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视频汇总(第2版)统编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视频汇总(第2版)统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视频汇总(第2版)统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视频汇总
战疫热点丨2020年语文写作最新素材积累及范文详解话题合集大家好,最近很多读者说收不到伊人频道的推送,那是因为gongzhong号改了推送规则,时间线被打乱了。「星标」伊人频道,就能每天第一时间收到gongzhong号推送的优质文章啦。具体操作只有三步: 四、(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共7分) ①百花盛开,青春正好。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我们当代青年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不应该只把它当作书本上的记录、展览馆中的文物,还应该_____________。 ②中国共产党在百年伟大实践中形成的红色基因,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笔精神财富里有实现中华民族解放、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李大钊曾满怀信心地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这一远大理想凝聚起先进的力量,从一条红船出发,掀起了中国革命的巨浪。百年历程中,在为人民解放而奋斗的理想指引下,中华民族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在为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奋勇向前的信念指引下,中国创造出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奇迹。 ③你也许会想,树立远大理想是成年之后的事情,作为未成年的学生,我们首先要考虑学习的问题,长大后再树立远大理想也不迟。其实,树立远大理想要趁早。青年,对未来充满热情,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最具有创造未来的能力。早一点树立远大理想,我们就能早一点唤醒自身的潜力。今天,守边卫国、开拓创业、扶贫攻坚、科学探索,到处都有青年奋进的身影。他们把自我追求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将青春汇入了民族复兴的时代大潮。(gongzhong号:伊人频道) ④这笔精神财富里还有在艰难时世中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牺牲、淬火成钢的意志品质。“儿已决意以身许国!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红军将领王尔琢写下最后的家书,用生命践行了誓言;“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抗日英雄赵一曼慷慨赴义,甘用自己的热血浸染中华土地。百年以来,无数的烈士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壮烈的牺牲,昂扬奋进的精神,铸就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 ⑤你也许会想,红色基因是艰难时世的产物,这种淬火成钢的意志品质对和平年代的我们有何价值?其实,从来没有什么一帆风顺,困难、压力、挑战甚至灾难常会出人意料地出现,而淬火成钢的意志品质正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在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共产党员先上!”的口号奏响了“战疫””的强音。无数青年医护工作者、志愿者继承了革命先烈无畏、担当的精神,毅然决然地奔赴“抗疫”战场。将“红色”作为青春的底色,这些青年便有了面对各种困难的底气与力量。 ⑥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广大青年需要树立为国为民的远大理想,始终葆有淬火成钢的意志品质。让“红色”成为青春底色,我们就能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20.根据你对全文内容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在第①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2分)(gongzhong号:伊人频道)21.下列关于文章①-⑥段结构关系的图示,正确的一项是( )(2分)
22.下面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关向应的有关材料。请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上面的文字,简要说明他身上具有哪种红色基因值得我们继承。(3分)(gongzhong号:伊人频道)关向应在致叔父的家书中写道:“愿终身奔波,竭能力于万一,救人民于涂炭,牺牲家庭,拼死力与国际帝国主义者相反抗。”20.继承党在百年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2分)21.乙(2分)(作答此题,先梳理文章内容。①段提出当代青年应继承党在百年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②③段写精神财富里有实现中华民族解放、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并建议青年树立远大理想要趁早;④⑤段写精神财富里还有在艰难时世中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牺牲、淬火成钢的意志品质,并阐释意志品质的价值;②③段与④⑤段是并列关系;⑥段总结全文,强调广大青年需要树立远大理想,葆有淬火成钢的意志品质。根据以上分析,故选乙)22.示例一:材料说关向应要“救人民于涂炭”,这是救国救民的远大理想,与文中红色基因包括“实现中华民族解放、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的说法一致。关向应具有的这种远大理想,就是一种红色基因,值得我们继承。 示例二:材料说关向应“愿终身奔波”“牺牲家庭”“拼死力”反抗国际帝国主义者。这与文中红色基因包括.“敢于牺牲、淬火成钢的意志品质”的说法一致。关向应具有的这种高尚品质,就是一种红色基因,值得我们继承。(共3分。理解材料,1分;结合文字说明,2分) 二、(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12分)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中国体育设计的亮点所在。 一些体育设计,以“立象取意”的方式,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择取适合的文化意象,突出赛事特色,展现国家形象及城市性格。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标识与会徽的设计灵感都源于“冬”字。申办时,更加强调实力、文化和承诺;举办时,更侧重“以运动冬奥会申办标识员为中心”的理念,表达对冬奥会以及每一位运动员的重视。因此,申办标识更写实,而会徽则更抽象、更有运动感和力度。由此可见,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设计,并不是一味拷贝、堆积传统文化意象,而是对传统文化合情合理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伴随时代发展,人们观看事物的方式不断改变,设计也必须随之而变。“面向未来”应成为大型体育赛事形象景观设计的重要理念。设计不仅要融入新技术、瞄准新空间,也要面向新受众。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的主要受众群,是“00后”甚至“10后”,他们成长于互联网时代,对吉祥物的创新思维和表达有着更高要求。因此,在设计吉祥物“冰墩墩”时,设计团队以熊猫为原型,用流动的明亮色彩线条象征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赋予整体形象以“创造非凡、探索未来”的寓意,展现出浓浓的科技感。北京冬奥组委还联合专业设计团队,推出吉祥物表情包,让吉祥物“动”起来,走进大众生活在设计体育图标时,考虑到移动终端传播效果与年轻人的阅读习惯,团队同样选择将源于篆刻、古文字的二维图形转化为三维动画,既展示出现代冰雪运动的蓬勃生命力,也让更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有了全新认识。 未来,催生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体育精神的新创造,将不断为世界体育运动贡献独特的中国文化符号,进一步向世界展示中国开放自信、热情友善的良好形象。 (摘编自林存真《中华美学赋彩体育名片——谈大型体育赛事形象景观设计》)
【说明】图①: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标识。图②: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图③: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北京冬奥会申办标识与与会徽的设计灵感来源相同,而寓意不尽相同。B.末段在前文正反对比论证基础上,得出体育运动有文化价值的结论。C.文章图文并茂,三幅图片与相关论述相辅相成,增强论证的说服力。D.文章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论述中国体育设计,视角独特新颖。15.文章第3段论证大型体育赛事形象景观设计要“面向新受众”,使用了哪些事实材料?请简要列举。(3分)16.文章主要表达作者什么观点?文中乂是从哪两方面进行阐释和论证的?请简要分析。(6分)(gongzhong号:伊人频道)14.(3分)B(前文没有正反对比论证,都属于正面论证;结合“促生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体育精神的新创造”可知,得出的是中国体育设计有文化价值的结论。)15.(3分)①北京冬奥会设计团队设计出有科技感的吉祥物“冰墩墩”。②北京冬奥组委联合专业设计团队推出吉祥物表情包。③北京冬奥会设计团队将体育图标由二维图形转化为三维动画。16.(6分)第一问:中国体育设计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第二问:从体育活动特点、设计追求与时代特点、受众需求两方面进行阐释和论证。(gongzhong号:伊人频道) 典包括哪些内容呢?一是过去的人和事,二是过去书上讲过的话。这些东西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并被证明是正确的。它们有的已转化为成语,有的是人们熟悉的句子、故事。我们写文章时可以拿来作为案例,或根据具体情况来使用,这样文章就显得厚重,作者也显得有学问且风趣幽默。 典是从哪里来的呢?答案是书本中。所以要多读书,“肚子里要有货”,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典的使用方法大致有三种,一种是明典,一种是暗典,还有一种作为起兴的作用,我们把它叫作兴典。 明典就是明明白白地引用过去的典故和文字,典故可以是历史书上的,也可以是文学作品里的,或者是民间流传的,总之是人们所熟悉的。 我的文章《觅渡,觅渡,渡何处?》里面,讲到瞿秋白被杀害以前,他写了一篇《多余的话》,把自己的心路历程仔细地剖析了一遍。他是一个很坦诚的人,那怎么表现他的坦诚呢?这里就用了一个典故:项羽乌江自刎。 瞿秋白以文人为政,又因政事之败而反观人生。如果他只是慷慨就义再不说什么,也许他早已没入历史的年轮。但是他又说了一些看似多余的话,他觉得探索比到达更可贵。当年项羽兵败,虽前有渡船,却拒不渡河。项羽如果为刘邦所杀,或者他失败后再渡乌江,都不如临江自刎这样留给历史永远的回味。项羽面对生的希望却举起了一把自刎的剑,秋白在将要英名流芳时却举起了一把解剖刀,他们都把行将定格的生命的价值又推上了一层。 再举一个描写生活的例子。汪曾祺先生大家都很熟悉,他有一篇文章写家乡的鸭蛋。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在这里,他把清朝袁枚《随园食单》里怎么吃高邮腌鸭蛋拿来作为一个典故,这个鸭蛋一下就有本钱了,文章也就有了厚度。所以大家读这一小段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读文化,用典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含量和知识厚度。 暗典就是 。我的文章《这里有一座古树养老院》里,有这样一段。 区里要建一座三千亩的大植物园,老王说,没有古树算什么植物园,顶多是个大苗圃,他张口就捐出了一百零八棵古树。他爱吾园以及人之园,要让树文化普及,让更多的人爱树。“爱吾园以及人之园”,这句话是从哪里来的?显然是化用孟子的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暗典。 第三个比较难理解,但是确实在文章里会用到,我把它叫作“兴典”。我们写诗歌的时候有一种修辞手法叫比兴。“比”就是明确的比喻,“兴”就是起一个开头,顺着这个往下说。 有一首长诗叫《王贵与李香香》,因为用的是陕北民歌的体裁,里面有很多比兴。如“山丹丹开花红姣姣,香香人材长得好”,作者先说山丹丹花,这有比,也有兴的作用。 现在的网络段子也会用比兴,比如,“春眠不觉晓,天天在变老。时时寻开心,月月领社保”就是一种兴的手法,上句只是为了引出下句,轻松愉快幽默。 如果在文章写作中用一个典故来引出下文,这就是“兴典”手法。比如,1939年,毛泽东对陕北公学即将要上前线的学员讲话,其中有一句话讲得很有意思。他说,姜子牙要下昆仑山,元始天尊给了他杏黄旗、方天印、打神鞭三样法宝。现在你们要出发上前线,我也要赠给你们三样法宝,那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姜子牙的三样法宝和战士们上前线毫无关系,但毛泽东给学员的同样是“三样法宝”。毛泽东用姜子牙的“三样法宝”来起兴,这就是兴典,显得非常幽默。 我们常说文章是作者的一张名片,用典更像一张隐藏的名片。但是要掌握两个原则:一是要用大家熟悉的著名的经典;二是不可太多,多了以后就是“掉书袋”,特别是如果用的典太生僻,读者就烦了。12.根据上下文,在文章横线处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2分)13.指出下面文段中的用典方法,并分析此处用典的具体作用。(3分) 面向未来,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风险挑战,顺利实现中共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正所谓“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汇集和激发近14亿人民的磅礴力量。14.下面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文章中用典,可以为文章增光添彩,使文章显得厚重,也可以使作者显得有学问且风趣幽默。B.作者在讲明典、暗典、兴典时,都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这样做既便于读者理解,又能使文章富有说服力。(gongzhong号:伊人频道)C.瞿秋白写了《多余的话》,在文中用了“项羽乌江自刎”的典故;汪曾棋写了《端午的鸭蛋》,在文中用了袁枚吃高邮腌鸭蛋的典故。D.本文首先讲什么是典,典包括哪些内容,典从哪里来;其次重点分析典的使用方法;最后提出用典的原则。15.请任选一种用典方法写一段文字。(照抄本卷材料不得分,80字以内)(5分)12.(2分)示例1:不明说,暗暗地用一个典故。示例2:不直接引用典故,而是化用典故,让典故暗含其中。13.(3分)明典。文段中总书记明确地引用古籍里的文字,说明“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汇集和激发近14亿人民的磅礴力量”。14.(3分)C(从第六段“我的文章《觅渡,觅渡,渡何处?》里面,讲到瞿秋白被杀害以前,他写了一篇《多余的话》,把自己的心路历程仔细地剖析了一遍。他是一个很坦诚的人,那怎么表现他的坦诚呢?这里就用了一个典故:项羽乌江自刎”,可知,用“项羽乌江自刎“典故的是“我”,而非瞿秋白。)(gongzhong号:伊人频道)15.(5分)示例:作为学生,我们要每天反省自己的行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吾日三省吾身”说的都是这个道理。善于反省,且知过必改,才能不断进步。

◆◆◆
gongzhong号,在后台回复关键字,
获取更多语文学习资料:
“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
“传统文化”“诗词”“阅读”
“中考”“名著”“班主任”
“其他”“目录”“习作”
“作文”“合作”

The end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递信息和学习之目的。
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汇总(20211013整理)统编语文七年级下册知识汇总(20210713整理)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知识汇总(20211014整理)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知识汇总(20210714整理)
统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知识汇总(20211015整理)统编语文九年级下册知识汇总(20210715整理)
班主任、家长学习资料汇总(下)(20211017整理)2021中考语文知识汇总(下)(20210618整理)初中英语、历史、道法、数学知识汇总(20211023整理)
觉得内容不错请点赞
点“
”分享给更多人
更多学习资料,点击下方!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