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高三语文一模试题(2021.11)
发布于 2021-11-07 21:33 ,所属分类:中小学语文学习资料
焦作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实际生活中,人与事都存在于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因此学者观察研究社会人生不能摆脱客观时空的限制,必须依据实事求是原则,清晰了解何时何地何人何事,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一方面要立足社会发展的基本逻辑和人生经验,另一方面又可以甚至需要超越客观事实,用合理的想象和虚构来打动人心、表现生活。《三国演义》描写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期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百年斗争兴衰史,虽然全书大体轮廓、基本线索、主要人物及重大事件等,与《三国志》等历史典籍记载相一致,但也有不少地方纯属想象虚构。文学创作的想象虚构举不胜举,在神话、童话、科幻等浪漫主义创作中更是异彩纷呈。在现实生活中,捕风捉影、异想天开、空穴来风等常常是被谴责被否定之事,可在文学创作中只要运用合理往往能成为生花妙笔。
凭个人爱憎或感情冲动看待和处理事情,在现实中多半被认为是一个人不成熟、不理智的表现。而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文学创作,其思维过程则常常伴随情感活动,如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不过,文学情感与一般情感不同,它多半不是嬉笑怒骂的直接宣泄和表白,而是借助艺术形象予以呈现和传达。曹植遭遇哥哥曹丕的刁难和迫害,命他七步之内赋诗一首,写不出来“则行大法”。若曹植直呼“你我本兄弟,相害何太急”,那就是一般情感的倾诉,就不入诗和文学的殿堂,最多只是在文学的外围转悠。可他吟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七步诗》,用豆秸煮豆的形象来比喻兄弟之间骨肉相残,就有打动人心的艺术力量。文学创作的奥秘,要点就在赋予形象以情感。豆如何能“泣”?如何能发出“本是同裉生,相煎何太急”的悲愤之声?文学家与一般人在天赋或曰天性上的差异,大半就在于能否对万事万物“感情用事”,能否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体察万物,与描写对象在情感上同频共振。
文学的主要特征是以形象反映生活。由于形象总是具体的、个别的、感性的,如何使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超越个体感性的存在,包含更加丰富的内涵并具有更大的普遍意义,历来是优秀文学家孜孜以求的目标。文学创作不能像社科研究那样,以扩大调研、统计的数量与规模来保证归纳定性的可靠性及其价值,而只能通过赋予具体形象更加鲜明的特征和更为深厚的意蕴,来增加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陈忠实《白鹿原》所刻画的,不过是陕西关中平原上的一个小村庄白鹿村,以及这个村里白嘉轩和鹿子霖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但《白鹿原》的意义,或者说作品所给予我们的感受和启示远不止于此。它是以“小村庄”来映照“大社会”,以“小村庄”的岁月皱褶来表现“大社会”的时代刻痕,用陈忠实自己的话来说,“是以写家族史来反映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发展”。亦如评论家雷达所言,《白鹿原》“铺开了一轴恢弘的、动态的、纵深感很强的关于我们民族灵魂的现实主义画卷”。
(摘编自钱念孙《好作品如电流,贯通文学世界与现实生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者和文学家观察研究社会的方式全然不同,前者力求真实可信,后者重视合理虚构和想象。
B.文学创作以形象思维为主,思维过程中常常会伴随与现实人类一般情感不同的文学情感。
C.文学家与一般人在天赋或曰天性上的差异具体表现多在是否能够与描写对象产生情感共鸣。
D.文学家要增加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就要赋予具体形象更加鲜明的特征和更为深厚的意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有三段,为并列式结构,观点齐头并进,从三个维度论述作家再造生活的途径。
B.文章引用《文心雕龙》的内容来论证文学创作的思维过程常常伴随情感活动,增加文章厚度。
C.李白《望庐山瀑布》虽然只写一地景色,但仿佛写尽天下瀑布,这可作为第二段的论据。
D.第三段比较了文学创作和社科研究的区别,论证作家以形象反映生活时以小见大的方法特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国演义》的很多内容与《三国志》相同,但其精彩情节都靠虚构,说明文学创作中虚构的重要。
B.《七步诗》采用拟人化手法,用形象化的方式呈现和传达情感,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C.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是文学家综合自己的体验,创作出的与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形象。
D.《白鹿原》中的“小村庄”是小说描写的地方,而“大社会”指时代变革在白鹿原的具体表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近年来,央视推出的《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等文化类节目均广受观众好评.此外,各大卫视也都围绕各个文化类别,以不同的呈现方式定义新形态的文化类综艺,将艺术性与娱乐性相结合,让多元文化融入电视节目,走进大众视野。
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国潮文化”逐渐兴起,除了音乐和戏剧,许多节目也在探索将传统文化以更多年轻人喜爱的形式呈现,将传统文化知识更好地融入电视节目。今年年初,河南卫视春晚中的《唐宫夜宴》一炮而红。七夕前夜,继此前先后“出圈”的《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游》《端午奇妙游》后,河南卫视携手优酷再度打造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七夕奇妙游》。节目以“网剧+网综”的形式,讲述了2035年女宇航员唐小天借用科技的力量回到唐朝“神都”洛阳,结识少女唐小竹、唐小可共度七夕的故事,充满浪漫想象的故事和极具美感的画面设计让观众欣赏到一场顶级视觉盛宴。节目不仅在七夕之际巧妙演绎了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还展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就,让观众心中增添了一份民族自豪感。
随着社会大众整体审美水平和精神追求的提高,观众对于综艺节目的观看需求不再局限于休闲娱乐,也十分看重节目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而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日益增强的文化自信,使得文化类综艺的市场在今天具有强大的潜力空间。
(摘编自牛梦笛、沈唯《文化类综艺:传统文化“正流行”》,《光明日报》2021年8月17日)
材料二:
相较于以往影视作品中惯常采用纪录片的形式来表现文化遗产,《上新了·故宫》《遇见天坛》《了不起的长城》《我在颐和园等你》等系列节目秉持以文化为魂、以综艺为形的创作理念,聚焦世界文化遗产,对古代建筑、历史文物、非遗工艺等宝贵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开发,通过户外真人秀的形式,以故事化、时尚化、仪式化策略实现了对文化遗产的创新性表达和大众化传播。
这些以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综艺节目还灵活运用多种新媒体技术,通过电视大屏、网站中屏、移动小屏的跨屏联动,以及长综艺、短视频等多种形态向社会广泛传播,建构了观众“文化习得者+文化参与者+文化消费者”的多重身份,达成了与观众的共识、共情、共鸣与共享,使古老的文化遗产以更加生动鲜活的方式,参与到中华文明故事的讲述中来。
(摘编自文卫华、黄魏媛《古老文化在综艺节目中花样呈现》,《光明日报》2020年12月15日)
材料三:
《典籍里的中国》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尚书》《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史记》等流传千古、享誉中外的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节目中,作为当代读书人的撒贝宁穿梭于上古时期、商朝、春秋、战国、汉代、唐代等数个朝代,和古人进行思想的碰撞和对话。在呈现《尚书》一期,撒贝宁与秦朝护《书》文学家伏生展开对话,呈现了伏生读《书》、护《书》、传《书》的人生经历和励志精神。倪大红饰演的伏生入木三分,浑身都是戏,仿佛古人再现。而节目在舞美、服装、道具上也呈现出电影质感,观众跟随这档节目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文化和思想之旅。
《万里走单骑》中,故宫“看门人”单霁翔化身“布鞋男团”导览人,召集明星嘉宾团,亲身探访十二处中国世界遗产地(在申地),与当地的人文学者、申遗专家、挖掘者、保护者、研究者、居住者等对谈,呈现“世遗”的隐秘而伟大之处。并为每一处世遗地定制一场守望行动,在互动体验中挖掘和呈现世界遗产的丰富文化内涵.该节目嘉宾除了单霁翔,还有黄觉、韩雪、阎鹤祥等,目前已到过良渚、鼓浪屿、福建土楼、景迈山古茶林,每到一处节目都运用游戏、访谈、走访、讲解、历史影像资料等各种方式呈现各“世遗”地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因为不少研究者、挖掘者出镜,观众确实能够全新地、全方位地了解这十二处“世遗”。节目所到之处风景迷人、人文气息浓郁。
(摘编自张楠《文化综艺扎堆秀传统文化之美》,《齐鲁晚报》2021年2月23日)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央视和部分地方卫视推出了一系列文化综艺类节目,其中有很多高质量的节目备受观众,成功“出圈”,成为文化综艺类节目的爆款。
B.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国潮文化”逐渐兴盛起来,很多综艺节目都十分注重把传统文化融入到电视节目中,但音乐和戏剧在这方面弱些。
C.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市场当今具有强大的潜力空间,与大众整体审美水平和精神追求的提高、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日益增强等有关。
D.“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七夕奇妙游》借助当代科学技术给观众带来一场顶级视觉盛宴,同时也展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发展成就,赢得了年轻人的喜爱。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聚焦古代建筑、文物等的文化遗产类综艺节目,建构了观众的多重身份,才达成了与观众的共识、共情、共鸣和共享,成为讲好中华文明故事的典范。
B.“网剧+网综”形式的《七夕奇妙游》、“戏剧+影视化”形式的《典籍里的中国》,都聚焦了中国文化,真实再现了中国历史。
C.文化遗产类综艺节目深度开发文化遗产中在录节目之前没有发现的宝贵文化资源,真实地再现其文化特质,展现人们对文化遗产的人文关怀。
D.文化类综艺节目应注重坚持以文化为魂的理念,如《万里走单骑》通过嘉宾亲身探访宣传文化遗产,《典籍里的中国》通过聚焦经典名篇,来展现中国文化。
6.文化综艺类节目如何更好地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金不换
刘正权
三七,止血,散血,定痛,金不换。
看见这行字,他在心底喟叹了一下,面上是微哂的表情。
表情是稍纵即逝的,却依然被老中医眼角余光捕捉,不愧出身于中医世家,望闻问切乃看家本领。
“可别小看这三七!”老中医友情提示的口吻很浓。
“怎么又让人高看呢?区区一味中药而已。”他用话外音质疑。
“人这一生吧,凭你怎么努力,也不外乎三成收获,七成损失。”老中医并非话外音的回应不亢不卑。
他是来看病的,口鼻出血,头痛欲裂,谈人生,相比一区区老郎中,他自认绝不逊色。
教而优则仕,是他这个年龄混迹官场的人最大的共性。
还有一个任期就到站了,选择见好就收,还是胜勇追寇,成为困扰他官场生涯至关重要的当务之急。
急惊风偏遇上个慢郎中。老中医对三七青眼相看也就罢了,居然还摆出喋喋不休的架势,直接不把他这个父母官放在眼里。
爱屋及乌,他理解。但心头,或多或少有了不快。
三七,一味中药而已,纵是高看,又能看出人生几重境界?
还金不换,虎皮真能扯,傍上医圣李时珍大旗就猎猎作响了?
案头发黄的《本草纲目》翻在三七那一章,被老中医悄无声息地合上。
合不上的,是他心头剧烈翻滚的念头。停,改,关,境内十多个磷化工企业都悄无声息等待着他的决定,确切地说等待着他去与留的决定。
一企一决策,面对国家环保部大力整治污染企业的要求,他要求那些污染企业,停产一年时间,第二年若还整改不到位,第三个年头直接关停。
环保,关乎国家民生大计,必须重拳出击,上面有政策下面有对策的把戏,在他这里行不通。
行不通不怕,有阳奉阴违的污染企业老总私下扬言:“他不怕老了葫芦,我们还怕老了南瓜?”
本地老话,葫芦老了两个瓢,南瓜越老越上粉。
污染企业老总言下之意再明白不过,眼前缺失点利润不怕,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依照官场升迁惯例,他是日头薄暮的西山,他们则可东山再起,怎么说这些本土企业根系都扎根在自己的营盘,他这条过江龙不可能一辈子待在这个地方兴风作浪。
这些污染企业老总的想法他心知肚明,要不然咋会为这事茶饭不思,头昏脑涨,口鼻出血。
“单单止血散血,三七是配不上金不换这响亮名头的!”老中医目光越过他的肩头,看向高远处。他不顺着老中医视线都知道,高远处是小城几家知名的磷化工企业,林立的大烟筒,已不再吞云吐雾。
停产当天,多少百姓为政府此举鸣炮相庆。
要知道,这些污染企业都是小城的利税大户,他这是壮士断腕呢。
“那三七是如何配上金不换名头的?”他迎上老中医收回的目光,不耻下问。
他得的是心病,自然不指望老中医能开出心药,跟老人家胡诌几句中药药理,权当分散一下注意力,缓解一下心结。
“不畏浮云遮望眼呗!”老中医捋一下胡子,竟然扯的不是药理,说,“三七在中草药中除了有补血第一美誉,还有一个特别功效——定痛。”
“定痛?”他脑海中电光火石一闪。
企业能够补血,老百姓能够定痛,于他,何尝不是一种救治之道,非得政府陷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境地?
“是啊,定痛!这三七,听听名字就晓得,它对成长环境要求可高了!”
“愿闻其详。”他由衷生出了好奇心。
“三七的生长土壤必得三分潮湿七分干燥,外部环境须是三层阳光,七层阴凉。而且每株三七只长三茎,每茎七个叶片。至关重要的是,三七只有长到三至七年才有功效。否则,何以定痛?”
老中医意味深长地望着手中的三七,又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何以定痛?老中医这一诘问如迎头棒喝,他顿时神清气爽,离开诊所时,脚步沉稳了许多。
痛定才能思痛。
一周后,上级环评组和考核组如期而至。
环评过关是毋庸置疑的,考核满意是人心所向。
偏生,提拔在即,他犯了书生意气,提出留任要求。
“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面对组织部门的最后征询,他态度很是坚决,搬出了《乐羊子妻》里这句人们耳熟能详的话,向上级明志。
消息不胫而走,越老越上粉的老南瓜们百思不得其解,他还真不怕葫芦老了两块瓢?
两块瓢就两块瓢吧,一瓢为企业造血,一瓢为百姓定痛,同样是金不换呢。
口鼻早已不再出血的他,窃笑起来,颇为得意地把玩着手中几粒以铜皮铁骨著称的三七籽。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金不换”作为对三七药效的概括体现了三七的可贵品质,作为题目概括了文本主要内容和体现的主题,作为“他”品格的概括表达了对“他”的赞美之情。
B.从“他”对三七的态度看,小说先抑后扬,这种写法既体现了“他”对三七功能由浅入深的理解,也表现出“他”对人生由浅入深的感悟。
C.“葫芦老了两个瓢”影射“他”作为官员年纪已很大,加上要换届,“他”在此地做官的时间也不会长了,“他”推行的政策很快就不能再实施。
D.环评过关、考核满意的结果,说明“他”为官做实事,也得到当地百姓的认可,侧面体现出“他”继续留任的真实原因是感谢当地百姓对“他”的信任。
8.“三七”在文中有什么含义?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作为父母官的“他”遇到了哪些主要矛盾?请结合文本简要概述。(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东汉光武帝建武五年,上诏耿弇进讨张步。冬十月,张步闻耿弇将至,使其大将军费邑军历下,又令兵屯祝阿,别于泰山、钟城列营数十以待之。弇渡河,先击祝阿。自旦攻城,未中而拔之。故开围一角,令其众得奔归钟城。钟城人闻祝阿已溃,大恐惧,遂空壁亡去。费邑分遣弟敢守巨里。弇进兵先胁巨里,严令军中趣修攻具,宣敕诸部“后三日当悉力攻巨里城”,阴缓生口,令得亡归,以弇期告邑。邑至日,果自将精兵三万余人来救之。弇喜,谓诸将曰:“吾所以修攻具者,欲诱致之耳。野兵不击,何以城为!”即分三千人守巨里,自引精兵上冈阪,乘高合战,大破之。临陈斩邑,既而收首级以示城中,城中凶惧。费敢悉众亡归张步。弇复收其积聚,纵兵击诸未下者,平四十余营,遂定济南。时张步都剧,使其弟蓝将精兵二万守西安,诸郡太守合万余人守临菑,相去四十里。弇进军画中,居二城之间。弇视西安城小而坚,且蓝兵又精,临菑名虽大而实易攻,乃敕诸校后五日会攻西安。蓝闻之,晨夜警守。至期,夜半,弇敕诸将皆蓐食,会明,至临菑城。护军荀梁等争之,以为“攻临菑,西安必救之,攻西安,临菑不能救,不如攻西安。”弇日:“西安闻吾欲攻之,日夜为备,方自忧,何暇救人?”遂攻临菑,半日,拔之,入据其城。张蓝闻之,惧,遂将其众亡归剧。弇乃令军中无得虏掠,须张步至乃取之,以激怒步。步气盛直攻弇营与刘歆等合战弇升王宫坏台望之视歆等锋交乃自引精兵以横突步陈于东城下大破之飞矢中弇股,以佩刀截之,左右无知者。至暮,罢,弇明旦复勒兵出。耿弇复追张步。步奔平寿,苏茂将万余人来救之。帝遣使告步、茂,能相斩降者,封为列侯。步遂斩茂,诣耿弇军门肉袒降。弇传诣行在所,而勒兵入据其城。弇为将,凡所平郡四十六,攻城三百,未尝挫折焉。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光武平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步气盛/直攻弇营/与刘歆等合战/弇升王宫坏台望之/视歆等锋交/乃自引精兵以横突步陈于东城下/大破之/
B.步气盛/直攻弇营/与刘歆等合战/弇升王宫坏台/望之视歆等锋交/乃自引精兵以横突步陈/于东城下大破之/
C.步气盛直/攻弇营/与刘歆等合战/弇升王宫坏台望之/视歆等锋交/乃自引精兵以横突步陈/于东城下大破之/
D.步气盛直/攻弇营/与刘歆等合战/弇升王宫坏台/望之视歆等锋交/乃自引精兵以横突步陈于东城下/大破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泰山,又名岱宗、岱岳、东岳,为五岳之首,古代帝王多在此封禅、祭告天地。
B.蓐食,早晨未起在床席上进餐,谓早餐时间很早。蓐,陈草复生,引申为草席。
C.肉袒,去衣露体。专指在战争中失败一方以此表达甘愿受罚、真心投降的行为。
D.行在所,也称“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后专指皇帝巡行所到之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耿弇攻破祝阿城用时很短,早晨开始没到中午就攻克了,并且故意打开围城一角让这里的守军逃往钟城,使钟城守军恐惧,最终钟城守军弃城逃窜。
B.耿弇下令三天后全力攻打巨里城,并私下让俘虏逃回去告诉费邑攻城时间,果然费邑三天后亲率三万多精兵救援,结果被占据有利地势的耿弇斩杀。
C.在讨论军队是先进攻西安还是临菑时,耿弇认为,西安守军听说要进攻他们,很是担忧自己的处境,所以他们即便听到要进攻临菑也无暇顾及。
D.逃到平寿的张步迎来率领一万多士卒来救援的苏茂,但认为终将失败的张步却斩杀苏茂投降,耿弇就把张步送到光武帝那里,自己整顿军队进驻平寿。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弇复收其积聚,纵兵击诸未下者,平四十余营,遂定济南。
⑵弇乃令军中无得虏掠,须张步至乃取之,以激怒步。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遣兴五首(其三)
杜 甫
漆有用而割,膏以明自煎。
兰摧白露下,桂折秋风前。
府①中罗旧尹,沙道②尚依然。
赫赫萧京兆③,今为时所怜。
【注】①府,相府。天宝年间,京兆尹常被宰相罗致为私党。②沙道,见于《大唐传》:“天宝三载,因萧京兆奏,于要路筑甬道,载沙实之,属于朝堂。”③萧京兆,指萧炅,杜甫的朋友,曾任京兆尹,因杨国忠诬奏而被贬。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颔联“摧”“折”写出了兰草、桂花的衰落,兰草在白露过后而衰败,桂花在秋风吹起时而掉落。
B.“府中罗旧尹”句交代了萧炅为国为民的为官态度,即他积极在相府中结交能定国安邦的人才。
C.“赫赫”,昌盛的样子,形象地刻画出萧炅任京兆尹时的盛况,“尚依然”承上启下,过渡到下文的“今”。
D.末句侧面烘托,从时人对萧炅命运的反应落笔,让人想象萧炅此时的悲惨境况,感染力强。
15.诗歌首联表达了什么意思?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 ”一句表现了邹忌劝谏后,其他国家对齐国的态度,“ ”一句体现了齐国做法的意义。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统治者能够重视蜀道,避免蜀地将领据险叛乱。
(3)“樽”指酒杯,也写成“尊”,在古代诗文中多指代饮酒,并以此表达作者饮酒时的某种心情,比如“ ”或“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五集电视专题片《人民的小康》全景式和立体化的呈现方式,让观众对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全面小康社会的现实图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奋斗目标 ,过程令人感动,成就令人感叹,前景令人向往。圆梦小康是中国共产党人 的职责和使命担当的时代表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奋战在第一线, 。这一切告诉我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小康梦”是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打造了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坚实基础,赋予了我们深厚底气和信心。
《人民的小康》是一部高度浓缩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史,是一部启智增慧的生动教科书。它以大量真实的事例、灵动的影像、权威的数据、透彻的说理,呈现历史的进程,承载的初心使命。
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从人民的全面小康走向人民的共同富裕,走向人民的现代化,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清二楚 义不容辞 身先士卒 坚如磐石
B.一览无余 义无反顾 身先士卒 固若金汤
C.一清二楚 义无反顾 事必躬亲 坚如磐石
D.一览无余 义不容辞 事必躬亲 固若金汤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继续创造并记录属于人民的光辉事业是《人民的小康》告诉我们的
B.《人民的小康》告诉我们要继续创造并记录属于人民的光辉事业
C.告诉我们要继续创造并记录属于人民的光辉事业的是《人民的小康》
D.《人民的小康》要把继续创造并记录属于人民的光辉事业告诉我们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奠定了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坚实基础,赋予了我们深厚底气和信心。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造了坚实基础,赋予了我们深厚底气和信心。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了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坚实基础,赋予了我们深厚底气和信心。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赋予了我们深厚底气和信心。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牛奶变质往往是因为① ,残留的杂菌继续活动,或者由于包装不严密,有外来杂菌侵入。牛奶中的细菌生长繁殖后会产生酸,酸度增加的结果就会② ,于是出现凝块。出现这种现象说明牛奶已经变质,不能继续食用了。但是酸奶不是变质的牛奶,它是人为地在牛奶中加入乳酸菌,让乳酸菌在牛奶中产生酸从而使蛋白质凝固。由于乳酸菌是一种可以食用的菌,而且是在严格的卫生条件下加入的,没有任何杂菌的污染,③ 。
我们和乳酸菌之间是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也就是说你给我一片树叶,我一定会还你一片森林。特定的乳酸菌可以帮助管理、治疗和预防一系列的疾病和感染。作为回报,我们必须给乳酸菌提供合适的营养,这样它们才能更好地为我们的健康提供帮助。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I2个字。(6分)
21.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说话,是人的本能,是交际的重要工具,看似可以随口而说,其实不然。古人就比较注重说话问题,要求说话要顾及对象、场合、时机、语境、气氛等要素。孔子曾经说过:“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大意是,抢着说话是毛躁、该说不说是隐瞒、不看对方反应一直说是盲目,也就是要求说话者要诚恳、坦率、有礼。
上述材料能给成长过程中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小编:阿姣
来
吾
语
文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