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文言文阅读】五六年级专栏(一)
发布于 2021-09-07 12:11 ,所属分类:文言文知识学习-文言文答题技巧
,我们
田登作郡
田登①作郡②,自③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鞭笞④,于是举州皆谓⑤“灯”为“火”。上元⑥放灯⑦,许人入州游观,吏人遂书揭榜⑧于市:“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选自《老学庵笔记》
【注释】
①田登:人名,宋朝人。
②作郡:做州的长官,治理郡县。
③讳(huì):避讳,即不许别人说自己的名字。④鞭笞(chī):用棍棒、竹板打,拷打。
⑤谓:说。
⑥上元:农历正月十五。
⑦放灯:悬挂彩灯。
⑧揭榜:张贴告示。
1.下列画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触者必怒(触犯)
B.许人入州游观(允许)
C.吏人遂书揭榜于市(文书)
D.本州依例放火三日(依照)
2.翻译下面的句子。
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3.这则故事后来化为俗语“ ”。
4.你觉得文中的田登是一个怎样的人?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①,未穷②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③止,饯行于郊衢④,抚节⑤悲歌,声振林木,响遏⑥行云⑦。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
①薛谭、秦青:古代传说中秦国的两名善歌的人。讴(ōu):唱歌。
②穷:穷尽。
③弗:不。
④郊衢(qú):郊外的大路。
⑤抚节:按着节拍。
⑥遏(è):阻止。
⑦行云:飘浮的云。
1.下列画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谓尽之(认为)
B.遂辞归(告别)
C.薛谭乃谢求反(道谢)
D.终身不敢言归(回去)
2.读读下面的句子,结合注释,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说说你看到的画面。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3.下列对这篇文言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薛谭要回家的原因是“自谓尽之”。
B.薛谭头脑不清晰,缺乏艺术鉴赏力。
C.秦青对待学生,宽容大度,仁爱和善。
D.“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体现了轻轻唱歌技术的高超,艺术境界的高深。
4.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答案与译文
五年级
【答案】
1.C
2.于是整个州都把“灯”说成“火”。
3.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4.田登作为州官,不去为人民服务,而是惩罚冒犯他名字的百姓,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横行霸道、蛮不讲理、自私自利的人。
【译文】
田登做了州官,他忌讳别人直呼他的名字(他不许身边的人在谈话时,说到任何一个与“登”同音的字),触犯了他这规矩的人,必定(让他)大怒。官吏兵卒大多(因此)遭受鞭打,于是全州的人都把“灯”说成“火”。正值上元节放灯的日子,(官府)允许人们在州的辖区内游览赏玩。于是官吏就在张贴于闹市的告示上写到:“本州依照惯例,放火三天。
【作品简介】
《老学庵笔记》是南宋陆游创作的一部笔记,它记载了大量的遗闻故实、风土民俗、奇人怪物,考辨了许多诗文、典章、舆地、方物等。其突出的特点,一是所录多属本人或亲友见闻,二是特别关心时亊人物,三是所述人事多有议论褒贬。此书内容真实丰富,而且兴趣盎然,是宋人笔记丛中的佼佼者。
六年级
【答案】
1.C
2.秦青没有劝阻他,在郊外的大路旁给他践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声响止住了飘浮的云朵。
3.B
4.有。是他那知错能改,变骄傲为虚心的学习态度。
【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便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郊外的大路旁给他践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声响止住了飘浮的云朵。薛谭听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请求能返回(继续跟秦青学习唱歌),(从此)一辈子不再说回去的事了。
【作品简介】
《列子》是战国早期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其后学所著哲学著作。全书共载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等134章,如《黄帝篇》有十九个,《周穆王篇》有十一个,《说符篇》有三十个。书中的每篇文章,不论长短,都自成系统,各有主题,反映睿智和哲理,浅显易懂,饶有趣味。
号|xlsbnx
用智慧陪伴孩子成长
发现“分享”和“赞”了吗,戳我看看吧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