这个场景下,看起来如此苍白无力?
首先,名校之所以是名校,它到底在哪些方面成功呢?
比如,一所初中,我们评价这所学校的好与坏,首要的指标是它每一届考上重点高中的比例有多少,和考上普高的比例有多少,而成绩位居“下层”的孩子,基本上没什么人,因为家长把孩子送进去是为了孩子能居于“中上”层,“中下”层如何,没有人关心。
所以,名校最大的光环就是学生成绩好,而名校老师的最大本事就是帮孩子刷题,拿到高分。而剧中的沐嘉的情况,明显是属于“下”中之“下”了,因为家庭的情况,因为双腿,她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刷题提分,她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她缺的不是一套科学的“学霸之术”,而是“爱”,一份安全感。
而杨老师可能是因为对过往成功经历的路径依赖,一来就搬出她的“学霸之术”,想用自己的“锤子”立马搞定眼前的“钉子”。可是,沐嘉不是“钉子”,她是一块“石头”,所以杨老师就铩羽而归了。

而简老师是一个小城市的普通优秀老师,那小县城和大都市的优秀老师有什么区别呢?

汪海林老师曾经在《圆桌派》里说过这样的一个观点:
现在,大城市的人想要把自己的专业技能打磨到极致,太难了,因为每天要面对的都是房贷,生活成本,压得让人喘不过气,大家渐渐都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和理想,只想赚快钱把眼前的问题解决了。反而生活在小城镇里的人更有机会练就一身“绝世功夫”,因为他们对金钱的需求没有那么迫切,他们有耐心,更有条件,等到未来的那个“引爆点”。
剧情里交代:简老师很快就要评高级职称了,这说明她不是一个混日子的老师,她有自己的职业追求。
同样是优秀的老师,杨老师和简老师最大的区别,就是对效率,对名声、对金钱的需求不一样。杨老师讲究的是快速见效,她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证明她的能力,她要拿到行业最高薪。
而简老师讲究的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不唯金钱论,她可以静下心来观察,这个孩子需要什么,再思考如何教育她。
上班第一天,简老师就被沐嘉的情况吓了一跳,接着,她没有摆出一副老师教学生的姿态,她开始进入孩子的世界,看到她桌子上有书,就给她读一段看看她的反应。

因为她明白,要想教好眼前的这个孩子,首要的第一步是要让孩子在内心接受她,没有这个基础,任何的教学都是无效的。因为真正的育人之道是:进入学生的内心,看一看学生到底缺什么,再因材施教,而不是用一招教遍所有学生。
所以,为什么有钱、有文化的马列文找不到合适的老师?

因为他在用管理公司的方式来管理女儿的生活,用招聘员工的方式招聘老师,用钱去解决一切的方式在思考,唯独没用心去关心到女儿的需求是什么,他一直在寻找“好”的老师,而不是合适的老师。
发生在马列文身上的故事,也正是擦亮每个家长心“镜”的最好工具,因为一对照,发现自己身上也有相同的毛病。
孩子成绩不好,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先去关心孩子的问题出在哪里,而不是直接给他报补习班,因为那样不但可能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会加剧孩子对学习的厌恶。

推荐阅读陈生往期的文章:
孩子还不明白「读书的意义」,怎么才能让他好好学习呢?
为什么你的孩子学习不自觉?「自驱型学习」的孩子都是怎么培养的?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