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素荣:请视“下水”如“行走”|“下水作文”大家谈

发布于 2021-08-10 20:41 ,所属分类:中小学语文学习资料

相关活动——
下水作文大赛进行时 | 首届“文章杯”高考语文 “下水作文”大赛
来了!首届“文章杯”中考语文 “下水作文”大赛
一直以来,写作被视为学生的三怕之一。甚至,大概在三怕中也居第一。为此,成天与孩子们摸爬滚打的语文教师潜心探索,各出奇招。在这些招式中,“下水作文”的呼声愈来愈高。
近些年,随着学生、家长重视语文学习热情之高涨,作文写作愈发成为众多人的焦点,下水者也从语文教师向外扩散。除编辑、记者之外,更有银行职员、铁路员工也纷纷“下水”,一波接一波,前浪冲锋,后浪奔涌,呈现出大众重视写作的喜人景象。在师长、亲友的躬身示范下,孩子们的优秀作文与日俱增,令人欣喜。
欣喜之余,又有些感慨。既然大家都知道“下水”之重要。那奋战于一线的语文老师何不一试身手,与生同游?
可是,每谈到“下水”,一些不识水性或胆小者不免心有余悸,万一有个闪失,哪怕是不慎呛水,岂不留下笑柄?于是,赶紧把刚刚冒出来的一点写作火苗匆匆浇灭。
这样一分析,忽然觉得“下水”这个词有点慎人。感觉上,还是太把写作当回事,不像吃饭、出行一样成为日常化的行为,似乎一搞写作就得换一种方式,甚至得有一套什么装备,于是不免有些扭捏做作,表现出太浓的雕琢成分。一旦存了这样的想法,写出来的文字也是匠气太盛,生气欠缺,大多不很令人满意。
“下水“这种亲历亲为、向好向上的精神很值得赞扬,但如果不把写作最本质的意义看透,没把它当作是一种日常化的行为,为赋新词强作愁,实在大可不必。暴露在教学上,就是指导学生写作太注重如何开头,如何运用这样那样的技法,并且大加强化这法那招。这就容易让孩子们以为写作是多么高不可攀的事,导致写出来的文字常常匠气过浓而灵气缺失。我们承认文学高于生活,但更得清楚文学源自生活,是生活土壤里长出来的花朵。
所以,我在这里想强调的是,应视“下水”如“行走”,要以平常的心态看待写作,以日常的写作吸引学生,以常态的写作探讨技法。

记得我的孩子读小学中学时,比较熟悉的一些家长常问起我如何教孩子写作,当我回答他们并没有特别作过指导时,对方总是一脸疑惑,以为我不太诚实。事实上,孩子写作文时总怕我干扰,而我也很少去干涉。只是偶尔提醒一下:生活中是否发生过类似的事情?这件事的哪些内容可以更好地突出主题?哪些与这次的主题关系不大?至于开头、结尾、过渡那些,似乎很少谈到。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女儿读四年级时,语文老师布置了题为《记一件尴尬的事》的作文。那天,她一进门就跟我说这次的作文好难,简直无法下笔。起初我让她自己想,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她想了半天没想出来。后来,我忽然想起有一天早上她因为起得较晚,匆忙赶去上学把秋衣的一只袖子露在外面,刚进教室就被老师发现的事情。我刚一提起这件事,孩子的眼睛瞬间亮了。接着,我再与她讨论,文章的关键词是尴尬,应如何突出?为何造成那次尴尬?你从中明白了什么?这样讨论之后,没用半个小时,孩子就把作文完成了。并且,还又成了老师在班级展示的美文。
我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说自己指导得有多好,只是想说明一个道理:只要有素材,并找到素材与写作的交点,将日常生活稍一提炼,就是一篇佳作。这对我们教师而言,何尝不是一种启示?街头的一件事情,新闻的一个热点,教学的一点感悟,先即兴写出来,等某天与学生要写的话题吻合时,再拿出来,稍作修改,就是一次极好的“下水”。这样长期坚持,既养成一种极好的写作习惯,也为“下水”作了很好的储备。
时间长了,写得多了,就有了发表的冲动。发表得多了,学生和家长自会知道你不但会教书,写作还很在行,自然会对你刮目相看。亲近你,信服你,你的教学会更顺手,更有效果。记得我年轻时初到区里一所最好的中学任教,因为接手的是一个研究生(那时研究生教初中还很稀少)教过的班级,且小伙子的语文水平确实了得,所以孩子们一看来了位其貌不扬的瘦弱的女老师(我那是还真是瘦),而且一打听又是个师范生,眼神里自带三分排斥,七分瞧不起,甚至出现了在我批阅后的作文上又特别找人重新批改的现象,我知道这是孩子和家长对我的不信任。心里很不服气。只好自我安慰道:谁让咱是新来的呢?况且,望子成龙的心思哪位家长没有?
直到学期末的某一次作文课后,一位学生(正是那个家长另找人批改过作文的孩子)手拿一张报纸追了过来。指着上面的一篇和那次作文话题相近的文章,问我那篇文章的作者真的是我?我知道他说的是我刚发表在日报副刊上的一篇散文,笑着点点头。孩子似乎有点不信,又追问,上面的事也是真的?我说,大部分是真的,但有加工的成分。那以后,那个孩子的作文本上再没有了别人修改的痕迹。更主要的是,时间久了,课堂上孩子们亲近的目光多了,排斥的目光淡了。
再后来,孩子们一条心地跟我学阅读、学写作,其乐融融。中考结束,我班的语文成绩竟然全区第一。这个成绩,是孩子们努力的结果,也不乏我因写作的优势获得孩子们认同的因素。因为,在共同话题的创作中,我们常会产生情感的交流,思想的碰撞,这种心灵的碰撞和契合,是千金难买的教学资源,那种来自学生的由然而生的敬佩,是一位语文教师极大的精神财富。

现在想想,我那时教学其实也很少给孩子们特意去讲作文如何欲扬先抑,如何托物言志,只是在和他们一起解读文本时,常会聊聊某位作家的某篇文章也这样写,如果我也写过类似的文章,就再和他们聊聊我那次为何那样写。日积月累,孩子们就觉得作文离他们很近,是生活的一种方式,也开始自发地去思考如何把寻常生活写进作文里,如何用作文艺术地表现生活。这样,一旦学生不害怕写,并有兴趣随意涂画,就会自己去琢磨什么样的素材适合放到作文里,什么样的开头适合这篇文章,阅读哪些书更利于写作。
但必须强调的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写作体验和没有写作体验,在具体的写作指导中效果会大不相同。没有写作体验的指导往往隔靴搔痒,大而无当;而有了写作体验的指导常能对症下药,细致入微。这也正如刘国正先生说的:“你要教会学生写文章,自己要先乐于和善于写文章,教起来才能左右逢迎。”也就是说,教师“下水”既为言传身教,更是得摸索写作规律,用自己的“下水”实践打开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的写作智慧,让他们从构思、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有所创新,并让学生的作文远远超过老师的“下水”。
当然,“下水”原本是个苦力活,路遥,且曲折,需要我们耐住性子,且行,且思,且向远方。


吴素荣,中学高级教师,山西省语文学科带头人,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近些年主要从事语文项目学习的研究,作为重要编者一直参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项目学习实验教科书 语文》的编写和实验工作,参与“跨学科、跨课程项目学习的研究”“基于课标的‘习得性’项目学习教学模式”“基于项目学习的语文教学设计与研究”等项目学习的国家级、省级课题。发表教育教学论文近百篇并多次获奖。业余喜好文学创作,多篇散文、小说在《读者》《文艺报》等报刊发表。


相关资源