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共同富裕的内涵、实现路径与测度方法

发布于 2021-11-15 18:24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一、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

文章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鲜明特征是共同富裕、展现我国治理能力和制度优势的重要标准是共同富裕等角度出发,诠释了实现共同富裕是现代化新征程内在而紧迫的要求,因而具有重大意义。

二、共同富裕的实质与内涵

文章从政治、经济和社会3个层面对共同富裕的具体内涵和本质加以把握:

1.从政治内涵来看,是国强民共富的社会主义社会契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从毛泽东同志开始,历任领导人都对共同富裕进行了或多或少的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新发展理念,明确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与资本主义的社会契约论相对照,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2.从经济内涵看,是人民共创共享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成果。共同富裕是基本经济制度的自然逻辑延伸;新时代的共同富裕,不仅意味着纵向比较意义上的生产力进步,还意味着横向比较意义上较之资本主义国家更快的生产力进步;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共同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共同富裕意味着精神、物质等多维综合的幸福生活和人的全面发展;共同富裕是高质量发展状态和过程的统一,是当前和长远、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的统一。

3.从社会内涵看,是中等收入阶层在数量上占主体的和谐而稳定的社会结构。共同富裕意味着中等收入阶层在数量上占主体。

三、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本文从缩小个体收入、城乡、区域间的差异着手,提出了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1.缩小个体收入差异:以壮大中等收入群体为主要突破口推动人民共富、缩小生活水平差距,具体可以通过政府的补贴和帮扶、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完善初次分配调节机制来“提低扩中层”;激励高收入阶层进一步发展、提升其富裕程度,可以从加快完善产权制度、健全各类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机制、健全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等方面着手;通过增加政府收入在公共服务和民生方面的投入、通过公共服务供给多主体的竞争有效降低公共服务和民生项目成本、充分发挥社会财富和社会力量在三次分配方面的作用、优化税制结构,更好地保障最底层的生活水平。

2.缩小城乡差异:在其他条件相对适合的中西部地区适当发展点状的中心城市并带动周边城镇发展,构建符合现代化基本规律的国土开发和人口分布相协调的格局;全面放宽城市落户条件,完善配套政策,促进流动就业人口融入常住地,提高城镇化质量;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制度,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

3.缩小区域差异:促进沿海地区快速发展,并接纳更多流入人口,推动广大中西部地区具备产业集聚条件的地方,促进区域间要素自由流动;从实现生态环境要素等价交换入手,保障相对落后地区人口的生活水平;从改善转移支付和对口帮扶入手,保障相对落后地区人口的生活水平。

四、共同富裕的测度指标体系

本文首先提出了构建指标体系的若干原则。提出要对总体富裕程度、发展成果共享状况、共同富裕实现过程和实现程度同时进行度量,要引导缩小差距但不能搞平均主义,精心构造发展成果共享程度的度量指标,并根据指标性质选择合适的度量方式和量纲。

其次构架了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包含总体富裕程度和发展成果共享程度两个维度,其中,发展成果共享程度维度的指标应从人群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三个子维度度量。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